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苦姐』李玉线的公益之路

时间:2019-06-14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孙彦川

  一个“鸡蛋不翻”两块钱,摊主需要起早贪黑泡米、打糊、摊饼,河南济源这种用米糊和鸡蛋做的特色早点,每一块钱挣得都不容易。可是当地有位人称“苦姐”的摊主,却在忙碌之余,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苦姐”真名李玉线,她于2013年创建了“济源市爱心助学之家”,6年多来,她坚持开展助学、女童保护、衣物捐赠等公益活动,并带动400多名爱心人士参与其中。

  公益助学,不求“显绩”求实绩

  “我助学的事情很多人早就知道,大家也知道我是摊‘鸡蛋不翻’的,可我从未在摊位上挂过‘苦姐’的招牌。从今年开始,知道我摊位地址后专门过来买的人一下子多了。我也知道,如果把名号挂出来,肯定能多挣不少钱。”李玉线说。

  “苦姐”年近五十,挣钱又不多,为什么要做慈善?

  “小时候我家很穷,有一次学校要收四角钱学费,妈妈说家里没有,倔强的我就开始在院里哭,母亲则躲在屋里哭。这件事在我内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我就有了助学的情结。2013年,我创立了这个爱心助学之家,带动身边的人开始做公益。我们坚持公开透明,很多人并没见过我,捐款都是直接打过来,大家这么信任我们,令我非常感动!”“苦姐”说。

  这几年他们团队已经帮助了约500名学生,其中一对一资助学生50名,捐赠物资合计20多万元,其中资金12万元。为了做到精准,他们坚持做实地核查。一次去四五个人,兵分几路,有去家里核对的,有去村里问询的。2018年1月,济源市爱心助学之家在民政局正式登记为社会组织。

  为了公开透明,从2013年到2018年5月,助学之家外出做公益的交通费和午餐费都是由团队成员均摊。2018年5月以后,开始从项目经费中给出车的志愿者列支少量油费,今年才提到0.5元/公里。

  “家长为了一点助学金就教孩子撒谎说自己家里穷,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能诚实吗?有的中学生本来家里穷,为了面子却说不需要资助,我就告诉他们家里穷主要是因为父母缺少文化和机遇,自己作为孩子不需要感到丢人。所以,我现在想得更多的是怎样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学校。”“苦姐”虽然只有小学文化,意识却很敏锐。

  2014年,邵原镇刘下沟村有个孩子得了白血病,助学之家为她募集了5000多元治疗费。去年,助学之家又到他们村做公益,孩子的母亲说:“以后条件好了,也要跟你们一起做公益。”

  “这是我做公益以来最感动的一件事。我知道很多人是因为性格、口才、自卑心理等原因,把感恩的话藏在了心底。”在深山老林里采过药材,在砖厂干过体力活的“苦姐”说,虽然懂得感恩的人不多,但她不会在意。

  几年前“苦姐”家里还比较穷,由于大女儿和三女儿都要上大学,二女儿读完高中后就没能上大学。自己和女儿的经历,使“苦姐”觉得贫困家庭的普通孩子若能得到资助,成长为对社会有用、有爱心的人,同样有意义。而且她还希望受益学生能够彼此帮助、相互激励,通过“循环公益”让爱心走得更远。

  开展衣物捐赠,让孩子因体面而自信

  城里人有捐衣服的爱心,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却往往穿得很寒酸,于是“苦姐”动了为贫困生募集衣物的心思。但近年来,外界捐赠衣物,有的贫困家庭却不太愿意要,究其原因在于不合身、不放心。

  自己没有消毒、熨烫等设备,怎么把捐赠衣物的好事做好?经过多方考察,2018年她选择与河南省公益文化传播基金会旗下的“衣往情深”公益项目合作开展衣物捐赠。“苦姐”一边带领团队到各社区安放募捐箱、到学校募集衣物,一边带领团队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为贫困生量尺码。“‘衣往情深’那边把衣服打理好之后,还会用袋子包上,加上吊牌,跟新的一样,而且尺码一目了然。虽然不能保证毫厘不差,但孩子们穿上都比较合身。”“苦姐”说。

  由于是公益项目,运送旧衣物的酬劳每月只能给到2000元,没人愿意接手,“苦姐”就动员丈夫去做。要知道,如果在市场上跑活儿,有时一天就能挣几百元。

  助学之家的个别队员虽然有爱心,但身上也有江湖气。“我们是xx部门的,已经收了十几吨旧衣服(当时他们只募集了一吨多旧衣服)。”有的团队成员为了提升效果,在宣传时扯大旗、言过其实。“苦姐”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收了多少就是多少,为什么要夸大其词呢。”

  还有人觉得反正募集的衣服也没数,可以挑一些好衣服拿去卖,结果在“苦姐”那里碰了一鼻子灰。“现在做公益就是我的信仰。做公益不能规规矩矩,你自己怎么相信这世界会变好?”“苦姐”说,公益助学之家的账清清楚楚,谁都可以去看,绝不会有问题。

  一年多来,助学之家募集的衣服有90吨左右,除去不能转赠的,已转赠衣物约36000件,惠及约 4500人。

  抢抓女童保护,护佑天使安康

  济源山区留守儿童多,曾发生过不谙世事或缺乏保护意识的女童受侵害的悲剧。因此,“苦姐”下定决心要帮助女童们学会保护自己。

  2016年春季,“苦姐”听说北京有防性侵的课程资源,很快就自费到北京考察了这个女童保护项目。

  2016年7月份,“苦姐”听说下冶有两个女童遭到侵害,她深感宣讲女童保护知识技能已经刻不容缓,于是动员团队里的范素萍老师加快学习。范素萍学成后,“苦姐”立即和各学校领导沟通,巡回宣讲,讲怎样远离侵害风险、察觉到危险预兆后如何逃脱、万一受害了怎么保留证据和报警。“这个讲座既能让孩子听懂,也不让听课的家长觉得难为情,很实用。”“苦姐”说。

  2016年9月—2019年5月,他们共开展80余场活动,覆盖学校40多所,受益家长1100多人,学生7200多人。

  “苦姐”不仅自己不掺杂私利,团队里的人也都不可以,谁若敢在公益微信群里发广告,就会被清理出去。想虚报冒领的、想借公益之名为个人脸上贴金的,都被她严词拒绝了。6年多来,有很多人被清理出队伍或自愿退出,其中有些人因此还挖助学之家的墙角、诋毁她。然而,新人的不断加入更是主流,助学之家也得到了民政等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受到了学校的热烈欢迎。

  现如今,助学之家已形成“每月一次回访、每月一次考察、每月一次爱心理发、每月一次包饺子、每月一次女童保护课”的规定动作。一名又一名受助学生,在获得资助、从邋遢变得干净的同时,也更自信、更阳光了。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6.14)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