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雨点 通讯员 唐明平
小小的社工站,该如何在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最近,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鸢尾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的嘉陵区西兴街道社工站(以下简称社工站)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小张,我家电视坏了,这可怎么办?”一大早,社工站社工张华接到了社区80岁独居老人蒲素清的电话。蒲素清的丈夫去世早,儿子在外打工,她每月靠低保金生活,是民政重点关注对象。
“蒲阿姨,您莫急,我马上来。”放下电话,张华迅速联系维修师傅,自己也骑上电动车,直奔蒲素清家。维修师傅修好了电视,张华悄悄结了账。为了不让老人为难,张华告诉老人,师傅是社工站的志愿者,不收钱。
“小华是我的亲人,比亲人还亲。”蒲素清逢人便说。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自2022年开始,社工站针对西兴街道60岁以上独居老人,设置2名专业社工,招募16名志愿者,组建起一支本土化、专业化的独居老人关爱队伍。这些志愿者多是一些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和社区热心人士。社工站为独居老人建立个人档案,开展个性化上门服务,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健康体检、心理咨询等特色活动,让他们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借助社区妇女儿童之家、便民服务中心等阵地,联动社区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兴趣小组,让老年人不仅老有所依,更老有所乐。
除对独居老人结对帮扶外,社工站还充分激活他们的内在力量,提升自我价值。一年来,社工站的社工们通过走访+举办活动的形式,发掘和招募了30名平均年龄66岁的妇女志愿者,组建“西兴大妈文艺健身队”,并链接嘉陵区委宣传部和当地媒体,拍摄文艺作品《西兴大妈颂党恩》,获得广泛好评;嘉陵区医保局也主动邀请文艺健身队录制《西兴大妈说医保》,宣传医保政策,这让老人们的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越来越强。据了解,目前嘉陵区不少文艺演出都邀请“西兴大妈文艺健身队”出演,每人每月演出收入可达600元。
社区居民陈大妈家里喂养了100多只鸡鸭,日产蛋量100个,却为找销路苦恼。社工得知情况后,集体“头脑风暴”,为其取名为“西兴大妈土鸡蛋”,并链接资源,拓展销售渠道。如今,“西兴大妈土鸡蛋”已成为西兴农产品的优质品牌,供不应求。“为了表达感谢,我决定每卖一盒土鸡蛋、土鸭蛋,便捐出1元钱,用于帮助街道困境儿童。”陈大妈说。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平日高大威武的爸爸,背着书包、耷拉着脑袋向儿子报告考砸的分数,没承想却惹来儿子一顿怒骂,台下观众瞬间笑作一团……这是西兴街道开展的关爱未成年人活动,以互换角色的方式助力改善亲子关系。
为这次活动出点子的,是社工站里的社工们。社工站重点聚焦困难家庭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量身定制活动方案。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是社区关注的重点之一。社工站对这类儿童逐一入户走访,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个人经历、家庭监护等情况,并建立台账。
10岁的小龙(化名),父亲在外打零工,母亲智力残疾,暂由姑姑抚养。由于家庭环境特殊,小龙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往。社工蒲艺入户走访摸排后,将情况反馈给社工站负责人任雯。任雯根据小龙的实际情况,联合西兴街道人大工委、社区志愿者等,上门为小龙送去生活物资和学习用品,还邀请心理咨询师,为他进行心理辅导。
“小龙的状态越来越好,话多了,笑容也多了,与第一次见面时相比判若两人。”西兴街道人大工委书记覃海波看到小龙的变化,很是开心。他介绍,小龙有绘画天赋,社工站已经与附近一所培训学校联系,让小龙接受专业辅导。
“我们已为小龙建档,会长期关注、持续帮扶。”任雯说。
针对青少年普遍用眼过度问题,社工站邀请眼科专家讲解近视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设置知识问答环节,巩固大家的爱眼护眼知识;结合“学雷锋月”,开展“我与文明礼貌共成长”活动,鼓励孩子们争做有素养的新时代文明少年;为防止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组织系列知识讲座……据统计,近一年来,社工站累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活动60多场(次),参与青少年2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