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翟 倩 通讯员 孙志燕
2019年“六一”,她38岁,怀着一颗朴素的心想为未成年人做点事情;他们9岁,自幼失去父母,跟随年近七旬的爷爷奶奶一起度日,性格孤僻、学习跟不上。
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民政局组织的“围巾妈妈”结对帮扶活动中,她和他们结缘,成为100余个帮扶对子之一。一年多来,他们都改变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一幅画让他们结缘
她叫刘艳霞,是滨州市某单位的一名员工,出生于1981年的她是个标准的80后,一直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但工作生活之余,她总想着做点什么。一次,在微信朋友圈中,她偶然看到了滨城区民政局发起的“围巾妈妈”结对帮扶活动:“当我们畅享美好生活的时候,当我们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儿女快乐成长的时候,你可曾想过还有这样一个最弱小最无助的特殊群体——孤困、留守儿童,他们生活缺乏支持、学习缺乏帮助、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他们渴望着被爱,渴望着被关怀。”
看着文案中,一个小女孩背靠黑板,一左一右牵着画中“爸爸妈妈”并不存在的手,畅想着“走,回家吃饭”的场景,刘艳霞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每月一到两次见面、送些小礼物、聊会儿天、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小问题、带他们去参观博物馆,这些不费什么事,我都能做。”刘艳霞暗暗下定决心,加入“围巾妈妈”这个大家庭,由此认识了小帅和小鑫。
小帅和小鑫是双胞胎,1岁时,父母因病去世,兄弟俩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对他们非常溺爱。“不懂得尊敬长辈,待人接物不懂礼貌。”两兄弟给刘艳霞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他们身上很脏,怯生生地不太敢说话。”
但这并没有影响刘艳霞对他们的关爱,反而更加心疼他们了。
“立德”成为教育首位
中国文化向来把道德的培养放在教育第一位,而道德的养成离不开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艳霞认为,大到解决社会问题,小到匡正人心,都要从儿童时期的教育入手。为此,她选择用《弟子规》作为兄弟俩的启蒙教材。
她为孩子逐条讲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孩子熟练背诵,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他们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用《弟子规》上的话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
“孩子们很受教,很快就学会了从称呼长辈到外出与人打交道的基本礼仪。渐渐有了‘谦谦君子’的品质。”今年“六一”前夕,刘艳霞带着两个孩子参加仿青花盘制作活动时的小细节,给了她很大的惊喜。活动结束后,小鑫主动拿起刘艳霞的包,跟小帅一人一边为她掀门帘,当发现远处的垃圾桶时飞奔过去将一直攥在手里的废纸团扔掉。“这些都是去年底教的规矩,没想到时隔半年,他们还牢牢记得并努力践行着,我真为孩子们的改变而高兴。”刘艳霞笑着说。
刘艳霞表示,既然已经结对,那就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要让孩子们学会感恩,不能让他们觉得全世界都是该来帮助我的。这不仅仅是眼前的短期效果,更是一种长远的社会责任。”
关爱融入到点滴日常
“立德”是基本,关爱也不能少。刘艳霞对两个孩子的爱充斥在这一年的点点滴滴。
生活上,刘艳霞悉心关注他们的日常所需。帮助他们购置彩笔、衣服、零食等学习和生活用品,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把他们带到家里,买了脸盆、毛巾和牙刷等洗漱用品,培养“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的良好卫生习惯;陪孩子参与折纸、翻绳、画画、茶道、朗诵等艺术性活动,陶冶他们的个人情操;带孩子参加“为孤困儿童送棉被”等公益活动,通过亲手做被子让孩子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培养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
学习上,刘艳霞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他们对课本的热情。每天督促按时完成作业,在群里朗诵英文课文;通过“商品买卖”游戏,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每次游玩或参加活动后跟他们一起写心得体会,练习写作。在她的陪伴和督促下,两个孩子从对英语的完全抵触,到在考试中得了满分;数学从靠数手指头做题,到能熟练计算三位数加减法。
立规矩、管学习。刘艳霞有时也很严厉,但是孩子们都能积极回应,认真完成。“孩子之所以配合,都是因为感受到了爱,有爱才有信任,有信任才会有动力。”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刘艳霞跟兄弟俩在群里朗读背诵《弟子规》,学习情况、卫生习惯随时网上打卡监督,虽然疫情拉长了他们的物理距离,却无限缩短了他们“亲情”的距离。4月底,村里通车了,刘艳霞前去看望兄弟俩,“他俩见到我可高兴了,早早在门口等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在帮扶过程中,刘艳霞也深有感触:“其实我应该感谢孩子们,我只是做了点滴平凡的小事,他们却给了我对妈妈般的爱。跟孩子的互动过程,是互相慰藉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通过对孩子的教育,更加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的动力,让我变得更宽容、更有爱。”令人惊喜的是,结婚12年后,刘艳霞怀上了自己的宝宝。刘艳霞说:“这是众缘和合的结果,‘围巾妈妈’的路还很长,我会坚持下去,用点滴的陪伴和教导改变他们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