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文 董鹏飞
天刚蒙蒙亮,安徽省颍上县夏桥镇郭桥村脱贫户李素英就已经在村室忙活开了,擦桌子、扫地、烧开水……一项项工作完成后,她又赶到村外打青草,喂食自家养殖的草鱼。
李素英一直在家务农。2014年,为给老伴治病,家里欠下4万元债务,被村里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时隔不久,她的儿子方国胜又查出双腿股骨头坏死,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
生活的转机出现在2015年——随着一项项精准扶贫政策的落细落实,李素英也打响了属于她的脱贫攻坚战。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没有大病、慢病卧在床。”村委会主任王震说,在走访中,他们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采用“五看法”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户、不少一人。
考虑到李素英家劳动力不强,经村“两委”研究,建议她把7亩地流转给村里的种植大户,4亩水塘流转给养殖大户,并为她申请了光伏扶贫、小额信贷等扶贫政策。
“政府帮俺解决了吃穿的问题,但想要过上好日子还得靠自己。”李素英明白好日子是勤勤恳恳干出来的,她主动找到村委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了解到村里每次组织清洁户评比,李素英家都能得第一。村“两委”为她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负责打扫村室卫生。
土地、水塘的租金,光伏发电收益,再加上自己公益性岗位的工资等收入,2016年底,李素英一算,自家收入已达到脱贫标准,便主动找到村干部要求脱贫。
在村里当年举行的脱贫大会上,李素英激动地说:“虽然俺儿的身体还没好,但是家里还有我和儿媳能干,还有党和政府做后盾,只要勤劳就能致富。”
不返贫才是真脱贫。为了帮助李素英家持续增收,今年村干部又建议她利用自家的水塘养殖草鱼。
“现在儿媳带着儿子边打工边治病,孙子在学习汽车美容技术,俺在村里也有事做,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李素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