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政局
近年来,重庆全面贯彻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民政工作重要指示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法治实施为重点,以普法宣传为基础,一体推进民政领域立法、执法、守法、普法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重庆持续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法治建设贯穿民政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一是在部署上“扣扣子”。市委、市政府将民政法规制度建设纳入民生保障、深化改革、依法治市一体推进,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28项法规制度建设任务。民政局党组出台法治民政建设实施方案、加强民政法治和德治工作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民政执法工作意见等20个文件,统筹推进民政法治建设。二是在履责上“担担子”。紧紧抓住党政一把手这个关键,制定推进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推行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考评机制,法治工作责任层层压实。三是在落实上“钉钉子”。市民政局设置法制工作机构和综合执法机构,县级民政1/3以上设置法制科或审批科,将法治建设纳入政务督查体系,保障有机构负责、有人员做事、有标准评估。
突出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决策部署
重庆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民政部工作安排,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法规政策制度,做到有突破、有创新。一是围绕基本民生保障,健全“8+1”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社会救助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双联动”机制,出台加强城市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意见,坚决兜住民生保障底线。二是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建立市委常委会每年听取社会组织工作情况汇报常态机制,细化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规程,深化“三社联动”实践,推广“三事分流”工作机制,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围绕基本社会服务,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颁布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以政府规章形式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方案,将人均养老用地标准从0.1平方米提高到0.2平方米,在主城区规划布局养老服务设施1356处,明确县级福彩公益金8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推进法治实施,全面提升治理服务效能
重庆始终把抓落实摆在首位,坚持用制度增活力、向制度要效率、靠制度提升执行力。一是抓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权力、责任、服务、负面“四张清单”,明确市县乡三级权力事项143项;出台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指引,今年市本级购买社会组织服务4.14亿元,实施项目285个,民政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二是抓效能提升。深入推进智慧民政建设,实施基层“减证便民”行动,推广“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全部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全渝通办”,全年共享数据1682万次,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基层总体减负40%以上。三是抓制度执行。围绕农村低保、养老服务、殡葬管理、社会组织等重点领域,开展7大专项治理行动,加大执法查办力度,近两年全市查处违法案件1100余起,民政法规制度刚性不断增强。
狠抓法治教育,全面增强民政法治素养
重庆坚持一手抓干部学法用法,一手抓民政普法宣传,努力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把领导干部作为重中之重,将法治教育纳入“民政能力提升工程”,每年举办依法行政专题培训,创新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全覆盖开展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带动法治教育深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出台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以宪法宣传为主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10年举办“民政法规政策宣传月”,开展“民政为民爱民法律十进”活动,宣传惠民好政策,传播民政好声音,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下一步,重庆将按照本次会议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体球网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部署,紧扣“三聚焦”、“三基”职责,坚守“为民爱民”理念,树牢“五靠意识”,聚焦“四类群体”,用好“四大方法”,构建“八大格局”,推动市域民政法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