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疫情面前,村民们是怎么被动员的

时间:2020-02-17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袁 梦

  我的家乡是鄂西一个普通的乡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改变了家乡的新年样态,正月热闹的街面和家庭聚会消失不见,各家各户都自觉隔离在家。村民们对疫情的接受和反应经历了怎样变化的过程?

  疫情初期:年轻人对家人的动员

  最初,对这场疫情反应敏锐的是年轻人,特别是返乡年轻人。尽管他们和一般的中老年人相比,在获得疫情相关信息方面,并没有领先多少,但在落实方面仍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对于年轻人来说,戴口罩等是可接受的日常行为,即使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为了预防流感或应对雾霾也会戴口罩,所以年轻人接受防疫行为的心理成本是比较小的。但是对于村里的中老年村民来说,戴口罩很难成为一个顺理成章的行为。一些人觉得是“做作”,怕别人看到了笑话,还有一些人觉得过年不聚会有违传统生活习惯,所以接受防疫行为的心理成本比较大。因此,在防疫行为上,年轻人最初成为宣传和动员家乡防疫的一支重要力量。

  年轻人宣传和动员的主要对象是自己的家人,宣传的主要内容是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等,宣传主要途径是口头劝导和微信群发布新闻消息等。但是年轻人一开始的动员效果大多遇到了困难,在网上也一度出现了“上联:60后让90后别熬夜,下联:90后让60后戴口罩,横批:谁都不听”之类的段子。虽然新闻确认了疫情会人传人,但家里长辈最初仍然抱着侥幸心理不愿戴口罩,不愿取消聚会。

  高度重视:信息爆炸中的警觉

  武汉市封城的消息,是家乡人重视防疫的重要转折点。由于我从武汉回来,从这时起,我把自己隔离在家。父母出门也开始自觉戴口罩,我让父母外出购买一些医用消毒酒精,父母还买了84消毒液。乡镇药店口罩也一度脱销,大年初一舅舅抢购了一些口罩和莲花清瘟冲剂给我们。前一天还出去闲逛的外公外婆也乖乖待在家,出门扔垃圾也会自觉戴上口罩了。

  问起父母为什么这时开始重视,他们解释是因为封城这么大的举动肯定意味着疫情比想象中严重,并且整个朋友圈都在发体球网疫情的消息,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紧接着,体球网疫情的各种新闻消息铺天盖地袭来,其中既有官方消息,也有各类自媒体评论、小道消息等。信息爆炸使得人们高度警惕起来,大年初一原本定好的家庭聚会大家一致同意取消,从最初我天天看新闻到现在父母天天看新闻,家族群里被各种体球网疫情的新闻消息占据,每家每户都隔离在家,整个乡镇正在以特殊的寂静过正月。

  积极动员: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

  整个乡镇从热闹转变为平静只花了3天左右的时间,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二,基本形成了覆盖所有家庭的防疫体系。媒体宣传、家庭动员和社区维持成为这次乡镇疫情动员中重要的三股力量。

  村里主要有四项举措,第一是在微信群里发布疫情消息和注意事项,以及要求登记返乡人员信息。第二是劝说取消春节酒席和聚会活动。第三是村“两委”工作人员轮流开车在社区内用喇叭宣传防疫工作。第四是遇到有人在街上闲逛或聚会就会劝导。村“两委”认真履行了疫情宣传、信息登记等工作,这让村民感受到了疫情并不遥远,要切实重视起来。

  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体宣传虽然具有及时迅速和低成本的优势,但也有信息爆炸可能带来心态恐慌的弊端。仅靠家庭动员从实践效果来看是比较有限的,而且具有不确定性。在动员过程中,政府的主导力量极为重要。

  政府的主导力量不仅来源于信息发布的透明及时,更要来源于政府在日常工作中获得的群众信任。如果没有基层在日常工作中建构的稳定有效组织体系,家庭动员的效果可能会比较差,这也是我在这次疫情中亲身体会到的。如果日常的基层群众工作扎实有力,基层信息传达能够建立在透明及时和群众信任上,在面对各类事件时,动员工作才能更加迅速有效。(作者系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2.17)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