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回望2019·脱贫攻坚篇:改革创新让社会救助更有温情

时间:2019-12-28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周 亮 雷 耀 王 尧

  2019年,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在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上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分层分类的梯度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

  截至目前,民政部已在全国范围选取了34个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围绕量化社会救助标准、提供服务类救助、跨部门信息共享、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放管服”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政策措施。各地民政部门以“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的耐力和魄力,以及“啃硬骨头”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本报集中报道辽宁本溪、北京顺义、山东青岛等地在综合改革中的亮点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

  改革不停顿,砥砺再出发。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社会救助综合改革仍将蹄疾步稳、多点开花,在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上扎实作为,从而让社会救助更精准高效地向困难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更好地担负起兜底脱贫攻坚的使命。

  党建引领联动救助

  今年以来,北京市顺义区瞄准社会救助资源缺乏统筹、基层力量薄弱、主动发现不足等瓶颈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统筹衔接、协调联动、保障有力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

  区级层面综合统筹,兜住民生保障底线。顺义区委、区政府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全区“大党建”考评体系,以党建助推业务工作开展。制订出台《顺义区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建立以分管副区长为领导,区民政局局长为召集人,发改、财政等16家区级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改革试点联席会议制度,将试点任务列入区委、区政府工作要点,统筹推进落实。

  镇(街道)协调推动,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依托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各镇(街道)均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协调保障领导小组,制订出台《体球网建立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机构开展精准救助精准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区级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指导中心、镇(街道)级救助服务所、村(居)级救助服务站三级精准救助体系。

  村(居)主动发现,兜好民生保障底线。依托村(居)换届选举,明确村“两委”救助职责,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村(居)议事日程。整合基层网格员力量,建立一支由565人组成的社会救助信息员队伍,推动“群众上门求助”转向“主动发现救助”。依托“在职党员回社区”机制,采取“一助一”等形式帮助困难群众。

  社会参与心理救助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的刘常新离异后,独自照顾着身患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儿子,这让他无法从事全职工作,打零工维持生计,压力非常大。加之他不知道怎么护理半失能的孩子,更不知道如何与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13岁的孩子有效沟通,导致他对生活充满迷茫,“都绝望了,感觉随时会被压垮。”刘常新说。

  他消极的心理状态,被城阳区困难群众心理救助线上服务及时发现,进而通过街道转介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线下综合施策、多维救助:心理咨询师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干预、社会工作者帮助改善亲子关系、康复师指导专业护理技能。

  “一年时间里,心理咨询师先后来了35次,把我家从悬崖边拉了回来!”回忆这段心路历程,刘常新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城阳,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像刘常新一样,正被社会救助心理服务“小桔灯”项目温暖心灵、点亮前路。

  2018年底,城阳区以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贯彻落实民政部体球网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有关文件,构建立体化社会救助心理救助线上线下服务网络。

  线下建成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并充分调动区级各委办局、街道、社区及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积极性和心理学专家、专业社工、心理服务志愿者三方力量,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服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等1000余人,建立心理救助档案1000余份。在开展心理救助的同时综合施策,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就学、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困难。

  线上为全区困难群众发放“心心通”服务卡,通过手机客户端实现心理检测、隐患预警、网上咨询、知识普及、心理训练等服务。今年共发放线上服务卡500余张,600余人次主动选择转入线下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成功化解困难群众心理危机个案30余例,帮助他们树立了良好心态,更好地发掘自身潜能、学习谋生技能、增强改变动能,消除救助依赖,充分融入社会。

  打破户籍限制 异地申办救助

  广东省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于2017年上线,横向与10个部门、28家商业银行信息对接,纵向贯通部、省、市、县、镇五级1743个终端,突破性实现省内户籍异地申请渠道,极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

  针对人口迁移广泛、城乡流动加速而出现的人户分离、人户不一致等情况,核对系统特别为分散在不同户籍地的居民开通了申请渠道。群众可向全省任意社会救助窗口提交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一项或多项救助申请,并授权工作人员通过核对系统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免去申请人需要开具各类证明的环节,实现了从“贫困需要开证明”到“主动帮你来证明”的转变。广东省民政厅还开发了社会救助申请办理网上预约系统,为群众提供提前预约、了解业务、知悉政策、准备材料和填报信息的渠道。

  分圈管理精准救助

  2014年起,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逐步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四级信息圈制度,对全区困难家庭实施分类救助和管理。

  碑林区按照困难程度将辖区困难家庭分为四圈,一级信息圈为低保家庭(人均月收入640元);二级信息圈为低收入家庭(640元-960元);三级信息圈为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低收入标准、低于低收入标准1.5倍的困难家庭(960元-1440元);四级信息圈为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低收入标准1.5倍、低于低收入标准2倍的家庭(1440元-1920元)。在此基础上,根据致困致贫原因,将每一圈再分为疾病、教育、重残、突发事故等需求板块。通过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平台,实现分圈实时管理。

  分圈管理实现了社会救助“心中有数”。对于低保家庭,落实低保和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政策;对于经认定的低收入家庭,除落实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政策外,还对其中的70岁以上老人、重度残疾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等7类人员每年给予1536元-4665元不等的分类救助金;对于三级、四级信息圈家庭,通过民政专项救助、其他部门资助、社会力量参与实现精准救助。对于暂不符合救助政策的申请人,实现信息“留痕”,纳入困难家庭监测范围。

  目前,碑林区正在研究困难程度系数指标计算办法,努力使四级信息圈数据更科学,确保各项救助工作有的放矢地瞄准困难群众。

  低保联办高效救助

  “每月400元低保金,住院治疗的自费部分可以享受大病补助,数字电视免费使用,用水用电都有补助,你女儿还可以享受学校营养餐、助学金……”在浙江省常山县招贤镇古县畈村,镇民政助理员来到村民陈红伟家,送去刚批下来的低保证,并逐一说明一同办好的11项低保惠民政策,“一合计,每月补助将近1500元。”

  这让陈红伟喜笑颜开。身患肾病综合征而无劳动能力的他,没想到送上门的是“低保惠民大礼包”。而这些,只是他当初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填了一张表、拍了一下身份证,就全都办妥了。

  根据常山县政策规定,低保对象除了低保金以外,通常还可享受医疗保险补助、医疗救助、教育助学补助以及用水、用电、用气、有线电视优惠等等。但是,县民政局在走访调研后发现,全县低保对象家庭用电定额补贴享受率为60%,用水补贴覆盖率仅为7%。

  “低保惠民政策种类多,牵涉单位也多,对百姓来说难免有不知道、多头跑、不好办等情况,造成许多政策难以落实到困难群众身上。”常山县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以来,该县在省、市民政部门指导下,开启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整合8个部门13项低保惠民政策,通过“一表受理、一网推送、分头联办”,老百姓只需要跑一个地方、填一张表格,就能实现低保惠民政策应享尽享。

  改革前,低保对象想申请13项惠民政策,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户口簿等通用材料13套,填报申请表13份。改革后,常山县将申报要素整理整合,形成《低保惠民联办申请表》“一表”。申请人只需填写1张申请表,提供1次身份证,通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1个服务窗口,就能同步完成最多13项惠民政策的申请。乡镇也从重复多次审核,变为只需要审核1次材料、留存1份材料,行政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升。

  同时,常山县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开发低保惠民联办系统“一网”。民政部门审核低保对象基础数据后通过系统推送给其他7个部门“分头联办”,在办结后通过系统发送短信告知享受政策的低保对象。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2.28)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