本报记者 张 俊
1月7日,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当救助工作人员为曲常顺接通视频时,在外流浪40多年、现年63岁的他一眼认出了视频那边的弟弟。他问早已泪流满面的弟弟:“父母怎么样?”弟弟告诉他:“父亲早已离开人世,母亲健在。哥哥,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找你,没有注销你的户口,每一天都在盼着你回家。”
曲常顺在流浪40多年后,终于“想回家”了。
“听音辨人”找到突破点
2020年12月28日,寒潮抵沪的前一晚,曲常顺在宝山区大华派出所民警护送下完成核酸检测确认为阴性后,被转送到宝山区救助管理站。“他体态佝偻,白发,胡须杂乱,很明显长年在外流浪。”宝山区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杨勇峰介绍,“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和他沟通,但是他警惕心很高,拒绝交流,只说自己叫李强胜,是山东龙口人。”
宝山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通过“今日头条”推送受助人自述信息,并联系山东龙口相关部门,但查无此人,寻亲工作陷入僵局。
2021年1月5日,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甄·爱”工作室两名工作人员来到宝山站协助甄别。曲常顺起初不配合,不愿透露身份信息。“我们就与他聊天,打算根据他的口音特征辨认。”市救助管理站“甄·爱”工作室负责人唐怀斌在20多年的甄别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熟稔多地方言,能辨认不同地域的口音。“我们发现老人说话的一些发音像东北方言,从而判断他不是来自山东,而是来自东北。”唐怀斌说。
“环境地理法”打开受助人员心门
听音辨人让寻亲工作找到了突破口。经过循循善诱,工作人员终于得知老人真实姓名为曲常顺。但此后,老人就缄默不语,眼神也飘忽游离。
“只要他精神状况可以,能听懂他人言语,我们就有信心帮他找到家。”唐怀斌和同事们毫不畏难,给老人递上了热茶和泡面,让他边吃边聊。
在放松状态下,老人逐渐吐露只言片语,谈起了儿时的“大院”生活。有着丰富阅历的唐怀斌立即想到,上世纪60年代曾有一段东北重工业工厂内迁的历史。经过仔细查询史料,再反复跟老人核实后,最终确认他家正是那时随厂从东北抚顺迁移到河南洛阳的,并锁定了工厂的名字。
唐怀斌介绍,在关键信息破解后,老人的记忆闸门打开了,和工作人员讲起自己的故事。他20多岁时因情感受挫而离家出走,40多年的流浪生活让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依然记得自己有个弟弟,在他离开家时年仅8岁。
工作人员抓住这一信息,立刻与河南省洛阳市属地乡镇的户籍民警取得联系,最终找到了老人的弟弟曲常青,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兄弟相认的那感人一幕。
1月13日晚,曲常顺在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宝山区救助管理站三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乘高铁回到河南老家,40多年未见的一家人终于团聚。
市区联动促成团圆
曲常顺与家人的团圆,正是在市区联动、多地互动中实现的。
近年来,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成立了由甄别经验丰富的专家带头、全站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甄·爱”工作室,并在一次次实战中培养寻亲骨干,赴各区指导协助开展疑难个案甄别工作。
近三年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已为3100名疑难受助人员开展了身份查询和寻亲服务。
2020年3月1日,闵行区救助管理站救助了一名肢体残疾、方言浓重、不会书写的老人。3月19日至4月3日,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甄·爱”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先后三次赴闵行区救助管理站协助甄别。面对讲话前后矛盾、记忆缺失的老人,他们通过口音特征辨别、环境地理搜寻等方法,最终帮老人找到了远在贵州、离别42年的家,并护送他回家和家人团聚。
“2020年,我们派出甄别骨干97人次,为47名受助人员实现了团圆梦。”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康清萍介绍。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