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祝 闯
春节临近,各地福利院、救助管理站、养老机构内,年味越来越浓。
福利院:“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1月20日,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腊八。这天,甘肃省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竖起耳朵听特教老师讲述体球网腊八的故事。
“大家知道腊八节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习俗吗?”面对特教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们一个个歪着小脑袋,好奇地看着老师,期待下一秒的“答案”。
一张张精致的幻灯片,一句句生动的描述,孩子们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幸福的画面——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腊八粥,共享一年收获的喜悦。
“腊八粥是怎么制作的呢?”特教老师指着屏幕上的各种食材说,“需要把糯米、薏米、小米、花生米、黑芝麻、核桃、红枣、桂圆等食材放到一起熬制……”就在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各种食材的照片,听着老师讲述腊八粥制作方法时,教室的门忽然开了,食堂的叔叔阿姨们给孩子们送粥来了。腊八粥的浓香飘满全屋。
腊八粥摆在孩子们的面前,屏幕上播放着体球网腊八来历的动画片,孩子们一边看电视一边津津有味地喝着粥。有的小朋友不小心把粥喝到了脸上,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赶紧过来帮忙把脸擦干净。腊八,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也体会到生活的幸福。
救助管理站:站内站外飘粥香
腊八这天,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喝上了腊八粥,山东省泰安市救助管理站暂时滞留的受助人员和街头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也喝上了香甜的粥。
工作人员将熬煮了三个多小时的腊八粥装入保温桶内,送往站内生活区,受助人员排着队依次领粥,然后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品尝着记忆深处的“家的味道”。一位受助人员边喝粥边回忆着自己漂泊的经历。他说:“大概在一二十年前,我从医院里醒来后,脑子里便成了一片空白,周围没有一个认识的人,身上也没有一分钱,从此开始了流浪生活。去过很多地方,最后在泰安市救助管理站安顿下来,这里吃的、住的、穿的都很好,跟流浪的日子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泰安市救助管理站里的粥香也飘到了站外。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把腊八粥分装好,放在保温箱里,伴着夜色在街头巡查,一边上前劝说流浪乞讨人员进站,一边给不愿进站的人员发放御寒物资,并将热乎乎的腊八粥送到他们手中。
“今年的腊八,又是大寒节气,气温骤降,是流浪人员最难熬的日子。”泰安市救助管理站的盛强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候,救助管理站都会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把御寒物资和熬煮好的腊八粥分发给流浪乞讨人员,确保他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让他们在寒冬里感受到温暖。
养护院:防疫不误备新年
大扫除,做面点。春节将近,山西省晋中市社会福利院(晋中市老年养护院)的年味越来越浓。虽然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但丝毫没有影响院里准备过年的节奏和气氛。
山西省出现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后,原本就在半封闭状态中的晋中市社会福利院(晋中市老年养护院)立即按照预案实施全封闭管理,防疫工作也随之加强。
柜子后面、床底下、灯罩上……老人居住的房间内,凡是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打扫了一遍,掸去灰尘、擦去浮土,并且进行了严格消毒。老人们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心里美滋滋,脸上笑呵呵。
疫情防控需要院里全员做核酸检测。为了避免人员聚集,院里提前进行了检测顺序的安排,并在检测地点划出了一米间隔线,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有专人陪同。排队等候时间较长时,工作人员有的陪老人聊天,有的帮助老人做简单的康复训练,还有的为老人缓解紧张的情绪,全员检测过程秩序井然。检测结果显示全员均为阴性。
封闭管理后,院里就餐人员增多,考虑到山西当地人习惯吃面食,院里专门增加了面食的品种和数量,有传统的馍馍,也有新式的面包。馍馍进蒸箱、面包进烤箱,一段时间后接连出箱,馍馍打着红点,面包顶着黑芝麻,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在一起。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福利院里传来孩子们吟唱童谣的歌声。就在老人和孩子穿新衣、吃年糕的时候,工作人员又开始盘算起院里“春晚”的安排。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