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天汉大地的民政暖阳

时间:2019-11-27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雷 耀

  货架擦拭得一尘不染,百货整整齐齐……这间500多位老人心中的“快乐超市”就坐落在陕西省勉县中心敬老院里。店主刘老汉颇有经营头脑,入住敬老院后,他看准时机、发挥自己的特长,投资3000多元,开办了这间小超市。“你看,这几个字,既是对前来购物的老人说的,也是在说我自己,在经营超市的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老年生活的乐趣。”刘老汉指着墙上“开心购物、快乐生活”八个大字对记者说,“约莫三两天,我就要进一次货,百货在一进一出间,也让我们这些老人的生活多了一丝烟火气。”

  勉县中心敬老院是陕西省入住人数最多的县级敬老院,509位农村特困人员在这里安享晚年。如今,在汉中市每个县(区)都建有一所这样的中心敬老院,承担特困人员兜底保障工作。

  “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汉中市民政局副局长党晓芬告诉记者,“汉中市位于秦巴之间、汉水之滨,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生态环境宜人,但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今年有8个县(区)要集中脱贫摘帽。为响应总书记号召,打赢这场硬仗,我们聚焦农村特困群体,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发挥民政兜底保障职能,编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让民政暖阳普照天汉大地。”

  阳光家园,开启幸福新生活

  “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8年多,不仅每日三餐有人管,常年的穿戴也有人买,像我这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人,能够住在国家办的养老院,有同龄人相伴,有专人看护,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入住勉县中心敬老院的80岁高龄的田云民老人向记者道出了他的心声。田云民1958年就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不能站立、行走,平时挪步完全靠一个小凳子。入住敬老院后,他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全面保障。

  2010年,勉县县委、县政府投资3600多万元新建勉县中心敬老院,2010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78亩的占地面积,兼具住宿、休闲、娱乐、农作、心理咨询等功能。勉县中心敬老院院长王培华介绍,开院以来,他们坚持用心服务,打造行业亮点。随着智慧消防、红外线报警、高清监控、手机云平台的投入使用,逐步使管理和护理更加高效,为农村特困人员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阳光家园。

  2018年以来,汉中市投资5500万元,用于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和福利机构设施改善,投资764万元,完成11个敬老院护理设施改造;投资2889万元,完成51个敬老院取暖设施建设,对各县(区)中心敬老院为主的特困供养机构消防设施完善给予补助。通过对全市特困人员全面排查,签订监护协议,试点开展规范护理补贴发放等工作。目前,全市农村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为35%,失能半失能对象集中供养率达60%。

  在做好机构供养服务的同时,农村留守老人也引起了汉中市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

  “吃饭有老年餐厅,累了有休息室,身体不适有卫生室,内心不愉快有心理咨询室,想读书看报有图书室,娱乐活动有文化活动室,这就是我们老年协会为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建造的幸福家园,他们在这里开启幸福新生活。”说这话的是勉县周家山镇留旗营村老年协会的现任会长付秋娥,说起村里1998年率先建起老年协会,时任第三任会长的她很自豪。

  留旗营社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897位,占总人口的21%。社区率先成立老年协会,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在19个小组中根据老人多少,设立10个老年联络小组,每个小组指定老年联络员,还组建了45人的“助老服务队”,开展“一帮一”“一帮二”“多帮一”的助老服务活动,丰富社区老人的生活。

  儿童乐园,快乐健康成长

  记者到访的当天,下着毛毛雨,在西乡县峡口镇峡口社区儿童幸福家园,记者见到十多个三四岁的孩子正在“爱心妈妈”的带领下开心地摆弄着玩具,三三两两还时而打闹着,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据介绍,峡口社区共有未成年人265名,其中,留守儿童163名。2017年10月社区成立未成年人保护站,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2000余平方米。未保站内部设有0至3岁儿童室内活动区、室内游戏区、图书阅览室、舞蹈室、亲情聊天室。截至目前,未保站已开展活动40余场次。

  “我们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建立详实的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以县政府名义制定出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意见,全面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西乡县民政局局长刘尚忠告诉记者,“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协作用活政策,先后投资25万元,在全县建立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站6个、‘儿童之家’1个;为全县17个镇(街)配备专职儿童督导员,为215个村(社区)选聘儿童福利主任,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保护、促进儿童发展的良好风尚。”为了更好地帮助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治疗,汉中市社会福利院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于10月中旬启动“关爱脑瘫儿童,助力脱贫攻坚”康复帮扶公益活动,分5期指导全市100个10岁以下脑瘫儿童家庭(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掌握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和技巧,为他们增添一丝希望。“作为民政部授牌、福彩公益金资助的‘明天计划术后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示范基地’,我院在脑瘫儿童科学康复、个性启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汉中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所所长付宁告诉记者,“2013年,院里新建‘蓝天计划’孤弃儿童康复发展综合楼,在满足院内儿童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辐射陕南区域儿童福利机构和社会贫困家庭特需儿童,努力保障社会中最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家门口,贫困群众稳就业

  “我去年刚来工厂上班,月收入2000多元,离家近,既照顾了家里也能有收入,很满足了。”西乡县杨河镇高土坝村的王世艳高兴地对记者说。

  站在高土坝社区的工匠广场放眼望去,干净宽敞的道路、整齐漂亮的房子、随处可见的绿植、路口闲聊的大爷大妈,这些画面构成了如今的高土坝社区。据社区主任李叶介绍,2011年5月,高土坝移民搬迁安置区建设工程启动,一期“荷花新区”及二期“荷砚新村”目前已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总计将安置2600户、9300人,是目前汉中市安置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功能最齐全的移民搬迁示范区。

  在做好移民搬迁工作后,高土坝社区又开始抓党建促脱贫,创新“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搬迁)户”园区经济发展模式,吸引雅蔻雨具制品等3家企业入园。成立“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基地”,为贫困户、搬迁户提供优质就业岗位500多个。截至目前,已吸纳贫困户110人就业,有效解决了“后移民搬迁时代”的就业难题和贫困户稳定增收问题。

  汉台区铺镇狮子村有9个村民小组,568户、1686人,2011年前,狮子村人均纯收入只有4000多元,而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2万多元,并于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谈到产业发展,狮子村党支部书记许大庆告诉记者:“我们发挥城区近郊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截至目前,全村已发展大棚蔬菜千余亩。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种花、种草莓等,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利用村级土地,达到效益最大化。还专门留出40亩土地成立残疾人创业园,给予免费种植,并进行一对一帮扶,提供技术支持,帮扶残疾人脱贫。”

  党晓芬表示,眼下,脱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也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脱贫工作做好了,也是我们交上的最好的民生答卷。按照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部署,汉中市民政局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为指导,结合民政部门行业扶贫工作和业务职能,坚持高质量完成贫困户中兜底保障对象户数、人数及行政村数量认定工作,为贫困县退出奠定基础,助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1.27)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