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明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退去,随着气温回升,春耕已经在路上。面对农村抗“疫”、春耕复产与脱贫攻坚交织的局面,民政系统众多驻村第一书记坚守在乡村一线,组织村民春耕、发展产业、有序外出务工等,着力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既做疫情防控的守护者,又当群众脱贫的领路人。
疫情防控不放松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是必然要求。然而,在广袤的农村,人们喜欢聚集,且在春节期间村民有走亲访友的习俗,疫情防控刻不容缓。
时针拨回到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甘肃省天水市民政局派驻秦州区秦岭镇罗家河村的帮扶干部吴书宣立刻回村参与疫情防控。“我们从近200人的返乡人员中排查出来自疫情严重地区返乡人员3人,实现了排查工作全覆盖。”吴书宣说。
据吴书宣介绍,罗家河村通过发信息、拉横幅、发传单、喇叭播音等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累计印发宣传资料4000余份,共张贴宣传标语30余条,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村民卫生防范意识明显增强。6名异地返乡人员主动到村卫生室登记并接受体温测量,主动在家隔离。
连续奋战的不只是吴书宣。天水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后,天水市民政局第一时间印发通知,要求驻村帮扶干部全部返村履职,做到“战疫战贫”双推进、两不误。7名驻村帮扶干部均按时到村到岗,全力投入到帮扶工作一线,了解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及生产生活需求。
在江西省铜鼓县永宁镇八亩村,两名村干部由于曾经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而被隔离,本来捉襟见肘的人手更显紧张。
面对难题,铜鼓县民政局党委委员林锋向局党委主动请缨,到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担任八亩村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队长,带头入户摸查外地返乡人员信息,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在每个自然村进村路口设立党员先锋岗,全天候排查、检测过往人员、车辆。
八亩村石溪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黄某春节前在湖北省武汉市打工,返乡后于1月30日确诊新冠肺炎,2月6日核酸检测转阴,治愈出院。“黄某的住院治疗费用均由政府承担,对其家庭影响不大,不存在返贫风险。”林锋告诉记者。
为减轻黄某的后顾之忧,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林锋带领工作人员为黄某家配送蔬菜、水果,保障其家庭基本生活。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对贫困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关心其身体健康,关注其生产生活状况,对有需求的群众协助代购生活物资,让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帮扶干部的关心。
春耕生产抓在手
春暖花开,又是一年春耕时。
各地民政部门驻村第一书记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抢抓节令、备战春耕,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战成效。
春日的阳光,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麻栗场镇溜豆村的苗寨照得十分温暖。村部楼“疫情防控不松手、春耕生产抓在手”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湘西州民政局派驻溜豆村的第一书记颜军上任的时间提前了不少,2月2日就到溜豆村报到。回到农村,让这位自小在农村长大的民政干部再次体会到熟悉感。
颜军告诉记者,溜豆村虽然有集体产业,但一直收益不高。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以花垣县发展十八洞黄金茶为契机,把茶叶作为贫困群众增加收入的产业来抓,实现茶叶基地产业全覆盖。
“为确保茶叶生产不受疫情影响,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一边流转土地,一边与村民签订合同。力争3月底前全面完成1000亩十八洞黄金茶的种植任务。”颜军告诉记者。
溜豆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颜军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到该村种植大户龙三平的茶叶基地“取经”,请他做好技术指导工作。“种植好幼苗,栽时苗根带泥浆,用点消毒液,便于成活。开沟撩壕标准为行距4.5尺,栽植标准为行距1.5尺,双行双株条栽沟深1.5尺、宽2尺……”龙三平尽心尽力指导村民。
“岁月次第又复春,向阳而行再启程。自古春光多用意,美丽乡村心耕耘。”颜军在驻村日记中如是写道。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时不等人。罗家河村地处秦岭镇东南部,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耕地分散在半高山上,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土地贫瘠。受疫情影响,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暂未外出务工,春耕劳动力较往年同期明显增长。
“马上要春耕了,我家的化肥没有了。”村民罗小林找到吴书宣求助。
疫情影响造成村民出行不便,春耕备耕物资自行购置困难。吴书宣主动联系农资超市,当起了村民的“农资配送员”,为12户村民代购、配送了460余公斤农药、种子、化肥,一户一户配送到村民家门口。罗小林激动地说:“你太有心了,等玉米成熟了,第一个拿给你吃。”
吴书宣告诉记者,当前,全村已基本落实了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其中粮食作物玉米面积50.3亩、冬小麦面积114.2亩,比上年略增;油料作物胡麻82.1亩;中药材冬花59亩、柴胡62.5亩、连翘30亩,同比增加17.9亩。
脱贫攻坚下功夫
“张大爷,您不用愁啦,我给您联系好了土蜂蜜的买家!”一大早,丁治军就打电话告诉张大爷这个好消息。
丁治军是甘肃省天水市慈善总会派驻秦州区汪川镇苏城村的第一书记。为解决疫情期间农产品难卖问题,丁治军积极与城区各大商超和附近电商服务站对接,协调当地爱心企业采取上门收购、定点采购等方式,解决村里贫困户农产品运输、销售难题,累计帮助销售土蜂蜜1000余瓶,帮助贫困家庭增加收入,确保了扶贫产业项目的顺利运行。
“务工收入是我村贫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对因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宣传好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动员贫困户发展适合家庭现状的增收产业,确保收入稳定,才能巩固脱贫成果。” 天水市民政局派驻秦州区汪川镇郑山村第一书记杨洪涛在日记中写道。
在这个春天里,天水市民政系统7名驻村帮扶干部仔细摸排掌握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务工意愿等情况,为1768名外出务工人员建立了台账。先后为154名贫困户就近找到了工作,为798名外出返岗的村民协调办好健康评估等返程手续。
对溜豆村实现脱贫,并实现小康,颜军信心满满。湘西州民政局驻村工作队、麻栗场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主动与县直有关部门积极对接,将衡阳市援建花垣县油茶扶贫示范基地落户溜豆村。由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免费提供三、四年优质大杯油茶苗和油茶技术。
颜军告诉记者,油茶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的“路线图”已经绘就:溜豆村今年计划新栽种油茶200亩,提质改造180亩,贫困户土地入股村集体经营共计380亩,低改老油茶林800亩。全部安排贫困户用工生产,普通农户经营560亩。“时间表”已经制定:清山整地3月8日至17日,打穴施肥3月18日至24日,油茶补植和旱土种植3月20日至24日,荒山种植3月25日至3月底,低改油茶在6月底全面完成。
谈及油茶扶贫示范基地日后的发展,第一书记颜军信心满满:经过评估,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为溜豆村每年增收300万元,全村每户增收1万元以上。
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任务叠加,是一次大考。在这次大考中,众多民政系统驻村第一书记们主动担当作为,发扬持续斗争、连续作战的精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展现民政爱民为民本色,为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夯实基础。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