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青海以“补针点睛”书写兜底保障民政答卷

时间:2020-04-09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冯武辉

  清晨,阳光洒满青海省治多县幸福敬老院,在悦耳的音乐声中,老人们精气神儿十足,围成一圈在室外广场上跳着“锅庄”(藏族民间舞蹈之一),宛如一幅温暖又欢乐的画卷。敬老院于2016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已入住低保、五保老人168位。院内设有医务室、餐厅、活动室、聊天室、棋牌室和室外广场,老人居室统一配备家电和家具。有45名工作人员,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每人每月工资2000元。

  治多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该县相继规划建设了幸福、和谐、感恩、长寿、立新5所敬老院,让低保兜底的老人享受到了“阳光政策”。

  这只是青海省民政兜底保障普惠民生的一个缩影。

  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青海省贫困程度深、短板缺项多、脱贫攻坚战线长、成本高、难度大。自党中央作出体球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来,青海省各级民政部门强化工作举措,狠抓责任落实,以低保为主的社会救助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体球网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脱贫攻坚总攻动员令,吹响了脱贫攻坚总攻冲锋号。青海民政将聚焦脱贫要求,瞄准攻坚重点,持续推动各项政策和举措落地落实,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成效。

  省委书记省长批示,指方向提要求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对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和民政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指方向、提要求。

  “兜底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民政部门承担着这一保障的重大政治责任。责任重于泰山。”近日,省委书记王建军对民政兜底保障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体球网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准施策,精细工作,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民政部门应有的贡献。”

  省长刘宁在批示中指出,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全省民政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体球网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切实加强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确保做到应兜尽兜、应保尽保,高质量完成兜底保障任务,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交出合格的民政答卷。

  青海省政府还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全省民政系统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强调要按照书记、省长的批示要求,全面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健全完善困难群体监测预警机制,建立防止返贫和应对相对贫困人口救助的长效机制,强化基层经办服务能力建设,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各项工作。

  聚合力明重点,夯实“1+3+N”保障

  “脱贫攻坚进入最后一年,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十分艰巨。”青海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民政、扶贫两部门联合下发《2020年青海社会救助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又配套出台《青海省2020年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补针点睛’专项行动方案》《青海省2020年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挂牌督战工作方案》和《青海省2020年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工作方案》,结合各级民政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和工作措施,形成‘1+3+N’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格局,统筹民政领域各项资源,充分发挥民政系统兜底保障政策合力,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按照《青海省脱贫攻坚“补针点睛”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围绕“三保障”开展“补针”巩固工作,围绕产业就业政策落实、干部作风和群众内生动力提高等,开展“点睛”提升工作。各级民政部门按照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要求,全面摸清社会救助领域的行业扶贫底数,梳理问题清单,确定攻坚重点,细化解决措施,明确责任时间,充分发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的制度优势,解决好贫困群众实际困难,确保社会救助“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从4月开始,青海省民政厅利用近5个月时间,以巡回督战、重点督战、暗访督战和回头督战相结合的形式,对各地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工作落实情况开展挂牌督战。

  因地精准施策,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各级民政部门都在巩固现有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因地精准施策,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海东市把“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道防线,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的贫困人口作为兜底保障工作目标人群,精准认定保障对象,持续提高救助水平,深入推进动态管理,切实保障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对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及时跟进实施临时救助,防止返贫;特别是对返贫人口及时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帮助渡过难关,实现稳定脱贫。

  有着汉、回、土等26个民族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共有贫困村116个,贫困人口7930户、28157人。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低保3629户、8216人,其中,低保贫困户1195户、2841人。今年,大通县将进一步探索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审核审批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推动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由现金救助转变为物质保障、生活照料、康复训练、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相结合的综合救助。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通过社会救助APP和微信公众号,实施互联网+困难救助、互联网+信息核对、互联网+综合救助等模式,有效推动社会救助的科学规范、精准高效、融合共享、方便快捷,着力夯实兜底保障基础。

  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各级民政干部奋战兜底保障一线的画卷正在大美青海徐徐展开。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4.9)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