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社区慈善为社区治理添动力

时间:2023-04-1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王 尧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的发展需要向上向善的慈善力量支撑。在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灵泉街道灵应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社区社工室的绘本区每周定期开放,附近幼儿园和社区的小朋友经常到这里阅读图书,所有的书籍均来自爱心人士和组织的捐赠。无独有偶,在船山区嘉禾街道嘉禾社区内,老人、环卫工人等经常坐在路边的“爱心座椅”上聊家常或者短暂休息,这批“爱心座椅”是来自辖区企业的捐赠。

春风化雨润民生,善行义举显担当。2022年,遂宁市启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试点,以培育慈善示范社区、推动募用分离改革、促进困难群体帮扶等为抓手,推动传统慈善的“施”与“授”向参与主体和受益群体共同“造血”与“增益”转变,社区慈善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五社联动”让社区慈善活起来

作为典型的村改居社区,灵应寺社区内有近3000名青少年,而半数孩子的父母在外务工,他们的日常教育、习惯养成、生活适应等需求迫切。2016年,灵应寺社区引入专业机构遂宁微笑公益社实施“童心部落”项目。该项目通过构建社区服务网络,为儿童开发了书法、围棋、绘画等兴趣爱好活动,每逢周六、周日和假期,都有几十名孩子前来参加活动。通过这个项目,社区也汇聚起一批优质的社会资源,大到连锁超市、培训机构,小到包子铺、理发店等,这些成为社区进一步延展服务触角的“潜力股”。

2021年,灵应寺社区成立了书记工作室和社区社工室,利用这个平台凝聚了一批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强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同时,在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灵应寺社区成立了全市首只社区慈善基金。2022年,通过整合慈善资源,“童心部落”项目再次上新,推出“科创小天地”“乐在棋中小课堂”“听雨堂书法室”等8个慈善微项目,进一步满足社区孩子们的需求。除了捐赠资金,辖区内的社会力量还通过捐赠物资的方式,为社区组织的老人生日宴、志愿者激励等提供支持。灵应寺社区通过设立社区慈善基金和二次激励撬动了更多的社区慈善捐赠,为“五社联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

社区慈善让社区治理暖起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慈善,不能只从主观出发,而要‘零距离’体验实实在在的变化。”嘉禾社区党委书记唐坤鹏对记者说。

嘉禾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共有单元楼386栋,楼房密度大、基础设施差。“居民们走出自家房门,几乎连一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老人、环卫工人走累了,只能坐在非机动车停靠的栏杆上小憩,非常不安全。”唐坤鹏说。

社会慈善力量的介入让这个难题得到了解决。嘉禾社区慈善基金策划了“银发驿站”慈善项目,由社会力量捐赠了10个不锈钢长凳,安装在社区内。在嘉禾社区,记者看见长凳上坐了不少居民。“以前都是站着聊上几句,现在有地方坐了,可以多聊会儿。”一位居民高兴地说。从他赞许的言语中可以看出,社区慈善把嘉禾社区发展中的“薄弱项”变成了“加分项”。

社区慈善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社区慈善释放了社会慈善的潜力,调动了社会资金参与,改变了过去单一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资金的局面。以慈善为载体,唤起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

规范监管让社区慈善强起来

社区慈善基金的建立,为遂宁增强民生福祉、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科学高效的管理,是促进慈善基金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3月28日,遂宁发布加强社区慈善治理服务体系建设十条措施,从加快设立慈善基金、拓宽慈善资源渠道、开发社区慈善项目、拓展慈善参与方式、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大力培育慈善人才、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加强对外交流协作、切实防范领域风险、强化慈善工作保障10个方面,持续加强慈善事业的基层力量、基础要素和基本能力。今年,遂宁市拟再设立86只社区慈善基金。全市社区慈善基金预计在年底达到123只,城市社区慈善基金覆盖率有望达到56%。

据悉,遂宁连续三次获得“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七星城市”,是西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以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壮大发展慈善基金、大力培育慈善人才等举措为抓手,遂宁大力推动“乐善遂宁、慈善之都”建设,力争到2025年,打造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公信力强的“遂心”慈善项目品牌集群,推动遂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