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天真
新冠疫情发生后,安徽全省16个市所有村组、小区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摆在了面前。这时,全省394家志愿服务组织、39480个各类志愿服务队伍、6560个志愿服务站点、1000万的注册志愿者闻风而动,哪里需要去哪里,以自己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增加信心,战胜疫情。
守好城市和居民的“健康大门”
多个市县民政局、文明办和共青团组织在第一时间发动志愿者,深入交通枢纽站点以及街道社区、国道省道站点等基层一线,开展政策宣传、体温测量、人员排查、信息收集等志愿服务。
杨艳是合肥友好医院一名党员志愿者,作为有20多年工龄的老医务工作者,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进驻合肥高铁南站的医护志愿服务队,对外都说是单位加班。“相较于其他志愿者,我们对旅客身体状况的判断可能更为专业。出站旅客如有身体不适,通过体温监测、询问、观察,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是普通感冒症状还是肺炎症状。”杨艳表示,和大家一起为这座城市守好“大门”。
“家里没有蔬菜、口罩和酒精了,还要麻烦你们再跑一趟了。”“没事,您把清单发给我,一会就给您送过来!”春节前,从武汉返回合肥的叶女士夫妻自觉在家中自我隔离,“刚回来时,心理压力有点大,社区工作人员就安慰我说别怕有我们在,还一趟趟地给我们送来生活物资,真是特别感动。”
进入新冠肺炎防控的关键期,守好隔离居民的家门就是守住大多数居民的“健康大门”。在合肥市包河区,不少社区志愿者成为“代购员”,一趟趟地奔波超市、菜市场,为隔离居民送上急需的生活物资,让他们安心居家隔离。
“这是我们的家啊!就得守好它!”
合肥市蜀山区荷叶地街道嘉和苑社区的821小区,是个有336户居民的老旧小区,2019年底才移交给政府,物业管理也正在交接,连围墙都没有,如何实行封闭管理呢?居民志愿者田林给出答案“没有围墙,咱就自己上,怎么说这是我们的家啊!就得守好它!”
晚上10:20,在821小区门口,5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和几名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值守,一张桌子和一根绳子拉起的道闸,硬是实施了封闭管理。
一辆私家车准备驶进小区。“请问你是几号楼的?”楼栋长田林核实车主信息后,从怀里掏出耳温枪给车主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才能放行。
“天太冷了,不给耳温枪保暖它就要罢工。”田林说。
“小区里还有不少热心居民报名了志愿者参加小区封闭管理。这样一来,我们能保证至少每班岗有四人守门。”社区党委书记施杰和大伙一同守在门岗。
目前,荷叶地街道辖区内41个有物管的、12个老旧三无小区全部实现封闭式管理。20支党员突击队、229名党员和众多居民志愿者站在战“疫”一线。
“国家需要,我们义不容辞,义无反顾。”
“现在把今天的任务分一下,杨连生到赵川路口值班,赵新江到杨墅片路口值班,方光伦到梅里片发放宣传单……”早上八点,“安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旌德县俞村镇杨墅村陈长红为贫困户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分配一天的工作。
疫情发生后,陈长红动员村里的贫困户组建了一个6人志愿服务小分队。每天根据镇村防疫工作,布置安排志愿服务小分队的工作。
在村口悬挂宣传横幅,到片区摸排外地返乡人员,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在各个进村路口劝返点值班。忙碌的身影遍布杨墅村的每一个村民组。“最初,每天值守17小时,后来变成24小时,志愿者们就分成早、中、晚三个班轮流进行值守。”陈长红介绍,最多的时候,自己一天要检查过往车辆40多台次。一天不知道要说多少话,嗓子都是哑的。工作虽然单调,但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懈怠。
对此,村支书赵海洋深有感触:“陈长红脾气犟,防疫值守期间,任凭车主怎么软磨硬泡都不行。防疫路口只要有他在,我们就放心。”
“我们贫困户在最困难的时候,国家没有抛弃我们,给我们帮助和力量,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自己作为一名贫困户,一名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理应带头将贫困户组织起来。现在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也是我们回报社会的时候,我们义不容辞,义无反顾。”陈长红说。
手拉手汇聚成海,心连心筑起长城。安徽各地的“小红帽”“红马夹”“红袖标”在战“疫”一线,以实际行动丰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内涵,组成战“疫”一线的坚强方阵。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