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一丝不苟 做细做实 决战到底

时间:2020-03-1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编者按:3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3月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9例。这标志着新增确诊病例数继五位数、四位数、三位数,进入两位数之后,数字又一次下降。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结着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和民政等各行各业工作者的辛劳与汗水。今天,本报从众多基层来稿中采撷一部分,展现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与读者共同见证这段艰难地战“疫”时光。


名 剪

周雨涓 陈 露

  “奶奶,你吃饭了吗……”当手机里传来孙子的问候,97岁的徐奶奶眼含泪花,忙说:“吃了,吃了……”

  “福利院实行封闭管理后,视频聊天就成了老人与家人见面的方式。”35岁的护理员陈赛飞听说老人想念家人,立即拿出手机,让她和家人视频,看见儿子和孙子,老人心情舒畅了许多。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社会福利院共有19名员工,服务59名老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帮助老人与家人视频、为老人测量体温、对生活区域进行消毒杀毒、宣讲防疫知识等,成了福利院的日常工作。全体员工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用暖心的行动陪伴着每一位老人。

  年近90岁的吴爷爷最近心情不太好,原本每两个星期要剪一次发,可封闭管理后,他就再也没剪过。护理员韦冬云知道后,主动提出帮他剪发。她右手拿着电动推剪,左手拿着梳子,小心翼翼地推着剪刀……随后又帮老人洗头吹风。

  “嗯,剪得不错,跟理发店的手艺差不多。”吴爷爷照着镜子满意地说。“名剪”一出现,老人们纷纷“报名”,原来凌乱的头发都变得干净、整齐了,人也显得很有精神。

  疫情防控期间,饮食的卫生和营养搭配尤其重要。送到福利院的蔬菜都是由固定的菜商运来并统一放在门外,再由食堂工作人员消毒后带入院内。厨师们按照每天的食谱,将它们加工成各种可口的菜肴。一日三餐,都由护理员定时送至老人房间,饭后及时收走餐具,送到食堂统一消毒。

  “饭菜、点心和水果每日不重样。在这特殊时期,还能定时定点吃到新鲜的饭菜,真是太幸福了。”在院老人张志萍说。


生 怕

伍建松

  “一定要把门看好,不得接待外来人员。”“一定要做好物资保障,安排好生活物资供应。”“一定不能有丝毫麻痹思想、侥幸心理,院内全体老人的安全和健康拜托各位院长了。”

  三个“一定”既是语重心长的嘱托,也是义无反顾的责任。疫情期间,安徽省肥西县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黄京生对全县19所养老院负责人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生怕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他深知,疫情阻击战不容丝毫懈怠,布防早一步,行动快一步,就能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守护老人们的生命安全。

  从大年三十至今,黄京生一直在岗,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督促养老机构做好消毒通风、督促护理员和老人们每天测量体温2次、督促养老机构做好夜间巡查成了他的必备功课。在此期间,他的手机一直保持24小时畅通,及时接收上级指示,并根据实际情况向各养老机构提出落实要求。即使这样他仍然不放心,还要亲自到每一家养老机构查看封闭管理情况、督查物资保障情况、询问老人们身体健康状况。用他的话说:“我要亲自到养老院门口去,看到大门紧锁,无人进出,我才能安心。”

  在做好养老机构封闭管理的同时,黄京生还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和辖区社会组织为养老机构捐赠口罩1400多只,消毒液1200斤,牛奶1200箱,有效缓解养老机构防控物资匮乏问题。


非常厚爱

魏 迪 张效纲

  “你好,我看到路边躺着个老人,你们来看看吧。”“好的,麻烦您说一下详细地址……”像往常一样,河南省洛阳市救助管理站接到了群众提供的救助线索,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了解到,老人居无定所,以打零工为生,因为疫情原因,无工可打,没了经济来源。工作人员立即对老人进行体温测量,数据显示37.4℃,围观的群众纷纷走开了,工作人员再次测量,老人体温又回到正常范围。虽然如此,工作人员还是马上联系定点医院,为老人进行肺部CT检测,经检测结果正常,才将其接回站内安置。自疫情发生以来,救助站已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人次、临时遇困人员56人次。

  “说实话,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给我们的防控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王铭安说,“我们积极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沟通联系,建立了入站前的体检绿色通道。求助人员一律先入院进行肺部CT检测,再实行分类安置。站内实施区域封闭管理,将受助人员餐具和用餐区域分开,生活用品、携带物品存放、使用也分开放置。”

  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还发起了“党员挑战应战”活动,挑战书和应战书均以海报形式张贴,号召全站干部职工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同时,积极与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街头救助,并安排专人专车随时备勤。春节以来,及时处理110联动交办件和群众诉求40余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一分管理费

赵晓颖 曹李娜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慈善募捐紧急启动。截至3月9日10点,河南省南阳市慈善组织累计接收社会捐赠款物3687.45万元,其中市慈善总会接收款物2324.1万元,拨付使用2316.79万元。

  2月22日中午1点,笔者前去河南省南阳市慈善总会探访,看到秘书长张天洲和工作人员拿着方便面和自备食物准备用餐,不禁很好奇:“善款募了2000万元,你们的管理经费还这么紧张?”项目部的贾晓升连忙摆手:“这次疫情募捐专款专用,一分都不能用在俺们自己身上。”

  至今,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已经奋战了一月有余。大年初一晚上,市慈善总会立即成立了以会长李建豫为组长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募捐领导小组;1月27日经南阳市民政局批准后,公开了疫情募捐方案;1月30日在腾讯公益平台开启了抗“疫”公开募捐。连日来,会长李建豫、秘书长张天洲带病坚守岗位,先后组织召开会长办公会8次,专题工作会16次,分工到人、压实责任。副会长曹志广、吕德民积极对熟悉的爱心企业电话劝募;副会长曾凡春、尚廷文经常到会接待服务捐赠活动。

  为做好信息公开,总会每日下午5点之前会向市民政局上报善款及物资收入和拨付数据,除了接受捐赠人的监督外,还邀请南阳市审计局专业审计人员、南阳市监察委驻民政局纪检组、新闻媒体同步跟踪捐赠款物的收支情况。募集的款物将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安排使用,按照快进快出、物走账清的原则拨付到受赠单位。截至目前,已向市中心医院等5家定点治疗医院拨付善款612.37万余元;向邓州、新野、唐河等11个市(县、区)拨付款物1176.21万余元,并向特困群体发放价值202.6万余元的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物资。


战“疫”总动员

戴卫平

  面对复工复产以来社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鼓楼社区运用、检验、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动员“四种力量”,将社区打造成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共建单位:打好疫情管控阵地战

  鼓楼社区地处仪征城区核心地带,现有居民5000余户1.6万余人。自战“疫”打响后,鼓楼社区实施了封闭管理,党支部书记涂明霞,积极协调“大党委”制成员单位,组织下派22名党员志愿者,分成5组驻守在社区的5个疫情防控登记点,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及时掌握人员信息,发放车辆通行证。市审计局、市人社局在设点后及时送来5顶帐篷,为驻点志愿者搭建一个遮风挡雨的避风港。对排查出的6名湖北籍人员,共建单位和鼓楼社区实行3包1,即1名社区工作人员和2名机关干部,包1个湖北来仪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每天通过视频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居家观察人员无法外出采购物资,共建单位志愿者就做起了采购员、外送员,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物资,做到隔离病毒不隔爱。

  88岁老党员:发出最朴实的声音

  “主任,我今年88岁了,什么事也做不了,我捐800元,你帮我买些苹果送给战‘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希望他们都能平安回家。”有66年党龄的李元英发出了最质朴的声音。

  市公安局退休老党员陈心红,自发组织志愿者驻守所居住小区的2个疫情防控登记点,还自创《防疫情》打油诗,通过流动音响在小区内来回播放,劝导居民少出门、多在家。同时,他发挥自身诗赋特长,用诗记录社区每一件抗“疫”大事件,一本诗集就成了一部“抗疫史”。

  社区党支部委员余祥,每天奔走在社区各个角落,用相机谱绘一张张最美抗“疫”画,用“小城仪征”公众号叙述着一个个感人故事。

  侨眷:社区战“疫”中亮丽风景线

  在这特殊时期,侨眷宋盛云夫妇也没有放下自己的志愿服务项目,每天都到3名孤寡老人家敲敲门,同他们聊聊天。2月14日,宋盛云像往常一样去看望93岁孤寡老人凌国英,但屋内一直没人应答,他随即与社区取得联系。开门后,大家发现老人因夜间上厕所滑倒,穿着睡衣躺在冰冷的地上已冻得意识模糊,幸好及时发现才挽救了老人。5年的坚守诠释了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温暖了孤寡老人的心。

  侨眷王桂芳组织社区腰鼓协会会员成立商户劝“关”志愿服务队,从正月初八开始,每天对社区沿街2000多家商铺进行拉网式巡逻,劝“关”非生活必需品营业商户,营造疫情防控的良好氛围。

  贫困大学生:捐出自己微薄的压岁钱

  “你们好,这是我200元压岁钱,我希望能帮助到正在一线奋战的医生。”一位在读困难大学生来到社区,献出她的一份心意。

  第一届“扬州好人”叶丽娟为社区送来了一次性口罩、手套、消毒液等物品。她说:“社区工作人员安全有保证,居民们的安全才有保证。”

  “主任,砖瓦大院抗‘疫’捐款已发给你,请查收。捐款明细随后发。”抗“疫”以来,居民代表自发收集捐款、做好统计,及时上交给社区,为疫情防控出力。


战“疫”夫妻

周国光

  “前进社区好夫妻,恩爱情深佳伉俪。疫情防控齐当先,封闭小区战毒疫……”这是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二台子街道前进社区宣传栏里的一首小诗,赞扬的是社区里孙斌、康平夫妇战“疫”的故事。

  提起孙斌、康平夫妇俩,那可是小有名气。今年71岁的孙大爷,已经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3年多了,是社区模范志愿者,承包了各种小维修工作。同龄的妻子康平是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还兼着社区正风肃纪监督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夫妻俩不顾年老体弱,不惧危险,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张贴抗“疫”宣传画、发放《致居民一封信》、对社区出入人员和车辆进行排查登记……夫妻俩始终坚守岗位,从不懈怠。

  “孙大爷,二台子街12-1号小区有一个从外地回沈人员,要马上去排查。”1月30日晚上7点多,孙大爷接到了社区的“特殊电话”,夫妻俩便冲出家门,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入户核实情况。像这样的电话,夫妻俩已经有了“应激反应”,每一次,他们都即刻出发到现场仔细核实,及时上报结果。

  考虑到他们的情况,社区想让他们休息。可夫妻俩却说:“现在,务工人员陆续返沈,守住小区这道疫情防控的大门非常关键,我们要坚守到底。”

  夜深了,在小区门口值守岗亭上,又出现了夫妻俩坚定的身影。


平价菜配送

胡爱民

  猪肉、西红柿、鸡蛋、大蒜……一大早,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路街道慈善超市的工作人员便对照着一张张清单开始备货,随后通知居委会“代购员”尽快来取,并一再叮嘱如有需要随时联系。

  日前,返沪人员逐渐增多,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也向纵深推进。闵行区社区里的慈善超市结合居民需求,推出了多组平价菜套餐,并开通了“线上买菜+线下配送”的服务模式,为预定商品的居民统一采购,再由专人送至小区门口。

  “这里的菜又新鲜、又便宜,还很安全,我们扔垃圾时就来买一点,如果天不好不出来,叫他们送也可以的,太方便了!” 来慈善超市买菜的居民说。

  “我们长期与生鲜供应商合作,不光产品质量有保证,价格还比市场价便宜约15%。供应商一早就将菜品送到超市,我们会清点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后再进行配送。”慈善超市的负责人介绍道,“每天,我们都对超市进行多次消毒,要求每名工作人员岗前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确保场所和居民的安全。”


轮椅上的抗“疫”先锋

朱正明 李 敬

  800套手术服、2万余只一次性口罩,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安徽省定远县阳光残障人服务中心创办人徐敏,身残志坚,践行使命,勇做“抗疫战场”的急先锋。

  1月26日,在得知定远县急需8万只防护鞋套时,徐敏毫不犹豫,依托服务中心的爱依恋服装有限公司,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接受生产任务。时间就是生命,徐敏立即着手安排,当晚8点多生产材料就运抵车间,但春节期间没有工人在岗。她立刻想到把生产情况发布在县义工协会群里,义工们积极响应。27日早上7点多,经过筛选的20多名义工就按时到岗,立即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为了加快速度提高产量,他们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到晚上9点多。徐敏更是一刻不停地驾驶着残疾人电瓶车穿梭在车间、仓库和办公室之间,严把质量关、数量关。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硬是把日产量从3000双提升到8000双,还生产口罩近百万只,先后向县防控指挥部赠送800套手术服,向市民赠送一次性口罩2万余只,为抗“疫”做出不懈努力。


门 神

宋海佳

  “面对疫情我们就是要当好生者的‘门神’,绝不让肺炎在我们这里蔓延。”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乾元殡葬服务有限公司党总支迅速动员部署,建立了党员干部带班制度,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疫情防控一线“党旗红”

  1月25日,公司暂停了遗体守灵、遗体告别、对外祭祀、司仪服务等部分殡葬服务,规定送葬人数不能超过10人、车辆不能超过3辆。

  暂停殡葬部分服务之初,丧属不理解,认为疫情没有那么严重,还是想送亲人最后一程。但人员聚集严重影响到疫情的防控,且丧属来源地复杂,不排除有新冠病毒的携带者。为此,公司党总支下属的殡仪服务中心、东郊殡仪馆、四丰山公墓三个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每天从早6时到晚5时,坚守在大厅入口处提示群众戴口罩、测体温,耐心做丧属思想工作,劝超出人数丧属车辆离开殡仪场所,最大限度控制送葬人数和车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我是党员我上”

  相比于维持现场秩序而言,新冠肺炎患者遗体的接送及火化工作危险系数更高。面对风险,白文举、刘德坤、贺金龙、徐淑玉、陈双艳等11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我是党员我上。最终选取了9名党员承担起遗体接运及火化工作。

  殡仪服务中心遗体操作部是与遗体接触最多的部门,操作部部长刘德坤作为老党员始终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过度疲劳引起腰间盘病复发,但他依然每天用手捂着腰带头接运遗体,同事都劝他休息,他却说:“疫情这么严重,作为一名老党员遏制疫情我必须尽一份力。”

  为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人员聚集,公司及时暂停了外来殡葬服务组织的有偿司仪服务,改由工作人员免费承担司仪等引导工作。刘德坤、王雪怡等人带领操作部、服务部的全体工作人员按民俗整理遗体、摆放物品并全程引导家属文明治丧;东郊殡仪馆党员带头为家属捡骨灰;四丰山公墓党员王再林、沈力伟,主动承担骨灰安葬工作,得到了家属的认可和好评。

  恪尽职守阻止“送灯人”

  往年每到正月十五,人们都会到已故亲人的墓地去送灯。春节以来,虽然已经发放通告禁止开展相关的祭祀活动,但为防止有些人违规放灯,四丰山公墓党支部由王忠福、郑玉成、王再森、沈利卫、高原、于佳彬带队,组建了6支巡逻小组,从中午12时一直巡视到夜间9时,带队党员更是巡逻到半夜12时才回。

  工作人员在巡逻时发现,有人把送灯的事包给了公墓周边的无业村民,他们熟悉墓区地形,趁着夜色与工作人员藏猫猫,每次都要追赶几个区才能抓到,驱赶出墓区。

  疫情面前,通过殡葬人的“门神”精神,严格控制车辆和人数、加强防护等措施,疫情没有因送葬发生传播。殡葬系统的党员干部们及殡葬的从业者们,把自己活成战士的样子,在面对生死的岗位中找到不朽的荣光。正是殡葬人“不计报酬、不计生死”的坚守,才筑起了一条阻击疫情的防线。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3.11)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