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南
一位普通民政工作者,却被人们称赞为“洞庭水乡最可爱的人”“家乡地名的守护神”,她就是湖南省安乡县地名办主任张丽萍。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26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县先进个人、党委委员及优秀党员,当选为县党代会代表、县妇代会代表。
2012年9月,一纸调令将时任安乡县深柳镇社区指导组组长的张丽萍调任县民政局任地名办主任。作为一个喝泥巴水吃糙米饭长大的农民的女儿,她认识到自己能从乡下调到县城,是组织在为她肩上“加码”。那时,她便暗下决心,要尽自己的力量,留住家乡的好地名,留下美丽的乡土传说。她总说:“倘若时光逆转,我依然会做一名地名办工作人员,因为我太爱这项工作了。”
到任后的第二天,张丽萍和县地名办的工作人员一行人前往安全乡汤家岗村检查工作时发现:村里有个湖泊名为?(guàn)家垱湖,还有?(guàn)家垱自然村。因该汉字没有被字典录入,网络上也查询不到,导致此地名无标志,造成通信、邮汇不畅。而且,这个姓氏家族现在办理身份证、银行卡等十分困难,无法正常外出交流,严重制约了该氏族人的正常生活。据介绍,其族人为商代忠臣比干的后代。其字形为比在上干在下,读音为guàn。安乡县志记载了这个姓的来源传说:商朝末年商纣王昏庸残暴,听信宠妃妲己,将敢于进谏的丞相比干杀害,并株连家族。据说比干的后代为了保命,逃到现在安乡县北部的村子,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为了免除杀身之祸,就在大门上挂一个罐子,寓意“凡是门上挂了罐子的都不是其后人”,避免了杀身之祸。比干的后人知道后也在大门上挂一个罐子,逃过了追杀。此后,比干的后代就把比干两个字上下连在一起,改了姓,又因为是罐子挂在门上,所以读音同“罐”。了解情况后的张丽萍顿时感觉责任重大,一回到办公室赶紧将这个生僻字,通过安乡县地名普查办公室申报到上级相关部门,希望早日得到处理。
为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地名普查工作,近年来,张丽萍走乡入户,足迹踏遍了安乡县8镇4乡2个农场、5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15个建制村,先后走访45个地名“土专家”,380名当地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干部及学者等。在走访过程中,有不少群众反映县城门牌、路牌不清不全,地名标志存在缺失和损坏等情况。每次张丽萍都立即向县民政局有关领导汇报,并会同相关部门开会研究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尽快解决有路无名、有名无路、路牌缺失等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
“安乡县”地名由来已久,但民间有多种错误的传说。一是“淤积说”:古时候有个姓陈的员外,住在洞庭湖东,出外游玩时发现北边有一座大山,他异想天开,请很多人上山伐木,扎成一个巨大的木排,在上面覆土后种庄稼,且连年丰收。后来,湖里年年淤积,木排腐烂下沉,就形成了安乡这块土地。二是“漂流说”:安乡县是云梦古泽漂来的一个排,排上有丛丛芦苇,还有白芷、蒿草,很多人在上面生活。这些传说虽然反映了安乡与水休戚相关的一面,但也误导了很多人。为此,张丽萍搜集了相关的历史沿革、名称由来及属性信息资料,同时也搜集了地名主管部门有关地名命名更名、地名标志设置的档案资料,发现安乡县古时候岗丘起伏,林木葱茏,该县的先民早在7000年前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
为了使安乡县地名普查工作做到了形式多样化,张丽萍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组织办地名普查业务培训30期次,800余人参加了培训,全县间接参与普查工作的超过1000人。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地名普查业务培训,提高了地名普查员实际操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县共采集11大类76个小类的地名信息近1.1万条,拍摄照片3万多张,登记地名标志260块,清理群众自治组织类不规范地名30多条。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