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三个“+”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网

时间:2020-03-1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叶 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杭州市紧盯社区防控这一关键环节,充分利用数字治理先发优势,扎实做好网格化管理,科学实施群防群控、系统防控、智慧防控、暖心防控,坚持“线上+线下”“人防+技防”“管控+服务”相结合,全力守好大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的最基础防线。

  立足党建统领,构建最强防控体系。疫情发生后,杭州市第一时间全面动员,迅速组建防控体系,科学部署防控任务,全市“一盘棋”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全市上下通过组建机关党员、党员志愿者、网格长、网格员、楼道长的防控责任链条,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小区-楼道”五级防疫网,由基层党组织统筹安排下沉到社区的各项资源力量,制订包小区、包楼栋、包户、包人的防控工作方案,将基层治理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优势。广泛建立以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为骨干,物业公司、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治队伍,全市2.48万名社区工作者、5万多名物业工作人员、7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日均1.5万名志愿者共同织起一张强大的联防联控网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严守社区防线,推进最实管控举措。社区是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杭州市聚焦社区防控关键环节,从严从细落实防控举措。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紧盯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和重点人员,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深化疫情监测、宣传教育、环境整治、困难帮扶等防控措施,全市网格员累计排查走访770万户次、1503万人次,实现疫情防控工作精准化、精细化、全覆盖。全面建立居家隔离人员个人档案,落实“一人一户”管控力量和“一询一督一记录”管控措施,动态掌控和完整记录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运用“人防+技防”手段落实24小时监管。在楼道公示居家隔离人员信息,增进楼道、邻里间的监督和互助。此外,通过广播、电子屏、微信、短信、横幅等途径,结合“铜锣喊话”“喇叭传声”、方言广播等贴近居民生活的宣传方式,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科学指导居民提高防范能力。加强对隔离人员、老年人和特殊群体的服务关爱,提供送餐、送药、送生活用品等服务,并提供心理服务,及时疏导负面情绪,真正做到“隔离不隔爱”。

  突出科技赋能,创新最优防控手段。杭州市依托数字治理先发优势,运用科技手段精准施策,确保疫情防控与恢复生产取得双赢。利用“城市大脑”海量数据归集分析能力,融合交通枢纽、疾控、医疗、出行等80多个维度的大数据,搭建高危易感染人员模型,高精度锁定确诊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为实现高效排查、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率先推出“杭州健康码”,借助大数据比对,确定个人风险等级,形成专属三色码,实现市域范围内“一人一码,动态更新、亮码通行”。科学建立健康码运行机制,根据各地防控等级“五色图”实施分类管理,突出防控重点,精确锁定重点人群,实现动态监测和提前预警。各地依托“城市大脑”核心平台,广泛开发个性应用,牢牢把控战“疫”主动权,如下城区东新街道将智能门禁系统与市“城市大脑”数据打通,实现对重点返杭人员的实时预警;拱墅区半山街道以“望宸智汇”大数据平台实现疫情防控事件五分钟快速处置闭环;杭州未来科技城研发企业复工审核备案应用,实现秒办理“企业复工证明”“员工返岗通知书”,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切实将疫情防控先手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先机。

  深化“三社联动”,形成最佳工作合力。充分利用“三社联动”优势,引导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动员全市1.1万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弘扬公益精神,结合自身特长,依法有序参与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各类社会组织主动投身防控一线,协助街道社区落实各项防控工作,有效缓解基层防控力量不足难题。杭州滴水公益服务中心、建德市民安救援队等第一时间协助有关部门在要道卡口设立检测点,为抗击疫情赢得时间。下城区金牌志愿服务队伍“武林大妈”每天组织近1500人次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成为社区防控的重要力量。此外,全市50余家社会工作机构紧急上线心理危机干预服务,为一线防疫工作者、病患和隔离人员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按照慈善法等相关法规,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有效募捐,截至目前,全市社会组织累计发动会员捐款3.3亿余元,物资1.3亿余元,口罩等个人防护品955.67万个。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3.10)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