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党旗飘起来 党徽戴起来 党员站出来
——海军军医大学驰援武汉医疗队用忠诚书写军人担当

时间:2020-02-12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文/图 杨 拥 陈柳依

  从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出征万众关注的武汉城,到冲锋在防疫斗争一线……驻沪部队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与时间赛跑,与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作战。他们以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在疫情最前沿与病魔决战,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着军人的血性担当!

  ■ 党旗飘扬,共产党员成为战“疫”中坚力量

  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政治委员陈宏伟,这位有着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从抵达武汉的那一刻起,就紧绷着思想政治工作这根弦,坚守在战“疫”第一线——在人流最集中的驻地出入口,为进出人员洗消和测量体温。

  同样有着30年党龄的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长刘斌嗓音已变得沙哑。抵达武汉的当夜,他就带领专家组连夜展开工作,进入汉口医院实地勘察,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接到上级要求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立即增加床位的命令,他在临时党委会上表示:“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正是那次党委会做出了“所有医护人员投入一线工作,所有指挥组人员进入值班和保障岗位” 决议。

  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让党旗飘起来、党徽戴起来、党员站出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共产党员纷纷向临时党委和党支部递交请战书进入重症病房。

  ■ 与时间赛跑,“用生命拯救生命”

  奋战一线,抗击疫情,他们不分职务高低齐上阵,他们与时间赛跑,“用生命拯救生命”!

  在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没来之前,汉口医院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全面接管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区并开设呼吸一病区后,又新开设了2个呼吸内科病区,让更多患者得到救治。

  为了尽快让新病区投入使用,海军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很多人下了夜班,仍坚守在医院。

  物资、时间,对于医疗队队员来说,是比生命还宝贵的资源。临近中午,站着吃一份盒饭,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满足。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浪费防护服,医疗队员工作时间不吃不喝,最长12小时没有喝过一滴水。为了节省救治时间,他们靠尿不湿解决上厕所问题。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他们是一群敢与死神赛跑的勇士!

  ■ 看不清你的脸,但知道你在为防疫保驾护航

  “鞋套再穿一层,压紧裤腿口,遮得越多越好。”感染控制专家商蓉医生用已经有些嘶哑的声音不停地提醒年轻队员。穿防护服、封领口、戴手套、套鞋套、戴口罩和护目镜……一套流程下来接近半个小时,男队员的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一个上午,商蓉已经帮助和督导十几个人做好防护准备,眼神和声音中都透着疲惫。

  查房巡视、询问病情、优化治疗方案……三病区的病房里,一名医生从早到晚忙碌着。从他身上的名字标识看出他是万小健。担任病区主任的他,负责医护人员排班,然而他却给自己一天接连排了两个班,这意味着他要穿着防护服在病房中连续高强度工作超过12个小时。

  监测体温、记录治疗、照顾病人饮食……汗水从防护服里边慢慢渗透,长时间佩戴口罩导致的缺氧,让每一个护理工作细节都变得格外困难。病人们不知道,这个安慰自己、照料自己的护士长得什么模样,只看到她的防护服上标记着“常艳琴”。

  病人们不知道,防护服上标识着“倪榴达”的医生已经59岁,是医疗队里年龄最大、党龄最长的专家;病人们不知道,从大年三十星夜驰援武汉以来,医疗队的许多专家骨干每天只睡很少的时间;病人们也没有见过,军医们脱下防护服,换上迷彩服,会是什么模样。

  王辉、孔祥毓、陈怡、吴小艳……这些医护人员的名字,是病人们知道的。还有很多他们不知道名字的官兵,顽强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无名,有名,这些白衣战士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2.12)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