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生喜
庄浪县是甘肃省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救助对象多。经过多年的努力,2019年庄浪县脱贫摘帽。2020年全县剩余未脱贫人口3095人,其中一类、二类、特困供养对象2139人,占69.1%,兜底保障任务仍然繁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县民政系统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全力做好民政服务保障对象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同时,适时组织人员深入9个乡镇和5个城市社区,入户走访545户,就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县社会救助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调研评估。
通过半个多月的入户走访和问卷调查,总体感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县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拨付及时,“一老一小”关爱有力,临时救助有序有效。同时,也有个别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部分困难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收入明显减少。个别分散供养特困对象照料频次减少,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但疫情对社会救助工作产生的影响是暂时的、有限的、可控的。举一反三,疫情也对进一步调整完善救助政策、创新救助模式、丰富救助内容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日常生活有所影响。疫情发生后,特别是甘肃省进入一级响应后,全县所有道路设置卡口,实施交通管制,外来人员禁止进村入社,村社人员也一律禁止外出。调查显示, 50%的受访者感到交通管制期间带来的出行不便是最大的影响, 2.6%的受访者称得病后无法及时就医加重心理负担,8%的受访者表示,疫前因未能及时购买囤积蔬菜、禽蛋等生活必需品,导致防疫期间日常开支精打细算、捉襟见肘,生活水平较常态有所下降。特别是人口较多的低保和困难家庭,日均消耗生活用品较多,一段时间不能出门采购,无法获得新鲜蔬菜、肉食等,饮食单一、单调。
劳务收入有所减少。一、二类低保及特困供养对象,属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外出打工人员很少,其家庭收入基本没受疫情影响。调查中,31%的三类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户表示,超过一半的家庭收入来自外出打工。受疫情防控影响,这些家庭劳动力只能“禁足”居家,时间长达40多天。还有一些贫困群众,因口罩等防护用品不足以及考虑办理外出健康许可证等因素,心存顾虑,居家留守观望,收入很少。朱店镇中街村三类低保户李永德称,与去年同期相比打工收入减少2000多元;通化镇梁河村三类低保户王宝明,家庭收入主要靠自己和儿子外出务工,与去年相比收入减少4000多元。
心理问题有所抬头。部分社会救助对象性格孤僻、少言寡语,社会交往少。特别是农村分散供养的特困对象,长期独居,生活单调,缺少精神抚慰。疫情防控期间,禁止走门串户、人员聚集,其监护人受管控限制无法如常探视关爱、有效履行保障和服务的责任,更加剧了这类人群的不安、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庄浪县有4所敬老院,集中供养近200名特困对象。疫情防控期间,敬老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取消探望和所有集体娱乐活动,院民之间交流减少、互动取消,一些院民感到不自在、无聊,极个别对象还向管理人员发脾气、撂挑子,以此进行心理宣泄,加剧了日常管理的难度。
临时救助有所凸显。临时救助重在“托底线、救急难、扫盲区、补短板”,具有针对性强、操作灵活、救助速度快的特点,对于解决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武汉打工人员返乡较多、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等实际,庄浪县斥资36万多元对摸排认定的788人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春节前,及时将第一季度社会救助资金拨付到户,启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正常生活。7%的受访者称,疫情期间生活出现困难有临时救助需求,但对临时救助申请渠道不是很清楚,网上申请不熟悉,申请、救助有所滞后,影响了临时救助的时效性。
编筐织篓,全在收口。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救助工作,切实编密织牢兜底保障网,发挥好兜底保障助推脱贫攻坚的应有作用。
救助模式应再改进。传统救助主要以现金和实物救助为主,以线下面对面救助为主。这次疫情启示,社会救助要坚持物质与精神并重、线上和线下并举,物质主要解决保障对象基本生活问题,精神重在解决保障对象心理问题,开展自我救助,提高其融入社会活动的社交技能。线上,主要是顺应“放管服”改革,提高办事效率,用好社会救助热线,大力推广救助APP服务,更好满足年轻对象需求。线下,主要是查漏补缺,化解矛盾纠纷,拉近服务管理部门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提高社会救助的亲和力和认同感。
审批权限应再下放。社会救助部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权责的再划分为契机,研究社会救助的审核审批流程和权力分配问题。县区民政部门重点是政策制定、资金划拨、日常监管等方面,适当的权力下放可以让乡镇(街道)的属地管理职能最大化、服务最优化、效能最佳化。
临时救助应再创新。如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常态救助灵活性、机动性不足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而临时救助拾遗补漏、救急难的优势就充分体现。应进一步创新临时救助,提高审批额度,加大“先行救助”,实施急难型、支出型临时救助,提升救助时效。应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建立临时救助的“吹哨人”预警机制。特别应落实好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适当提高人均标准。
动态监管应再灵活。这些年,经过多次反复筛查认定,社会救助保障对象的精准度大大提高,基本上做到了标准有升有降、人员有进有出,“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退尽退”目标基本实现。但精准认定相对而非绝对,社会救助动态监管永远在路上,此疫之后,会出现个别困难家庭因疫致贫返贫,未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户这“三类户”有可能成为新的保障对象。应采取传统和现代手段,特别是发挥省级信息核对平台信息共享、网络互联的枢纽作用,定期开展核对,及时指导县区清查甄别疑似对象,持续提高对象认定精准度,弥补县区信息核对平台信息缺失、核对不准、运行不畅的不足。同时,应建立健全群众举报、媒体监督等奖励机制,曝光失信者、处理违规者、警示未遂者。
社会参与应再引导。形成社会救助大格局,社会力量参与不可或缺。疫情期间,甘肃全省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慈善、社工、志愿服务组织有序参战,投身抗“疫”一线,履行社会责任,慈善捐赠累计2.8亿多元,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热线112个,走访慰问困难家庭,彰显了战“疫”“民政红”。应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分层分类引导社会组织和社工、志愿服务者介入入户调查、矛盾化解、关爱照料、业务培训、绩效评估等救助领域,借助人社部门建立的“爱心发屋”为老年人、农村分散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更多提供“菜单式”定制服务。(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庄浪县委副书记)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