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路曦
别看她只有一米五五的个头,站在人群里找都找不见,可是却被社区居民称为“万能人”。
谁家没电了,想到的第一个人是她;谁家孩子没人照顾了,想到的第一个人是她;谁家遇到麻烦需要帮助了,想到的第一个人还是她……她的名字虽然普普通通,但在社区却是大名鼎鼎!
她就是绳桂玲,现任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吉祥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服务站站长。在这个极其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绳桂玲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路,干出了一番极不平凡的业绩。
由“事找我”到“我找事”
泰戈尔有句诗:“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十年来,绳桂玲始终惦记着社区群众,用心用情为大家办实事、解难事,她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绳桂玲在担任吉祥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段时间后,就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如何做好社区工作,当好居民贴心人?如何让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能够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如何才能让更多社区居民贡献聪明才智,共同建设和谐美丽社区?
绳桂玲说:“我们做社区工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我想各种办法走近居民,到居民中去,用各种途径了解他们的诉求,就是为了主动出击、帮他们解决问题。”
对于社区工作而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很重要。近年来,绳桂玲提出一条社区工作原则:要由原来的“事找我”,转变成现在“我找事”。做到接诉即办,从而以最快速度解决居民所需。
2020年2月27日,绳桂玲将办公桌挪到了吉祥花园社区二期广场前。仅半天时间,前来咨询的居民30余人,反映事情10余件,其中现场处理3件。居民很高兴见到她,也愿意跟她“诉苦”。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她一件事一件事地“抠”,一件事一件事地解决,她相信,只要真心实意去解决问题,诚心诚意地付出,就能办成事;即便一时半会儿不能完全解决,居民也会给予理解。
社区居民李大妈对记者说:“看到我们楼一层安装的安全扶手有些松动,我就马上反映到社区的‘移动办公桌’。居委会迅速行动,在两天之内就修好了。还把小区所有楼门的安全扶手都检查了一遍,这样更方便我们老人的出行安全。”
一位年轻小哥说:“小区里的有些树木很高,枯枝比较多,风大时容易刮断,存在砸到车和行人的隐患。我向‘移动办公桌’反映之后,很快得到解决。我觉得社区的办事效率很高,应该点赞。”
为了更方便社区服务居民,绳桂玲还组织社区网格员对辖区2080户居民发放便民服务卡,卡上印有社区、街道相关科室及她本人的联系电话,居民有困难需要帮助,随叫随到。服务卡背后还附上了二维码,居民扫码之后就可以关注社区微信公众号,随时了解社区动态。同时促使社区工作者走到居民身边,进行“纵向入户”。通过小小的便民服务卡,她想告诉大家,“我们是一根绳,永远服务大家。”
当天服务卡刚发下去,次日凌晨2点,绳桂玲的电话就响了。一位女士说,家里的自来水管爆裂了,满屋都是水。但她此时正在外地出差,家里只有一位老母亲,实在没有办法。绳桂玲二话没说,穿好衣服立即来到现场,淘了两个多小时的水,裤子和鞋都湿透了,腰疼得都直不起来。完事了还不忘安慰老人,老人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
居民张阿姨说:“有时候想起一些事想咨询,但电话号码老容易忘记,现在有了这服务卡就方便多了,直接挂在钥匙上,有什么事,只要一打电话,立马就能解决,真方便!”
绳桂玲每周都要用两个半天的时间,将“移动办公桌”挪到社区广场或居民家门口,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居民真实想法,广泛收集居民的“好话”与“怨言”,定期把上面的“声音”传下来,把基层的“声音”带上去,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步路”。
绳桂玲说:“我日常几乎不在室内办公,我把办公桌搬到外面去了,老百姓的身边就是我办公的地点,随时随地上门为大家服务。这样既便于发现问题,也能及时倾听百姓声音,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事跟我说。”绳桂玲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有事您找我,我不怕麻烦,您就是我的家人。”
由“从大管大”到“小手拉大手”
吉祥花园始建于2012年,属于商品房与回迁房相结合的社区,是个典型的复杂多元化混合型社区。绳桂玲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回迁居民”。她介绍说:“由于部分回迁居民大多住惯了平房,有在院子堆放杂物的习惯。楼道里破鞋柜、杂物柜等零七杂八的各种废弃物件,塞满了半边过道。有的住在一层楼的居民,在家门口搭起凉棚;还有的支起横杆、拉起电线给电动车‘飞线充电’。”类似的问题层出不穷。
确实,伴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多农民上了楼,他们势必要经历从农村生活到社区生活的转变,其间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促使由“村民转变”,再到“社区融合”,使其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能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
对于一向“点子多”“有招数”的绳桂玲来说,这些新出现的问题怎么办?她说,混合型社区事务繁杂,新老问题交织,居务村务并存,集中管理和组织活动难度大。她认为一味地“堵”不是最佳选择。所以很快在吉祥花园开设了“社区议事厅”,利用“线上微信群,线下议事厅”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辖区居民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引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绳桂玲说:“吉祥花园社区议事厅面积虽然不大,却发挥着上传民情、下达政策、全面监督的大作用。通过各种议事,以情感为纽带增强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让他们参与社区治理增强社区居民的自豪感和奉献感,让社区居民真正实现‘居民自治’,成为社区治理的有生力量。”
垃圾分类对于社区来说,是个“老大难”问题。“以前社区垃圾都没有分类,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甚至有害垃圾都是混在一起投放的。一开始推行垃圾分类非常困难,居民压根儿不懂什么是垃圾分类,不知道该怎么分类,在多次劝说引导下,居民还是不太拿垃圾分类当回事。”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
针对这个“老大难”问题,绳桂玲组织成立了一支由50余名学龄儿童组成的“娃娃总理”劝导队,由“从大管大”向“小手拉大手”转变。别看这支小队伍平均年龄只有10多岁,社区通过开展对孩子们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孩子们带动并监督自己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让“同治理”意识走进家庭,不仅垃圾分类得到很好解决,其他的问题也解决了不少。
“奶奶,您帮我看着点我的小马扎儿,我要回家找爷爷去,给爷爷讲讲楼道是公共区域,电动车不能放那,也不能在家里充电……”小女孩这样与奶奶说道。不一会儿,小女孩带着爷爷来到了广场:“爷爷,您也听听,消防员就是这样说的,我没有骗您……”“好,爷爷听你的,就你懂得多!”
“姥姥,垃圾不能随便乱放在一起扔,那样是不对的!环境会被污染的!要区分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才行。”
绳桂玲介绍,通过多次组织“娃娃总理”开展社区环境治理和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引导儿童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以“小手拉大手”,形成“发动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良好社会效应。她说,“这样在随时处理家中可回收物品的同时,逐步提高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现在社区已有100余位小朋友建立了环保台账,记录自己的环保足迹。”
由“无米之炊”到“过墙之梯”
吉祥花园社区紧邻地铁15号线,以优越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不少“北漂”一族入住。不少房屋中介也都盯上这块“肥肉”,买房难可以租房,整租难可以合租,房间不够打隔断,在利益驱使下,小区里出现了不少群租房。2020年,吉祥花园社区共有住宅2080套,其中出租房屋328户,出租率高达16%。
2020年11月,长租公寓行业品牌“蛋壳公寓”,因资金链紧张而深陷破产传闻。最终,因拖欠房东房租与租客退款,“蛋壳公寓”陷入讨债风波,包括“北上广”在内的全国多地“蛋壳公寓”办公区域出现大规模解约事件,其中有140套出租屋就在吉祥花园小区。
其时,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还很严峻,绳桂玲白天忙疫情防控工作,晚上利用自己休息时间进行矛盾调解,常常熬到深夜。
回忆起这段经历,绳桂玲无奈地叹了口气,讲述道:“其中有个年轻小伙子租客,2020年10月份刚交了1年的房钱,共4万多元,后来在11月份爆发了‘蛋壳公寓’资金链断裂,导致解约事件。租户虽然给‘蛋壳’交了租金,但‘蛋壳’未支付给房主,导致租户交了钱,不腾房;房主收不到钱,要收房。双方各执一词,吵得昏天黑地,无助之下来到社区,找我寻求解决办法。”
绳桂玲劝导:“房主,你别一口咬定必须搬。租户,你也别死活就不同意搬。咱们冷静一下,把这事先理智地思考一下,一起寻求一个尽量让你们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
之后的一段日子,绳桂玲多次登门联系租户和房东,苦口婆心劝说,几番周折后,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各退一步,房主同意租户住到今年5月份,如果之后租户还想续租,再签租赁合同;如果到时不住,那租户再搬走。
因为“蛋壳公寓”深陷讨债风波事件,导致吉祥花园社区的很多租户需要调解,这可愁坏了绳桂玲。但再高的墙也有“过墙之梯”。她最后想出了一个辙——搁置争议,风险共担,面向未来。所谓搁置争议,就是房东和租客原先都是和“蛋壳”签的合同,双方都有道理,责任是在“蛋壳”,但如今事情要解决,双方要坐下来谈,那就得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谈下去。由于社区工作者没有执法权,“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法做出直接的判断处置,只能建议租客和房东从法律角度出发,依法合理维权,尽量帮房东和租客把自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后来,绳桂玲为了规范社区的房屋租赁,迅速制订应对方案,让社区联合派出所、物业、居民、中介公司等多方力量,打造“5V1”绿色租赁体系。她将各家租赁房源登记在册,并为租赁房屋发放“身份证”,对社区名称、中介名称、管家姓名、联系方式、房屋住址以及房屋结构等信息进行公示,增加了辖区出租房屋的透明度,便于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
全心全意为居民,一枝一叶总关情。已经50岁的绳桂玲,十年来努力为社区工作,实现了自己当初对社区居民的庄重承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她常说,我不是万能的,但不听取居民意见建议是万万不能的。在社区工作平凡的岗位上,绳桂玲用一个党员的信念和行动,实践着理想;她凭着执着的精神,在社区精细化管理、推动社区绿色发展中播撒着爱心;她用一颗赤诚的心,诠释着一位基层社区党支部书记的人生情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绳桂玲先后获得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近日,又赢得了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发布的“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光荣称号。
在结束采访的时候,绳桂玲笑着对记者说:“做我们社区工作的,忙是真忙,累是真累,但也开心、充实。这么多年来,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苦有人问——这是社区居民给我的最高评价。”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