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高质量谋划“十四五”民政工作

时间:2021-01-07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赵文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对民政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三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北省民政系统切实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有效发挥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作用;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不断加强,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基本满足了多样化养老需求;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基本成型,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行政区划设置不断优化,有力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迅速,广泛凝聚了社会力量;深化改革成果丰硕,民政治理能力跃上新水平,进一步增强了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谋划编制好“十四五”全省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围绕构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养老服务、基层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民政治理能力六大体系,引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和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目前,全省民政经常性和临时性救助的困难人员近23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民政兜底保障了36.6%。全会提出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的要求,我们要探索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急难救助为辅助、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梯度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创新社会救助方式,稳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规范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强化急难救助功能,完善临时救助政策,健全专项救助制度,提高基层经办能力,加快实现社会救助服务均等化。发挥社会救助基金会作用,加强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健全完善解决相对贫困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引导全国性和京津冀社会力量参与河北社会救助,建立长效机制,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作用。

健全和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全方位关爱保护特殊群体。目前,全省民政帮扶关爱的老年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超过250万人。要增进老年人福利,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健全老年人福利体系,提升老年人福利待遇。实施儿童福利服务工程,健全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机制,持续开展孤儿“明天计划”,优化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平台,推动每个设区市打造1-2个儿童福利机构,每个县至少培育1家儿童类社会组织。完善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推动两项补贴提标扩面,加强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大力实施“福康工程”,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家庭责任,加强精神关爱和权益维护,不断提升关爱服务能力。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改革福利彩票发行制度,实施福彩助学、福彩暖冬工程,激发公益慈善活力。推进京津冀社会福利融合发展,在孤儿救助资格认定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方面,实现京津冀“跨区域”通办、全程网上办理。

健全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全省老年人口占比达20%,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十四五”时期,重点完善“供给、支付、制度、监管、评优”五项支撑体系,强化“法治、医疗、人才、资金、科技”五项重要保障,实施养老服务“十项工程”,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继续实施居家社区养老工程,大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形成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积极推进农村互助养老,优化城乡养老床位结构,2025年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不低于55%。(下转2版)(上接1版)建立综合监管体系,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产业,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做强养老产业主体,促进养老企业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培育老年消费市场,支持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形成养老产业集群。推进京津冀三地老年人自理能力评估和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等标准互认,引导北京养老资源向廊坊北三县延伸,深入实施京津冀养老协同发展示范工程。

健全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创新完善基层民主自治机制,健全完善党支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楼门长、综合服务站“六位一体”的城市社区组织体系和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服务站、合作社“五位一体”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到2025年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物业管理委员会实现全覆盖。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深入推进基层减负增效,规范社区(村)准入事项。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组织建设,分类设置基本管理单元,完善各类综合服务设施,优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管理机制,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实施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工程,2025年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功能更为完善齐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70%以上。促进新时代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工作,2025年社区和乡镇社工站实现全覆盖;推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服务和社区联动发展,研究建立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者和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拓展京津冀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协同发展深度,为三地社会力量协同发展、资源对接搭建平台。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创建社区治理新模式,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基层样板。

健全和完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十四五”时期,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民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拓展优化延伸服务,积极推进婚姻登记跨区办理,免费开展婚姻家庭指导和颁证服务,2025年全省60%的婚姻登记机构免费实施婚姻家庭指导或颁证服务。深化殡葬改革,编制殡葬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公益性和经营性安葬设施布局,逐步扩大殡葬惠民政策普及面,加大违法违规公墓整治力度,积极推进殡葬习俗改革,2025年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70%以上。围绕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做好村庄合并调整相关工作,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地名规范管理,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保护地名文化遗产。

健全和完善民政治理能力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法治建设,贯彻体球网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普法活动,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巩固民政事业发展的法治基础。建立和完善民政事业标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积极推行国家推荐性标准,着眼构建高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完善各业务领域地方性行业标准,打造一批民政标准化示范机构,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民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上下协同、创新驱动、优质高效、规范统一的业务、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形成云网互通、系统互联、应用融合、数据汇聚、安全可信的信息化发展新格局。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7)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