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 佳 特约通讯员 汪 源
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
千家社区与社会组织洽谈;
915个项目走到群众身边。
这么多钱,这么多组织,这么多项目同时在江苏省南京市第六届社区暨社会公益服务项目洽谈会(以下简称“社洽会”)上“交易”。怎样保证这些钱、这些项目花的准、买的值?带着疑问,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
互联网+专业督导
科学监管公益创投项目
“双随机、一公开”现场执法监督抽查摇号是今年南京“社洽会”首次亮相的环节。15家社会组织“中彩”,接受民政部门和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组成的督查组的检查,并提供详细财务状况和项目执行情况、公开“账本”。如果检查不合格,严重的将被撤销登记,从采购名单中“出局”。
“我们的项目不怕抽查,因为全区所有创投项目都有网络监督管理平台和专业督导的双重监督。”建邺区双闸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包兰英所说的,就是公益创投项目监测管理及督导对接机制。用“互联网+专业督导”的方式对公益创投项目进行跟踪监督管理指导。
“社洽会”作为南京市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的确实举措和实际成效,自2013年南京市首届“社洽会”举办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2亿元,带动社会资金6000多万元,2000多家社区社会组织得到资助扶持。社会组织注册登记数大幅度提高,目前已有1.3万家。
社会组织、创投资金、公益项目的“蛋糕”越做越大,怎么进行监管成为考验民政部门的一道必答题。
“说到监管,人们往往会想到一句话‘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我们监管的目的不是为了拿掉谁,而是要让他们更好地发展下去。”南京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施惠宇表示。保障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既要放手让他们发展,又要有好的引导和科学的监管。2015年,南京市出台了南京市社会工作督导选拔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了专业督导人才库。近两年,市民政局又委托南京市公益创投协会开发出“南京市公益项目监测管理平台”。民政部门、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督导可以实时掌握项目进度与执行效果,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项目开展。
发展6年的南京“社洽会”,已成为社会服务领域的品牌资源对接平台,在市级财政资金带动下,各区、街道、社区和基金会纷纷加入到配套购买中来。为老、未保、救助、助残、社会事务、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项目的实施,培育出一批本土社会组织。还有新疆、青海等地的社会组织与南京的社会组织签约开展对口支援和扶贫项目。
“‘社洽会’绝对不是热闹几天签完约了事,而是要让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进行有效沟通对接,挖掘出政府需要、群众期盼的‘金点子’‘好种子’。让社会组织逐步适应项目发布、洽谈、竞标、评估的新常态,进而推动基层公共服务项目化、标准化。”施惠宇说。
双向联动
提升“三社”服务综合能力
项目拿到手之后,活动怎么开展?如何监督管理?
“白局是南京本土唯一的地方剧种,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说的是天道地理、时事人文,唱的是衣食住行、节气民风,一度拥有‘金陵绝唱’的美誉。”10 月9日,建邺区莲花南苑社区举办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局公益教学课。
“按照项目计划书,梁晓岚南京白局传承社8月就应该在莲花南苑社区开展第一次活动,但我们9月查看项目进度时发现,他们一次活动都没有开展,所以打电话给项目负责人询问情况,并督促他们尽快实施项目。”发现问题的建邺区现代社区研究院督导赵东曙在该组织第一次实施项目的时候跟到现场查看,并征求社区居委会意见。“有20多人参加活动,证明大家对这个项目是感兴趣的,但这个社会组织当时只去了一个老师,现场没有任何志愿者,签到表、记录、横幅都没有,我们就给他们提了督导意见,下次活动我们还会现场跟进。”
建邺区民政局副局长蒋国富介绍,以前做监管,民政局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只能在中期、结项评估才能了解项目开展情况,现在每个项目的主要内容、实施地域、时间、详细的资金安排、督导意见等都会在网上显示。再结合月度验查、季度抽访、中期评估、结项评估等,基本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指导。
社会组织登录公益创投项目监督管理平台,填写项目进展及服务开展情况,并实行定位打卡。民政局及第三方评估机构可通过该平台对各社会组织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街道、社区、专业督导通过平台实时监测,实时掌握及时跟进各项目的开展进度,掌握项目实施的具体细节,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指导,这种方式克服了公益创投项目监督管理过程中,由时间和地点带来的困难。
“社会组织发展要数量,更要质量。跟随清单一道出炉的还应有制度,透明操作、全程监控应该成为政府购买公益服务的原则。”南京市建邺区现代社区研究院院长、南师大教授白友涛说,避免“跑冒滴漏”、粗放浪费等问题,必须扎紧制度的“笼子”,确保采购物有所值。
创新的监管方式还带去一个好处,“以往报项目计划与服务开展情况,我们需要报事业局一份、第三方一份、区中心一份、街道中心一份,非常麻烦耗时。现在上了平台,我们只需上报一次,所有数据都是可以在管理员端看到的,需要做正式用途时直接导出,省去了我们层层上报的苦恼,节省了人力和时间,非常方便。”南京市雨花台区益心青少年服务中心负责人对此赞不绝口。
短评
身正也要影子端
张玉琢
古人云:身正不怕影子斜,说的是只要站得正,不用担心影子是斜的。然而,由于光线角度原因也好,还是因为视者眼力也罢,身子正也会导致“影子斜”的现象发生。一旦人们认为“影子斜”,都应该有权质疑。
公益创投,一举投入9000多万元资金,这当中到底有没有“私货”,有没有“猫儿腻”?记者求问真相,理所应当。公众质疑与否,无可厚非。可贵的是,南京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直面可能出现的各种疑问,没有躲躲闪闪,而主动自我监督、接受社会监督。这种身正也要影子正的做法,堪称提升公共服务水准的一场自我革命。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摇号现场执法监督,随查随办;
——市、区所有创投项目都有网络监督平台,一键到位;
——建立专业督导人才和公益项目对接帮扶机制,自始至终都可指导。
他们做到了快速、精准、专业。
南京市这种将公益创投置于阳光下的做法,赢得了公众的信任,换来了八方参与。“社洽会”创办6年来,激发了各方参与热情,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亿元,带动社会投入6000多万元,2000多家基层社会组织得到资助,一大批为老、未保、救助、助残等民生项目犹如彩虹,成为南京市的一抹亮丽的底色。南京民政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做法,今后还会有什么新创造、新发明,我们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 (上接1版)
双向联动
提升“三社”服务综合能力
项目拿到手之后,活动怎么开展?如何监督管理?
“白局是南京本土唯一的地方剧种,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说的是天道地理、时事人文,唱的是衣食住行、节气民风,一度拥有‘金陵绝唱’的美誉。”10月9日,建邺区莲花南苑社区举办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局公益教学课。
“按照项目计划书,梁晓岚南京白局传承社8月就应该在莲花南苑社区开展第一次活动,但我们9月查看项目进度时发现,他们一次活动都没有开展,所以打电话给项目负责人询问情况,并督促他们尽快实施项目。”发现问题的建邺区现代社区研究院督导赵东曙在该组织第一次实施项目的时候跟到现场查看,并征求社区居委会意见。“有20多人参加活动,证明大家对这个项目是感兴趣的,但这个社会组织当时只去了一个老师,现场没有任何志愿者,签到表、记录、横幅都没有,我们就给他们提了督导意见,下次活动我们还会现场跟进。”
建邺区民政局副局长蒋国富介绍,以前做监管,民政局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只能在中期、结项评估才能了解项目开展情况,现在每个项目的主要内容、实施地域、时间、详细的资金安排、督导意见等都会在网上显示。再结合月度验查、季度抽访、中期评估、结项评估等,基本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指导。
社会组织登录公益创投项目监督管理平台,填写项目进展及服务开展情况,并实行定位打卡。民政局及第三方评估机构可通过该平台对各社会组织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街道、社区、专业督导通过平台实时监测,实时掌握及时跟进各项目的开展进度,掌握项目实施的具体细节,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指导,这种方式克服了公益创投项目监督管理过程中,由时间和地点带来的困难。
“社会组织发展要数量,更要质量。跟随清单一道出炉的还应有制度,透明操作、全程监控应该成为政府购买公益服务的原则。”南京市建邺区现代社区研究院院长、南师大教授白友涛说,避免“跑冒滴漏”、粗放浪费等问题,必须扎紧制度的“笼子”,确保采购物有所值。
创新的监管方式还带去一个好处,“以往报项目计划与服务开展情况,我们需要报事业局一份、第三方一份、区中心一份、街道中心一份,非常麻烦耗时。现在上了平台,我们只需上报一次,所有数据都是可以在管理员端看到的,需要做正式用途时直接导出,省去了我们层层上报的苦恼,节省了人力和时间,非常方便。”南京市雨花台区益心青少年服务中心负责人对此赞不绝口。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