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祝 闯
“人行道存在断头盲道、占用盲道等情况,这给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出行增添了不少麻烦。”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严可仕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目前,虽然各地公共区域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
严可仕在调研中发现,社会生活中人们无障碍共识还未形成。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无障碍需求常常被视为其家庭成员的责任,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其他社会成员更多地从助残的角度去认识无障碍环境建设。同时,一些城市存在市政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时不重视落实无障碍理念,导致无障碍设施连续性、系统性、规范性较差。此外,还存在无障碍设施“建管脱节”、数字化建设中无障碍工作亟待加强等问题。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这些问题,严可仕在今年两会上专门提交了《体球网全方位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提案》,其中提出了改善现状的四项建议。
一是广泛凝聚无障碍优先的社会共识。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充分发动媒体资源,广泛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让社会认识到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是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迫切需要,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
二是将无障碍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各个环节。建议在规划设计环节,将《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和具体项目设计中,并做好与已有无障碍设施的有机衔接。在建设工程审查环节,由相关部门遴选专家同步对城市相关新建项目进行无障碍设计条件审查,未通过审查的,不予办理施工许可。在项目施工、工程验收等环节,发挥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监理单位的监督作用,真正做到无障碍环境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时交付使用,确保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无障碍率达到100%。
三是建立健全无障碍设施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无障碍设施只是前提,能保证其正常使用才是关键。建议从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未能有效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入手,梳理问题清单,打通难点堵点,串点连线成片,不断提高无障碍环境的连续性、系统性。依托“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平台,将侵占盲道、私设围栏等妨碍无障碍设施使用的行为纳入管理范畴,常态化开展巡查管理。强化督促检查,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文明城市考核检查的必检内容。同时,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与政协作用,组织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执法检查和相关民生提案督办活动。
四是全面推进信息无障碍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无障碍标准体系,改善数字体验环境,推动常用的手机APP、政务网站开展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鼓励开发更方便残疾人的浏览模式和数码辅助产品,提高时政新闻、高峰时段电视节目配播手语比例,涉及公共应急事件的新闻配播手语。为残疾人开设公益数字讲堂培训,挂号、购票等民生服务项目,保留一定比例的人工服务。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