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媛 陈东林
他是病人心中的一抹暖阳,时刻温暖着精神障碍患者无助的心灵;他是家属心中信任的天使,值得他们放心托付;他是医生们的知心大哥哥,传道授业解惑,似乎任何问题都难不倒他……他,就是封国雄,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福利医院院长,守护在流浪精神障碍患者身旁的贴心卫士。
风雨二十余载 汗水与成长并存
1993年7月,封国雄以优异成绩从广西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中医专业毕业,分配到广西大桂山林场职工医院,1995年7月调入梧州市福利医院,成为一名民政系统基层医院精神科医生。他每天与精神异于常人的患者及失去正常生活能力的残疾人打交道,从开始的担惊、害怕到如今的镇定、从容,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也不曾退缩。寒来暑往,一干就是25年,这期间有欢笑、有泪水、有荣誉、有伤痛,当初坚定的选择,成就无悔的人生。
在岗的每一天,封国雄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精神专科医院特定的工作环境中,认真地干着平凡琐碎而又特殊的治疗工作。
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存在住院周期长、言语沟通困难、行为稳定性差、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差等现实问题。为了能够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在阳光下正常生活,封国雄系统学习精神病学理论知识,把日常吸收的民间经验方药与自己所学的中医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精神疾病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帮助他们。
医者仁心 精诚守护每一位患者
作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每天都可能面临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辱骂,随时都有受伤的可能。但封国雄更明白,这些被症状控制的精神障碍患者更需要医生的关心和爱护,更需要医生用细心、耐心和爱心来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
记得曾经有一个患者名叫练某生,在医生查房后服药时突然攻击医护人员,一巴掌打在值班护士的脸上,嘴里还不停地喊叫着:“你这孽子,把我关在这里。”几位年轻的护士赶紧上前阻止,其中一名护士递来了保护带,就要去约束练某生。这时,封国雄说:“先别急着约束,我们要先问清楚他为什么会突然冲动。”经过详细的询问,原来练某生受精神症状支配,把护士当成自己的女儿。经过封国雄耐心疏导,练某生的情绪才慢慢平和下来。随后封国雄对大家说:“不要随意约束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言行有时不受自己控制,才会去做一些我们眼里很荒唐的事情,刚才练某生把护士当成自己的女儿,当成了亲人,难道我们还要去约束自己的亲人吗?”简单的几句话,深深地印在了现场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心里。
无独有偶,在一次院长大查房中,封国雄发现一名叫陈某兰的患者躺在床上无助地盯着自己,嘴巴微微动着,却说不出话。封国雄马上找来该患者的主管医生进行询问,得知这名67岁的老年患者,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周以来因少动、拒食,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目前想了很多办法,仍得不到缓解。封国雄走到陈某兰床边,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判断该患者的异常情况是合并的躯体病引起的。他建议:应注意患者年纪大的因素,重点处理合并的躯体病,如长期卧床易合并肺部感染,要积极控制感染,注意袪痰排痰;患者原有心功能不全,要规范使用改善心功能的药物、患者原有脑梗塞病史,要给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营养脑神经的药物。一周后,陈某兰的病情逐渐好转。当她看到再次查房的封国雄时,眼角流着泪高兴地说:“封院长,谢谢您!您让我又活过来了。”而封国雄却微笑着回答:“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您好转了,我就放心了。”
重担肩上扛 开创新篇章
2019年,随着国家发出加快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最强声音,封国雄沉思了。多年的精神疾病治疗经验让他清楚地认识到:精神疾病的康复重点是综合性的身心康复。如果能搭建一个平台,协助精神患者重塑希望,促进身心复原,将会对病人的康复和愈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19年7月,一个以精神障碍患者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院为支撑的“e家庭结合康养”中心应运而生,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实施上门服务、社区精神康复活动、心理干预辅导、引导患者参与生产生活技能培训、跟踪评估等措施。目前,中心服务覆盖周边4个社区,长期接受服务对象9人,占适合服务对象总数的60%,开展服务累计5000余人次。现在9名服务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技能训练后,均能熟练地手工组装花束,每个月获得100元-400元不等的收入,其中卢某娜还利用空余时间成功应聘到某小型超市做售货员。
精神科治疗工作始终是繁琐而费心的,“如果他们掉入‘深渊’,我们就是崖边垂下的那根绳索;如果他们陷入‘泥潭’,我们就是匍匐在岸边的那双手;当患者头发长了,我们就是‘发型师’;当患者对未来产生困惑时,我们就是‘人生导师’;当患者向我们倾诉他们的不幸时,我们就是‘倾听者’‘好友’‘闺蜜’……”这段话完美地诠释着精神卫生工作的实质内涵。封国雄正是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守护着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生命,维护着他们的健康,慎始如终地实践着希波克拉底誓言,谱写着自己无悔的人生。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