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三三”工作法力树殡葬新风

时间:2020-02-25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2018年7月以来,江西省吉安市按照“文明节俭办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祀”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惠民为导向、以长效为目标,采取“三三”工作法,扎实推进丧葬陋习改革向纵深发展,有力促进丧葬文明新风的树立。全市火化率由2017年的27%提升至94.6%,新建成城乡公益性公墓3273处,综合整治散埋乱葬坟墓17万余穴。

  以“三个强化”为抓手

  政策引路推动移风易俗

  强化宣传,让殡改政策入脑入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印发倡议书、政策解读、《致广大市民的一封公开信》《城乡居民丧事办理指南的通知》等资料340多万份;举办多台“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专场文艺汇演活动;利用“民嘴讲堂”等平台,举办殡葬改革政策法规讲座百余场;积极培育现代文明丧葬礼俗。同时,注重发挥商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做好吉安籍在外人士宣传工作。

  强化培训,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完善红白理事会建设,实现全市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殡葬信息员村村全覆盖。及时总结运行较好的红白理事会经验做法,形成讲稿并制成图文并茂的课件,对全市业务骨干统一开展轮训。通过强化队伍建设、组织人员培训、完善标准流程等,发挥理事会和殡葬信息员作用,全程参与殡葬改革全过程,引导村民选择遗体火化、实行生态安葬、文明节俭办丧。

  强化服务,以惠民为导向给予生者慰藉、逝者尊严。解决好骨灰安葬安放问题是推动殡葬改革的关键,各地在公墓规划建设中邀请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在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尊重自然、依山就势,最大程度体现节地生态的绿色殡葬理念。以惠民、便民为导向,对全市12家殡仪馆进行提质改造,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实行5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相关费用由县级财政负担,并直接在殡仪馆办丧过程中核免。全市遗体火化率大幅提升,除遂川县因迎接脱贫摘帽评估晚一步外,其他12个县(市、区)火化率基本达到100%,并积极引导骨灰入葬公墓(骨灰堂),杜绝出现新的散埋乱葬。

  把握“三个关键”

  红白理事会作用凸显

  第一个关键是“广泛动员”。各地理事会通过宣传单、倡议书等形式组织宣传进村入户,将120多万份《文明办丧指南》《红白事办理流程及标准》《红事新办、丧事简办倡议》《村规民约》发放到村(居)民手中,积极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泰和县马市镇江滨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罗小林创办了“小林新时代传习所”,宣讲“绿色殡葬,移风易俗”主题达百余场,深受群众喜爱。各地理事会举办民间殡葬从业人员培训班106期,教育转化殡葬从业人员近万名,使其成为殡葬改革的宣传员、推动者。

  第二个关键是为群众算好“明白账”。各地理事会做好新旧丧礼对比,为群众讲清改革后哪些项目是免费的,哪些项目是低价的,算好经济账。一场丧事办下来,平均可节省2万余元,不仅省时、省力还省钱。永丰县瑶田镇丧俗改革后的首例丧葬办理在理事会的协助下,实行丧事简办,绿色、低碳、节俭治丧,获得群众积极支持。各地理事会引导群众举办以“播放哀乐、宣读逝者生平、鞠躬告别”为主要内容的追思会,让群众看到文明办丧的好处。

  第三个关键是“耐心宣传劝导”。针对部分地方存在厚葬薄养现象,理事会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劝导,带头争做移风易俗模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厚养礼葬、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开展“孝行天下,赡养双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树典型、促后进、传经验、造舆论,使厚养礼葬理念深入民心。

  以“三个转变”为落脚点

  绿色文明丧葬渐成风尚

  从“党员干部带头”向“群众积极参与”转变。结合“一树两强”主题活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自觉签订“三禁”(禁烧纸钱、禁燃鞭炮、禁沿街游丧)承诺书10万多份。联合发文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进社区报到服务,并自觉做到“三带头”(带头文明低碳祭祀、带头革除陈规陋俗、带头宣传落实和约束)。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不仅以身作则,还主动说服劝阻家人1600余人。对往年焚烧比较集中的路段、河堤、小区门口,党员干部轮流值守劝阻,有效推进“三禁”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引导群众在丧葬习俗改革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宣传党员干部先进事例为群众树标杆,扭转“一家红白事、全村都随礼”等攀比从众现象。一些地方借助“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把丧事举办情况作为重要衡量标准纳入其中,引导群众从自我、自家做起,改陋习、树新风。

  从“鞭炮烧纸”向“鲜花丝带”转变。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广泛贯彻宣传《吉安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向群众印发《文明祭扫倡议书》,引导群众选择鲜花换烧纸、丝带寄哀思、社区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绿色文明方式。2019年清明期间,动员1000多个家庭召开追思会,举办以“诗词诵思念,鲜花祭先人”为主题的集体文明祭祀活动50多场次。通过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追思载体,减轻了公墓集中祭扫压力。

  从散埋乱葬向进公墓节地生态安葬转变。自殡葬改革启动以来,地方政府、乡镇(街道)、村(居)和红白理事会上下联动,全力推行遗体火化、骨灰进公墓安葬,杜绝土葬和散埋乱葬。同时,理事会成员走村串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帮助各级政府完善工作方案,采取整墓迁移、改小改卧等方式,对“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坟墓进行综合整治,有序开展生态恢复行动。随着乡镇、村级公墓设施建设使用的有序推进,群众感受到了节地生态安葬带来的好处和变化,态度从一开始的拒绝转变为主动接受。很多老人和子女一起到相关部门,咨询生态安葬有关事宜。(江西省吉安市民政局供稿)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2.25)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