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亮 通讯员 刘芳宇
河北与北京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体球网总书记对河北发展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6次考察河北,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河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北民政系统牢记总书记嘱托,在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上做了大量周密部署安排,使一项项民生工程从蓝图变为现实。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7212元和4314元,全省36.1%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脱贫人口被纳入低保范围;在乡镇设置儿童督导员2630名,在村(居)设置儿童主任5.3万余名;18.9万余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得到关爱保护,6.4万名留守老人纳入台账服务管理;建成各类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300多所,覆盖90%以上的城市街道;依法登记社会组织26516家,比2012年增加15011家,增长76.6%;2013年-2018年,为29.7万名逝者免除基本殡葬费用近2亿元;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在区划、养老等10个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这些数字,体现的是直抵人心的民政故事,是持续刷新的民生刻度,是河北民政人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的真抓实干,是对超过400万河北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的坚定承诺。
成绩属于过去,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河北民政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奋发作为,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尽倾囊中藏 但求桃李茂
儿童福利保障惠及更多困境儿童
百姓故事
10岁的李欣(化名)在承德县八家乡中心学校上学,在过去两年只和父母待过短短10天。他对自己充满否定:是不是不够乖、是不是拖累人、是不是学习差,所以父母才不把自己带在身边。“哎,自己真没用。”他说。但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李欣的想法有了些许改变。该校留守儿童收到了来自承德市儿童保护中心的一份别样礼物——心理健康大讲堂。如何面对孤独、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如何与小伙伴沟通……心理咨询师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充分互动,寓教于乐。“我以后可不能钻牛角尖瞎想。”他边说边憨笑着挠头,一颗温暖的种子正在他的心里悄然生根。
真抓实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政府先后制发《体球网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体球网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建立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了7.5万余名农村留守儿童、11.4万余名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政策。
在全面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基础上,省民政厅会同财政厅等单位不断拓展儿童福利保障对象,逐步将全省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父母重残、服刑人员子女以及成年后在校就读孤儿纳入保障范围,并将散居孤儿养育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机构养育孤儿养育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50元,将儿童福利改革的红利惠及更多困境儿童。
2012年至今,持续开展“明天计划”,为孤残儿童实施医疗康复救助724例,使他们摆脱了疾患的折磨,为他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创造了条件。中央福彩公益金支持1320万元用于河北市级儿童福利机构设施设备配置,推动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建成未成年人保护中心45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能力大幅提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百姓故事
巨鹿县邓书峰的母亲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生活不能自理。“最初,我们联系了很多保姆,人家一听4000元照顾失能老人都不愿意干。”无奈之下,邓书峰把母亲送到了福缘居老年医养中心。“全失能老人入住每月花费3600元,但护理得很专业。”让邓书峰更没有想到的是,来医养中心竟使他们成了全县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最早吃螃蟹的人”。
“2017年8月,巨鹿县被确定为河北省第一家长期护理保险县级试点。全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按照65%保险结算,我们自己只掏1260元!”邓书峰说。
据悉,截至目前,巨鹿县长期护理保险已有765人次受益,减轻群众经济负担268万元。
真抓实干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颁布《河北省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修订《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编制河北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围绕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康养产业和医养结合等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文件。
全省建成养老机构1474家,养老床位18.3万张,90%以上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基本满足了老年人机构养老和医疗服务需求。13个市全部建成市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每个县建成1个以上符合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广不同类型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建成各类农村养老设施3.1万个,服务覆盖70%以上的行政村。6.4万名留守老人纳入台账服务管理,结对帮扶1万余名留守老人。
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市场化改革,连续两年开展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建立完善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养老护理人员等10项津补贴制度,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制度得到落实,养老服务从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向全体老年人扩展。
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制定出台老年人生活能力评估、养老机构建设验收等9项地方标准规范,构建省、市、县、机构四级培训体系,组织养老机构星级评定,防范化解安全隐患,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百姓故事
海船护送、鲜花相伴、仪仗祭奠……4月2日,由北京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联合举办的2019年京津冀协同骨灰海葬活动在天津渤海湾首航。“把骨灰撒向大海是我父母的遗愿。以后看到大海就像看到了父母,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慰藉。”参加活动的唐山市民李娜说,父母生前一直提倡“厚养薄葬”,他们希望去世后到更广阔的天地去,不给儿女和社会增添负担。
据悉,唐山市从2003年举办骨灰撒海活动以来,先后有3119份骨灰撒入大海,7800多人次群众参与活动。唐山也成为河北省举办海葬次数、骨灰撒海数量、参加人数最多的城市。
真抓实干
2013年-2018年,河北各地集中组织海葬、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活动504次,安葬逝者1.7万余人;省民政厅等16部门印发《体球网加强和改进殡葬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组织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此外,河北省还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救助和监管责任,2012年以来,全省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4.3万人次。实行婚姻登记免费政策,婚姻登记信息实现全国联网和多部门共享,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得到加强。加大残疾人关爱力度,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适时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发放6.8亿元惠及近90万名残疾人。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30多亿元,支持市、县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了民政公共服务能力。
在加强行政区划管理方面,先后完成了唐山、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张家口、衡水、邯郸7个地级市,181个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推进了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普查地名28.5万余条,有效加强了地名文化建设和遗产保护。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新突破
在阜平县龙泉关镇黑崖沟村,7岁的冯乐(化名)并不担心自己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就会在英语学习方面比镇里的孩子差,“因为我们村有社工!”小姑娘很是骄傲地炫耀着。2016年,保定市民政局在黑崖沟村试点实施了“为爱守候”阜平县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英语学习小组、老年人协会、“杏福核乐”扶贫项目等跟随社工一起来到了这个贫困山村,像是一场及时雨,滋润了贫瘠的土地和脆弱的心田。
村支书赵先宁认为,社工给村里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恢复和重建了农村尊老敬老的文化。“社工来了以后,强化了家族和邻里对留守老人的支持,也帮留守老人找到了价值感,使村民更加团结、友善、和谐。”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农村社工政策,培养专业社工3.7万余名,开发社工岗位8400多个。同时,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对四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试点,完成332家省级和2706家市县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特别是,在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和涉企收费治理行动中,依法取缔、劝散129家非法社会组织,进一步规范了社会组织管理,改善了营商环境。同时,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省市两级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委,全省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达81.2%。
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河北省先后编制实施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城乡社区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健全“五位一体”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97%和52%,全面推进社区协商和减负增效,社区对居民群众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圆满完成第十、第十一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村(居)特别法人赋码工作实现全覆盖。村务监督委员会普遍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2017年以来,在民政部部长黄树贤的具体指导下,河北省以曲阳县为试点探索推进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目前,河北省各县(市、区)全部建立党委政府统揽、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构,所有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民政和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达2430个,村为民服务站近5万个,全省乡、村两级民政专(兼)职工作人员近7万名。70%以上的县将乡镇、村保障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百姓故事
“太激动了!太激动了!堂弟走失4年,我们真没想到还有可能接他回家。”日前,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李友军坐了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赶到衡水市精神病医院,见到失散多年的堂弟李京(化名)。
2015年11月6日,由民政部牵头,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16年1月31日,在北京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的前期筹备下,衡水市民政局下属单位衡水市精神病医院签下了京冀协同安置北京长期滞留流浪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受助人员的协议,开始了首个京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项目。截至目前,该院已先后接收受助人员1033名。特别是在北京市民政局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和衡水市精神病医院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有411名受助人员成功返家。
真抓实干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冬奥会筹办三件大事,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全省民政系统提高政治站位,按照省委“3689”工作思路,围绕中心,紧贴使命,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签订《京津冀民政事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在区划管理、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婚姻登记、公益慈善等10个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编制出版《京津冀行政区划图》和《京津冀行政区划地图集》,不断完善地名服务体系。签署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建立联席协商会议制度,打通政策衔接壁垒,实现医保异地结算,打造了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等一批养老服务品牌,吸引京津两地1000多名老人入住河北养老机构,给予养老补贴800多万元。
全力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成立工作专班,推动建立部省联系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中民政领域相关重大问题,加大政策、项目支持与指导。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和地名、社区服务2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制订支持雄安新区社会组织和社区治理改革实施方案及雄安新区社会治理配套方案,投入70万元规范了雄安新区三县街路牌设置,为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政的职能定位不断发展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民政系统在优抚安置、减灾救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光荣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赋予的历史任务。在优抚安置方面,投入优抚资金188.3亿元,惠及86万多名优抚对象;举全省之力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在全国率先成立“两站三中心”。在减灾救灾方面,积极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进政策性农房保险试点,大幅提高因灾害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过渡期生活救助和倒损民房恢复重建的补助标准,救助受灾群众600多万人次,圆满完成“7·21”“7·19”等重大自然灾害抗洪救灾任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在新起点上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风高鹏翼展,潮涌大江流。面对新时代,河北省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将深入贯彻落实体球网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以崭新姿态在服务全省改革发展的征途中昂首阔步、奋力前行。(本版供图/河北省民政厅)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