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扎根乡村 把好事真正干到村民的心里

时间:2020-11-2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赵晓明

冬日,地处贵州省绥阳县北部山区的黄杨镇天平村,群山环绕,漫山遍野的花椒树葱葱郁郁,花椒树下人们忙着采收套种的紫薯,一车车紫薯整装待发。

呼吸着山区清新的空气,站在5000亩花椒生产基地里,县民政局驻天平村第一书记邹宇喜气洋洋:“整个花椒种植区域涉及16个村民组468户农户、59户贫困户,可以提供近百个长期就业岗位。”

小花椒变身“摇钱树”

“村民被骗怕了,对产业发展不看好。”四年前的一场院坝会过后,刚到村里没多久的邹宇在工作日志上对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意见如是总结。

在院坝会上,村党总支书记余兴忠和村民们倒了不少苦水:以前也有企业来投资,发展高粱、大葱、金银花等种植产业,有骗补贴的,有赚不了钱跑路的,最后吃亏的可都是村民。

邹宇分析,虽然大家对产业发展的苦水很多,表面上不敢、不愿参与产业发展,但这背后,是对发展优质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渴望。

面对大家的渴望,初来乍到的邹宇拜群众为师,与村干部一起在短时间内走遍了天平村的山山水水,在田间地头和一场场座谈会上,摸清了村子的基本情况,对贫困户的信息更是了然于胸。

发展什么产业?天平村地处偏僻,没有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土地是唯一能拿出手的资源。邹宇和余兴忠进行了多次探讨:发展产业既要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也要适当控制风险,让群众安心,更要适应天平村青壮年劳动力少的实际情况。种果树、种高粱、种蔬菜,这一个个项目由于不适应当地情况而被否决。一个偶然的机会,花椒种植进入邹宇和村“两委”的视野,投入小见效快,花椒管理(种植、除草、施肥、采摘)老人、妇女都能做。

意向确定了,如何发动群众成为摆在邹宇和村“两委”面前的难题。邹宇告诉记者,主要从消顾虑、谈“钱景”出发,到党员、村民代表家里,挨家挨户开展座谈。在打消顾虑方面,邹宇和村“两委”成员们话挺实在:大家有什么担心的?一个组就那么几个人在家,土地闲置也是浪费,自己又不用出钱。退一万步说,就算企业亏损干不下去了,花椒树还在地里,自己种也不会亏。在谈“钱景”方面,村里组织村民代表到重庆市江津区考察学习花椒种植,看到了贫困户通过花椒种植脱贫后的美好生活,大家的干劲一下子就足了。

三年的辛劳终于结出累累硕果。据邹宇介绍,天平村已种下5000余亩花椒树,其中最早种植的2000多亩花椒今年已丰收。村民除了到基地务工每天有80元收入外,还有土地流转、利润分红和扶贫项目分红。

干好村里“历史上最大的工程”

想致富,先修路。对于交通不便的天平村而言,修路可谓是一件大事,涉及1137户5152名村民的切身利益。

邹宇驻村的第一年,就赶上了天平村通村公路建设工程。从原来的6公里扩展到45.5公里,在这山区村子,可谓是“历史上最大的工程”。

如何把这一好事真正干到村民的心里?邹宇觉得,通村公路工程是大家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珍惜。通过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进行讨论,大家确立了村民组内部调解、包片干部上门调解、村支组织调解三层调解方式,确保矛盾不出村。

“出现问题,村民小组组长、党员先介入处理,处理不好的由村支和驻村干部、施工方座谈处理,个别难点问题由党总支书记、第一书记攻坚解决。”邹宇告诉记者,在建设过程中不搞大包大揽,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主管,全体村民监管,村民自发组织全程参与公路建设,监督工程质量,哪里质量不过关第一时间要求整改,保证了工程质量。

路修好了,邹宇又有了新的烦恼:好好的路却被各种杂物占了小半边。邹宇和村里商量,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道路卫生维护活动,给予适当奖励,培养村民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破除乱堆乱放等陋习。

为推进工作,邹宇向县民政局领导汇报了想法。县民政局高度重视,拨付了1万元的专项经费。随后,邹宇组织了全村卫生大比武,村民组与村民组比公共卫生,户与户比家庭卫生,对做得好的村民组和村民给予精神和物资上的激励,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例如,和平村民组形成了自主管理的不成文规定,谁家出现的影响环境的问题谁处理。

从城市走入乡村,没有闪烁的霓虹、熙熙攘攘的人潮,面对从事农业生产或外出打工的村民,如今的邹宇已经完全融入了天平村的日常生活。邹宇告诉记者,真正融入乡村,并引领乡村发展,驻村第一书记既要俯下身子扎根农村,说群众话,办群众事,更要不断提升调查研究、应急处突、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能力,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小事、实事,才能真正获得群众的认可。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1.20)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