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雨点 通讯员 杭永茂
“你在远处看着我,笑容美美哒;我的心就像朵花儿,开得美美哒;想有什么有什么,生活美美哒……”每天下午,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高庙堡乡站石沟村村民已经习惯性地到村头广场跳一曲舞。
据领队的张凤彦介绍,“站石沟村曾经是贫困村,多亏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多亏了驻村第一书记杜月亮,站石沟村才有了今天的逆袭。现在成了当地有名的产业种植村,村民口袋里有了钱,生活也越发地丰富了起来。”
2017年初,张家口市万全区民政局接到上级指派,对口帮扶高庙堡乡站石沟村,身为党员的杜月亮主动请缨驻村帮扶,踏上了艰难的扶贫征程。
产业发展助力村民增收
“去年种植玉米制种,年底我增收了1万多元呢。”说起2019年的收入,村民李跃乐得合不拢嘴,“以前我们只知道种地,种了又卖不出去,多亏了杜书记跟他的扶贫工作队,我们现在是一点都不愁了,他们可是咱村脱贫致富的小财神呢。”
要想脱贫,就是要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这是杜月亮在接下任务时,下决心要做到的事。驻村伊始,他走村串户、穿梭在田间地头,和村干部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向村民们征求意见。经过一番调研后他发现,站石沟村有着适宜种植制种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全村现有耕地1500亩,其中水浇地800亩,退耕还林625亩。虽然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55岁上下的人居多,但这些人普遍身体状况良好,有劳动能力,也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于是,杜月亮和扶贫工作队确立了带领村民发展种植制种产业的思路。他带领扶贫工作队多渠道就近联系万全区当地的种植企业,引进了华穗公司和巡天种业有限公司种植玉米制种和谷子制种,不仅稳定种子的销路,也让种子能卖个好价钱。
3年过去,种植制种已经成为了村里的支柱产业,出售价格也由原来的每斤0.85元上涨到每斤1.6元,2019年种植玉米制种和谷子制种增收120余万元,全村每户年均增收1万元。
特困群众一个也不能落下
“感谢杜书记,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刻,为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帮助了我们全家。”每次说到这些,张凤彪的妻子吕小萍都心怀感激。
2017年,站石沟村村民张凤彪在外打工发生车祸,成了植物人,花费医疗费用十几万元。杜月亮得知情况后,一方面动员局里的同志为其女儿上学捐赠爱心资金5000元,同时对照相关政策,将其纳入贫困户,申请了临时救助资金2000元,还为他办理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
“我在民政局工作多年,不管到哪,总是本能地先想特困群体,而贫困地区又是特困群体集中的区域,我必须用好用足兜底政策帮助他们,走向小康路,他们一个也不能落下。”杜月亮说。
2018年开始,杜月亮带着驻村干部针对站石沟村的19户未脱贫户逐一制定脱贫措施,帮助他们入股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如今贫困户李凯、倪凤花等14户已经入股亚雄公司,每年分红600元;引导贫困户霍录、霍仁义等8户种植制种,为他们安排安全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为19户贫困户每人资助城乡医疗保险金220元保证其顺利参保;对无劳动能力且符合低保条件的15户贫困户实行了兜底保障;他还积极争取张家口市福彩中心资金,将村里的8户五保户和7户重度残疾户纳入福彩暖冬计划,每户1000元取暖费,保证其温暖过冬……
脱贫使命让责任始终在肩
“当了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我这个民政干部的肩上就又多了一层责任,村里大小事,我都得扛起来。”杜月亮提醒着自己。
为缓解村民吃水和浇地难题,杜月亮多次向单位领导请示汇报,争取到了3万元资金改建人畜饮水管道和兴修被洪水冲毁的防渗渠道,改善村里200多人的吃水问题;节省工作经费为村民发放不锈钢暖瓶,为65周岁以上人员发放慰问金、大衣和棉被。村里在他的推动下建起了便民服务站,免费为村民理发。接下来,村里的“爱心超市”也将开业。
尽管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但杜月亮始终坚守在一线。他与村干部共同摸排出村里春节期间从外回村人员49人。随后,他又主动申请与村干部轮流在防疫检查站值班,值班刚结束,他又背起喷雾器到村巷进行消杀。“既然做了村里脱贫工作的领头羊,就必须冲锋在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杜月亮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