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长沙市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创新试点
救助服务提质增效 民生温度直抵人心

时间:2021-06-03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王 铭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加快打造高效优质贴心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服务,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有效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户致贫,释放出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绘就千家万户的幸福底色。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需要招招新、招招实、招招硬。”长沙市民政局局长陈昌佳表示,长沙市正在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将重点从优化工作机制、加强工作保障、配强工作力量等方面着力,进一步释放改革活力,夯实发展基础,兜实基本民生,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城乡统筹 保障网底更牢固

兜实兜牢民生底线是社会救助的基本功能。长沙市坚持城乡统筹,全面构建综合救助格局,通过富有针对性、务实管用的政策供给织密保障网底,筑牢防止致贫返贫“防护墙”。

一方面,长沙以城乡低保一体化改革为切入点,推进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实现城乡统筹,以统筹政策制度、保障标准、管理体制、操作程序、信息平台为重点,破解城乡低保政策分设、程序两张皮、标准不一等情况,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救助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打破救助区域、户籍、群体等限制,使社会救助对象由城乡分设向城乡一体融合,由本市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覆盖,由特定困难对象向所有困难群众辐射。

同时,加强社会救助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坚持“实事求是、动态调整、以人为本、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救助标准,落实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的机制。2020年12月,城乡低保基本生活标准再次提标100元,达到每人每月750元,特困供养人员按低保标准的1.3倍执行,月保障标准达到975元;修订出台《长沙市临时救助办法》,将非户籍常住人口纳入了临时救助和城市特殊困难群体帮扶范围,重点做好支出型救助,加大对因病等重点对象的保障力度。

目前,长沙市急难型临时救助由小额救助提高至一次性最高可达10万元,支出型临时救助最高可达6倍低保标准;对已给予最高临时救助金额后生活仍存在困难的,审批部门可通过一事一议方式,根据救助对象实际情况确定救助金额;城市特殊困难群体一次性可以给予最高9倍低保标准的帮扶。

完善体制机制 救助帮扶更可及

社会救助工作最需要精准、求实,长沙市将综合改革对准体制机制的完善,在主动发现、部门协同等方面精准发力,让发展更有温度,为民情怀更有底色。

长沙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周湛介绍,为进一步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全市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了主动发现机制,通过定期入户走访、建立困难群众基本档案和数据库,动态掌握困难群众需求与预警干预。目前,民政部门正与多个部门协同,采取直接认定一批、主动发现一批和申请审核一批“三个一批”方式,统一开展全口径的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再根据致困原因和家庭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救助。

在望城区,以“村组日常监测、街镇研判预警、部门联动监测、区级调度帮扶”程序常态化开展的动态监测,为完善主动发现机制积累了经验。靖港镇三桥村在村部、卫生院、集市等公共场所设置了6个返贫风险情报箱,请群众积极投信反馈自己或周边邻居因遭受变故而陷入困境的情况。贫困户李清明本已脱贫,但丈夫被查出肺癌晚期,自己也因糖尿病多次住院,眼看就要因病返贫。经群众反馈,很快得到了多个部门的综合救助和帮扶,解了一家燃眉之急。

除了建立一套精准高效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容易返贫的人群以外,长沙市还在城市建立了低收入群体帮扶长效机制,采取急难、医疗、住房、就业和基本生活“五帮扶”措施,让更多困难群众,尤其是低收入边缘群体和非本市户籍人口有了心灵上的温暖依托;在农村,则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建立农村低收入监测帮扶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提供各种服务和开展温暖行动,确保困难帮扶在对象覆盖面、帮扶领域和帮扶层级等方面的全覆盖。

服务提质增效 为民解困更有效

社会救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沙市锚定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目标,谋定快动,精准实施,推动社会救助政策资源、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整合、无碍匹配,让困难群众享受到更多高效便捷优质的救助服务。

深入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是关键一招。一方面,将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小额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事项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另一方面,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力度,持续发挥基层社工站作用,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协助开展社会救助对象自理能力评估、专项排查、入户调查、政策宣传、绩效评价等工作,开展“物资+资金+服务”社会救助。

及时高效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离不开社会救助基层能力的提升。长沙市民政局通过加强与市数据资源局的对接,互通社会救助相关部门信息,融合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实现救助需求统一收集、救助对象统一核对、救助信息互通共享、救助结果统一发布,并依托“区块链+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同步推进社会救助“掌上办”“网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为了打通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公里”,长沙市还在困难群众较多的村(社区)试点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摸排困难对象需求、凝聚社会力量,列出需求和供给两张清单,让救助帮扶更加精准精细、个性多元。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6.3)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