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洋 通讯员 单长英
2月7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马路湾街道嘉兴社区的张建伟早早起来,就在小区门口支起一张桌,放上登记表、手持测温计,开始了一天的值守。冷了就去收发室暖和一会,可眼睛却始终盯着大门口。
在沈阳群防群控的最前沿,像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日常。进门测量体温、询问情况、做好登记……全市930个社区发动了2万余名社区工作者、楼长、单元长、物业人员,采取电话联络、建立微信群、登门入户等方式展开“拉网式”排查,对外地来沈人员进行严格登记造册,每日3次监测健康状况。目前,已开展五轮地毯式排查,收录17.6万名外地来沈人员信息440余万条。
“封闭管理的同时,怎样区分每个小区居民,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呢?”2月12日,和平区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在10个街道108个社区推行居民出入通行证制度。
“二维码来了,请广大居民积极扫码申领通行证。” 马路湾街道电业社区党委书记张超在80个居民微信群里发送了通知。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或去社区登记的方式,就能获取电子或纸质《居民出入通行证》。进小区时出示,就能显示居民的详细信息,方便工作人员查验,非本小区居民将不得入内。
人员排查是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关键环节,但繁复的报表、统计、分析让社区工作人员不堪重负。以浑南区五三街道奉天九里社区为例,八千多户居民,四天一轮排查,社区工作者每天都要打500多个电话,还要通过微信群联系楼栋长、单元长,收集社区居民信息,每天下班累的一句话都不想说。为此,沈阳市民政局主动联合科技公司研发出外地来沈人员排查管理平台,大大提高社区外地来沈人员排查速度。
沈阳市民政局局长于久元说,这一平台由疫情汇总、人员排查、发热预警、统计分析、数据导出、手机客户端等六大模块构成,可对全市外地来沈人员,进行数据查询、统计比对、人员筛选、信息避重、跨区流转、行踪记录以及趋势分析,为各地区、各部门实时监测疫情、精准决策提供了科学化、数据化支撑。
“小超市是抗击疫情的重点区域,咱们要戴好口罩、做好消毒,保护好自己和村民,也要保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2月12日,法库县“三合一”巡回督导第三小分队再次来到孟家镇东岗子村进行督导,这是他们第五次来到孟家镇,督导中累计发现问题30余个。
为压实疫情联防联控体系,沈阳市成立了189支抗击疫情“三合一”巡回督导小分队。小分队由区县(市)领导带队,整合公安、民政、街道(乡镇)、工会、妇联等多方力量参加,全面对社区(村)抗击疫情工作开展宣传、发动、指导和督导。同时,沈阳市民政局严格落实局领导包片督导制度,成立40个指导组,对全市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了58次督导检查,发现并整改共性问题35个,有力推动了防控措施的落地落实。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