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回望2019·脱贫攻坚篇:聚焦脱贫攻坚 做实兜底保障

时间:2019-12-28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雷 耀 周 亮 王 尧

  年终岁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吹响冲锋号,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还未脱贫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今年也是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出台《体球网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的关键之年、落实之年。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出台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三年行动政策举措。各级民政部门以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体球网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扛起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的政治责任,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队。

  2019,那些铿锵有力的话语

  回顾2019年,体球网总书记多次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围绕脱贫攻坚作出重要部署。岁末年初,让我们重温这些铿锵话语,响应号召,振奋精神,再写新篇。

  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3月7日,体球网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脱贫既要看数量 更要看质量

  4月15日-17日,体球网总书记在重庆市考察调研时指出,脱贫攻坚明年就要收官,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重点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他强调,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

  靶心不偏 焦点不散 标准不变

  8月19日-22日,体球网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调研时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贫困乡亲脱贫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确保乡亲们稳定脱贫。要深化脱贫攻坚,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方面的突出问题,把脱贫攻坚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以“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为重点,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去解决问题,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既要扶智也要扶志

  9月16日-18日,体球网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调研时强调,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防止返贫。要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要脱贫,而且要致富,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脱贫攻坚是一项深得人民拥护的民心工程。党的政策再好,也靠大家去落实。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党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转化为基层的具体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10月17日,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体球网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10月28日-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要建立机制,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会议强调,要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巩固脱贫成果,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最低生活保障提标扩面

  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在《意见》中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对象认定方法。去年以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根据《意见》和当地实际,对城乡低保进行提标扩面,共计将28万多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1749万人。其中,已脱贫1168.3万人、未脱贫580.6万人。

  【兜底故事】

  2012年岁末,党的十八大后仅40多天,体球网总书记来到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的河北省阜平县,冒严寒、踏冰雪看望困难群众,共商脱贫之策。在这里,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进军令: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阜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边区首府,成为中国第一声决战脱贫攻坚号角吹响的战场。

  该县民政局局长金华栋向记者介绍,今年,他们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

  龙泉关镇骆驼湾村38岁的唐春红与两个孩子相依为命,打工收入和积蓄本来足以维持家用,结果今年查出患上了尿毒症,在家做腹膜透析治疗,每个月药费3000多元。“现在国家政策好,尿毒症能报销不少,但我没法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只出不进以后的生活怎么办?”说起未来,唐春红很担忧。

  好在,县民政局根据河北省民政厅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再次完善了农村低保的认定办法。像唐春红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外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困难老人、未成年人等,可以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扩面后,唐春红被“拉”进低保,同时享受到了给予低保对象的更大比例的医疗报销政策。

  临时救助高效可及

  临时救助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兜底性制度安排,承担着筑牢社会救助体系最后一道防线的职责任务,是解决城乡居民各类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重要举措。各地民政部门根据《意见》,进一步细化明确了临时救助对象的范围和类别,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科学制定救助标准,积极开展“先行救助”。一些地方还对重大生活困难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开展临时救助。

  【兜底故事】

  家住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道43岁的张荣,离异带有一女。2017年以来,他一直在美团平台上送外卖,收入还算稳定。但天有不测风云,今年8月,他被确诊为胰腺恶性肿瘤。当年8月、9月两次住院,经医保报销后,他仍需要自付1.4万元。10月中旬开始,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入住重症监护室。

  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躺在病床上的张荣终日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放心不下自己年仅4岁的女儿。

  得知张荣家的困难后,宜昌市西陵区民政局、学院街道办事处和尚书巷社区三级联动,在10月中下旬分别给他家送去5440元和4080元的临时救助金。同时,按程序将张荣及其女儿纳入城市低保全额保障,并增发重点保障金204元,使每月低保金达到1564元,保障了他家基本生活。

  特困供养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根据《国务院体球网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特困人员认定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同时,强化失能特困人员护理,细化护理标准,推进提高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比例。各地还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印发的《体球网进一步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有关工作的通知》,签订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协议,落实照料服务责任。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1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特困供养,其中,已脱贫81万人、未脱贫55万人。

  目前,一些地方有条件的农村供养服务机构(农村敬老院),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同时,还逐步为农村低保、低收入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集中托养服务。

  【兜底故事】

  还不到11点,山东省荣成市荫子镇头甲村的暖心食堂里陆续坐满了前来吃饭的老人。猪肉白菜馅大包子、三个小菜和蛋花汤,这样一顿午饭只需要老人掏两块钱。92岁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姜学珍吃得很香:“以前一个人在家凑合着吃,吃剩饭,现在每天都能正儿八经地吃饭了。别看我年纪大,胃口可好哩,能吃这么一个大包子。”

  农村特困人员普遍头疼的两件事,一是吃饭,二是照护。据悉,荣成市目前已设立暖心食堂26处,辐射22个镇街,惠及近千名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

  为了解决照护问题,荣成市制定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村级月度入户探访机制,并组织镇街、村居、特困人员、监护人签订四方照料护理协议,还为分散供养提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为失能、半失能和全自理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了每人每月60小时、45小时、14小时的助洁、助浴、助残等服务。(本版图表数据来源:民政部全国社会服务统计数据以及民政统计数据季报、月报)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2.28)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