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民政系统以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体球网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以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制度为统揽,大力开拓创新,着力突破发展,全力持续推动,在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上实现了新突破,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取得了新成效,在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上获得了大提升,广大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长。
织密社会兜底网,基本民生保障更加坚强有力。全面落实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扶尽扶兜底保障政策。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423.3万人、48.5万人,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低限提高至每人每年4200元,15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兜底保障。全省性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单位共投入14.6亿元参与脱贫攻坚,47万人(次)受益。实施社会组织参与深度贫困县“种子基金”项目63个。为凉山州“一村一幼”幼教点募捐善款和物资共计1498万元。在凉山州实施“索玛花开”项目,免费治疗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2000例。
聚焦回应群众关切,基本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调整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低限不低于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临时救助20.3万人(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近10万人(次)。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120余万人。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000户,绘制农村养老服务地图,举办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签约金额92亿元。为9.59万名儿童落实监护责任人,2500名孤儿享受“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建设农村公益性墓地50处。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婚姻登记信息补录工作。
注重发挥协同作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发展。射洪县撤县设市获得国务院批准。审慎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清理不规范地名3931条、标准化处理3204条。指导5.2万多个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4.5万个村(社区)建立红白理事会。巩固提升社会组织党建“两个覆盖”。推动在16个重点领域成立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134家行业协会商会全面脱钩。启动“四川慈善大讲堂”“慈善月”募集善款8673.8万元,惠及群众36.51万人(次)。全省预计销售福利彩票 95亿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4.8万人。全省实名注册志愿者752万余名,志愿团体2.9万多个。
成都 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
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协商,指导村(社区)通过自治程序自下而上遵照民意开展公共事务,全市99%的村(社区)完成在村(居)委会下设立红白理事会的选举组建工作。引导居民成立社区社会组织。全市100%的村(社区)制定居民公约、村民公约。每年安排列支2000万元资金实施社区营造行动。全市社区营造行动覆盖89%的城乡社区。创新多方力量参与,每年安排3500万元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建立25个社会组织培育基地。支持社会力量组(筹)建社区基金会,全市申请注册社区基金会15家、成立社区基金598支。
自贡 社会救助“精准施保”
自贡市针对3万多重病患者因家庭收入超标而徘徊在低保边缘的问题,出台《体球网做好重病患者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创新实行“三三三”社会救助工作法,即征求三方意见建议:深入基层访问题、主动汇报求支持、协调联动增合力;创新三种救助方式:重病患者以单人户施保、艾滋病患者主动救助、临时救助审批权全面下放;解决三个瓶颈问题:着力阻断因病致贫返贫、有效防止特殊群体“漏保”“脱保”、实现全覆盖兜牢应急线。该政策实施4个月来,已惠及2966人,预计可惠及1.9万人,每年新增低保金支出5700万元。
攀枝花 打造钛材康复辅助器具生产基地
攀枝花市围绕“钒钛、阳光”全力打造“全国首家以钛材为原料的示范性康复辅助器具生产基地”。依托西区格里坪工业园区,科学规划并建成攀枝花康复辅具产业园。引进台湾德林义肢康复器材、北京三帝打印康复辅具装配中心等一批康复辅具企业。争取到午跃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套钛金属康复器具精深加工项目资金120万元、大数据项目资金100万元;“钛及钛合金材料应用于康养康复产品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批攀西试验区第四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资金2700万元。
泸州 “三个三”破解养老服务难题
泸州市采取“三个三”举措着力破解养老服务难题。构建“三大体系”,集中力量构建“1+N”政策体系、全覆盖服务体系、医养结合体系;探索“三种模式”,采取标准化打造机构养老、嵌入式发展社区养老、融合式推进居家养老;着力“三类保障”,通过强化社会全要素保障、构建多位一体人才保障、拓展保险金融保障,切实破解要素缺失难题。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养老机构204个、农村幸福院30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94个,开发养老床位3.3万张。培育出“小蚂蚁”“康乐佳园”等养老品牌。
德阳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关爱保护
德阳市出台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实施办法,培育儿童服务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36家,将儿童关爱保护类社工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鼓励支持和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已投入资金210万元,实施慈善资金孤儿成长教育基金项目、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等68个,开展文化辅导、救助帮扶、心理疏导、法制教育等帮扶活动412场(次),服务儿童2.8万人(次)。
绵阳 激发社区工作人员活力
绵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三化一型”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并在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高新区、经开区、科创区率先试点。建立了明确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进入途径、职数核定标准,“四类十二级”薪酬待遇体系,用待遇激励人、事业鼓舞人、氛围影响人,锻造专业、稳定、有情怀、能担当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科学化水平。2019年,市财政落实配套资金120余万元专项用于社区专职工作者薪酬增量补助。
广元 “订单式”关爱未成年人
广元市探索由未成年人“点单”,未保中心“配单”,集合社会力量“接单”的“订单关爱”模式,为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化服务。从法律援助、亲情陪伴、心理疏导等方面制定“小学版58个、中学版64个”服务清单,聚集专业人才1500余人,开展服务活动近200次,辐射所有未成年人。实施周六周日+暑假寒假“2+2专业救助计划”。组织留守儿童赴沪、浙与父母团聚过暑假。50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参加研学夏令营、冬令营。开设“知心姐姐信箱”倾听未成年人心声,累计处理信件500余件,物资帮扶220人(次),心理疏导600人(次),法律救助95人(次)。
遂宁 人人可慈善 生活更美好
在历次发布的“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中,遂宁市均位于全国前列,连续三届获得了“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七星城市”。全市通过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超过51万人,实名注册率超16%,年慈善服务时间超过40万小时。形成“1+3+N”遂宁慈善模式,即政府主导,联动社会组织、企业和市民三方,推动“帮困助学” “关爱留守”“农民工关爱”“希望芋禾”“助脱贫、公益行”等N个公益项目化实施,资助贫困学生9万余名,关爱“三留守”对象12万余人。359家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活动,帮扶贫困群众3.52万人。
内江 “三到位”强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
内江市通过“三到位”强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告知到位,按受咨询时主动告知登记条件和办事指南,批准成立后主动将注意事项、常用法规文件、监督管理职责分别书面告知社会组织及业务主管单位。培训到位,就社会组织党建、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等内容对社会组织负责人进行了培训。监管到位,对12家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制定了体球网换届选举流程,各体球网在业务主管单位指导下全面开展会员自愿入会、按期换届、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按章程活动等方面的自查整改。
乐山 多举措关爱保护未成年人
乐山市在省内率先出台市级未成年人保护规范性文件《乐山市未成年人保护办法》,建立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工作机制。乐山民政与“壹基金”合作,在省内首创“公益基金+政府资金+社会众筹”资金聚合模式,建设8个社区儿童服务站,每个站点给予三年共32万元运行经费。采取“三社联动”模式,依托儿童服务站,为社区及周边留守、流动、困境儿童无偿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个案帮扶、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等差异化关爱服务。一年来,发动志愿者1600多人(次),惠及儿童20584人(次)。
宜宾 创新居家社区服务模式
截至2018年底,宜宾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18%。宜宾市聚焦老年人服务需求,积极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在国家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验收中争创“优秀”等次。市财政三年安排试点专项资金6600万元,打造宜宾市老年康复中心、大地坡社区康养站、淯江社区老年服务中心等示范性项目30余个。因地制宜探索出“四方合约”农村互助养老、“市区一体化”康养融合、“党建+养老”等特色鲜明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模式。
凉山 编牢织密兜底保障网
凉山充分运用“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回头看成果,深入开展农村低保动态调整、复核认定,新纳入农村低保7.64万人,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0元,确保保障标准高于国家扶贫线。对农村低保中的重病、重残患者给予不低于低保标准10%的分类救助金,1.68万特殊困难儿童纳入“低保+省级定额补贴”的保障体系。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严厉处置了一批农村低保领域突出问题,涉及资金223.6万元,救助资金通过惠民惠农资金“一卡通”监管平台发放率达100%。
广安 整合资金 提高救助效益
广安市开展城乡低保标准并轨试点和困难群众家庭特别救助试点,3.94万支出型贫困家庭享受低保。聚焦“最困难、最贫弱”群体,创新养老保险代缴制度和残疾人帮扶制度,建立户籍人口“1元”备用金制度,将临时救助资金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整合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提高资金救急解难效益。针对“搞形式、走过场”现象,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重点整治农村低保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近年来累计追缴资金65.8万元,查处并通报典型案例8个,处理15人。
达州 拓宽社会组织党建路径
“一个标准”建组织,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新建社会组织党组织20个。“双向融入”搭班子,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中层干部竞聘时优先从党员职工中选拔。“三向培养”壮队伍,推行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中层管理人员。“四项保障”强基础,落实至少1名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和1名党建指导员,发放党建工作补助经费。“规范活动”促发展,明确党组织绩效考核项目、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项目,党建指导员绩效考核项目,细化党建工作目标,规范党建活动。
巴中 抓实城乡低保 兜牢民生底线
巴中市始终坚持以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第十四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第十七次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努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贫弱群体为依托,全力抓实低保工作。目前,全市保障低保对象16.5万户38.6万人,户均保障2.34人,低保覆盖面10.4%,农村低保对象14.06万户33.3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兜底保障14.8万人,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雅安 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落实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投融资、税费、人才、土地等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型和养护型养老机构,满足不同消费层次老人养老服务的需求。2所中职学校开设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组织参加全省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培训300余人(次)。开展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对全市31个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情况进行督查,推动建立规范达标的机构管理、膳食卫生、入住评估等养老服务行业标准。
眉山 全面推进绿色殡葬改革
眉山市作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市”,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聚焦规划编制、公墓建设、生态安葬、生态修复、移风易俗“五个关键”,高标准制定《眉山市殡葬改革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2019年,创新建设36个绿色生态乡村公益性公墓,到2021年乡村公益性公墓将覆盖全部行政村。强力推动2600余座零散坟墓治理,实现了不见坟头见绿化的目标。火化推行力度持续加强,免除基本丧葬费,火化区火化率达96%。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营造浓厚绿色殡葬新风。
资阳 创新城乡社区多元协商方式
资阳市突出协商工作“四化”特色,推动城乡社区多元协商深入开展。过程合法化,邀请社区法律顾问对社区拟组织开展的协商活动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和政策把关,确保合法有效。程序规范化,严格规范社区协商议题受理、表决方式、事项实施等程序,有序推进工作开展。参与多元化,拓宽协商组成人员范围,注重协商委员会成员推选、协商主体确定、监督评审成员组成的多元化参与。形式多样化,普遍建立议事会、对话会等多种协商模式,探索出民情民意恳谈会、社区茶馆会议、居民决策听证等形式,推动城乡协商与信息化融合。
阿坝 强化困境儿童人文关怀
阿坝州积极探索困境儿童帮扶新路径,推动儿童救助各项措施落地落实。以摸清底数为基础开展困境儿童大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和落实常态化走访慰问机制,营造全社会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以兜底救助和专项行动为着力点,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强化困境儿童人文关怀。以拓宽帮扶机制抓手,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助力儿童帮扶,主动对接中国SOS儿童村,实施“异地养育”,开启民族地区困境儿童“帮养教”新模式。
甘孜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制定出台《甘孜州社会救助实施办法》《甘孜州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州县城乡低保配套资金自然增长机制。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复核清理,实行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全州城乡低保对象由2016年普查前的28万余人减少到目前的16万余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40元、350元。同时,将城乡低保资金纳入惠民惠农“一卡通”发放,全州办卡率达99%。
南充 积极探索“四治一公约”乡村治理新模式
共治强基。采取“1+1+N”轮流坐班的形式,变群众跑路为干部跑腿,实现小平台运作,集约化管理。法治为纲。创新“邻里警务”模式,构建“地面骑警+空中巡逻”立体治安防控屏障。广泛开展以法治为主题的“大喇叭响起来、宣传队演起来、夜校办起来、文化墙建起来”的法治宣传。自治固本。组建民间自治组织,建立“议事协商会”,实现群众的事群众管、群众议、群众办。德治润心。建设“儿童乐园”、“爱心书吧”,广泛开展德育、爱国系列户外讲座,开展文明家庭、道德之星、好儿媳、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公约共守。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纳入村规民约,形成“我制定、我认可、我承诺、我执行”共识。(本版文/图由四川省民政厅提供)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