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钟翔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从“制度、理念、队伍”三个关键入手,突破乡村自治瓶颈制约,蹚出了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去年以来,浦北县被列为首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钦州市被列为第一批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
严格制度执行
建立奖励机制,以“德”换“得”。建立了“自治积分”机制,通过开设“道德银行”“文明公益超市”等服务站,以积分的形式强化村民自治管理,有效规范了村民道德行为。白石水镇良田村在浦北县国民村镇银行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资助下,以创办“文明公益超市”为平台,每户分发一本《乡风文明公益超市爱心存折》,用来登记积分。该村围绕文明创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遵纪守法、志愿服务、内生动力、文化事业、配合工作、表彰奖励九个方面进行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程度,村民便可凭“存折”到本村公益超市兑换等值物品,兑换后剩余分值可以结转,累计使用。
建立约束机制,以“罚”代“管”。引导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在村规民约中建立“道德约束”机制,约束失德、失信、失范行为,使道德规范逐步内化为村民的行为自觉。
建立标杆,以“人”为“镜”。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发挥榜样力量,激励文明风尚,强化乡村正能量宣传,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浦北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资金,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其中每名县道德模范奖励1万元,形成了“村村争先进、人人学榜样”的文明新风。在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龙门镇新田村发挥党员和新乡贤的先锋模范作用,拆除危旧房等建成村居民宿,并建设大型观光鱼塘、黄皮果种植基地等,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提升,一跃成为浦北县“乡村旅游示范点”。
改进协商理念
建立民情诊所,搜集“病例”。在城乡社区协商试点探索设立民情诊所,安排专人门诊、流动巡诊、联合会诊、定期复诊四种诊疗方式。在每个议事点设立一个民情收集站,建立一支民情联络队,每天走访一次网格,定期召开一次协商议事会,构建闭环式责任落实体系,让群众有地方反映民意、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从而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钦北区北营社区自设立民情诊所以来,累计收集社情民意308条、办结民情事项295件,办结率达95.7%。
引进议事技术,治好“病症”。鼓励创新议事形式,在“一组两会”、村民说事、居民协商议事等活动中,以充分辩论为基础,解决村民会议无序争吵、议而不决等问题。通过强化议事协商规则、完善议事协商制度,提高议事会成员的民主素养,规范议事程序,杜绝主观决策,提高议事效率,提升村民参与自治的能力。
培养协商能手,提升协商技能。通过“城乡社区协商论坛”“城乡社区议事协商培训会”“城乡社区协商技巧练习日”等,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理事会成员、物业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培育一批村(社区)协商能手。增强协商意识,推动“要我协商”向“我要协商”转变;健全协商机制,推动“偶尔协商”向“常态协商”转变;遵循协商规则,推动“随意协商”向“理性协商”转变;提升协商水平,推动“简单协商”向“深层协商”转变。
壮大治理队伍
评选“新乡贤”,支起杠杆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时代乡贤评选活动,通过“新乡贤”引领村民见贤思齐,组织村民发展经济,参与乡村治理。让乡贤成为润滑剂、减震器、连心桥,带动村民素质普遍提高,村庄环境持续改善。截至目前,全市54个镇(街道)916个建制村,建立起1300多人的“新乡贤”队伍,大力培育乡贤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培育“青年理事会”,抓住中坚力量。在条件成熟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成立青年理事会,青年理事会下设财务规划组、乡风文明组、矛盾调解组、生产建设组、美丽村屯组五个小组,成立青年服务队。针对村民的不同需求,培育村级志愿服务组织,鼓励村民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愿加入一个或多个志愿组织,配合村委会开展协商议事、调解矛盾纠纷、维护村民权益、倡导文明新风等工作,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归属感。2019年以来,全市引导600多个村屯成立青年理事会。
搭建社会工作服务站,拓展后备力量。在全市5个镇设立了10个社会工作服务站,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试点工作,推动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区(村)委会互动,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区(村)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三支队伍联动,对全市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开展了入户探访、个性化关爱服务等。灵山县5个试点镇社工站已录入留守老人信息1365份、留守妇女信息348份、留守儿童信息871份;联合有关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开展了5场儿童防溺水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发放儿童防溺水和交通安全宣传单2788份,惠及留守儿童408人、困境儿童183人。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