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涂兆宇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她身着带着刺绣图案的蒙古族传统服饰上台领奖,让蒙古族刺绣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她带动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人均年收入提高2000多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件事情上,她功不可没。
她就是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白晶莹。
“巧手致富”入民心
科右中旗属于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片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2016年,科右中旗从精准扶贫出发,把蒙古族刺绣作为特色产业扶贫的重头戏。白晶莹主动挑担,成为“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扶贫计划”的推动者。
白晶莹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蒙古族家庭,姥姥和母亲都是刺绣高手,她从小耳濡目染,练就了一手娴熟的刺绣技艺。
虽然刺绣在当地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但想把刺绣助力脱贫的理念灌输进老百姓心里去也非易事。白晶莹告诉记者:“没有思想上的认识和统一,其他事情无从谈起。”只有真正了解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捕捉到痛点对症下药,所以她每到一处讲课,第一件事不是先教刺绣技术,而是先从思想上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让她们相信刺绣真能挣钱,能助她们增收、脱贫。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不会针线活的留守农牧民妇女一批又一批地加入到刺绣行列,拿起绣花针学习刺绣。
白晶莹利用闲暇时间给农牧民妇女进行集中培训,从炎炎夏日到数九寒天,她多次走进全旗12个苏木镇、51个蒙古族刺绣产业村。一堂堂流动刺绣培训课,不仅让科右中旗的农牧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更让“巧手致富”走进了当地群众的心里。
“绣”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在刺绣的世界里,白晶莹为农牧民描绘的场景如梦如幻,然而,课堂之外,如何让这些绣品走出科尔沁大草原,给她们带来切切实实的收入,则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白晶莹的带领下,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协会成立了。她以身作则,自己在白纸上设计了7000余张刺绣图案,提供给广大绣工使用。
“协会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刺绣工具和原料,定期举办培训班。”据白晶莹介绍,通过集中培训、上门辅导、手把手教授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妇女加入到刺绣队伍中来。
“作为非遗,蒙古族刺绣要想走出去,打开国内外市场,还需不断提升产品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为了不让绣娘们失望,白晶莹想方设法把这些绣品推向市场,探索出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蒙古族刺绣产业市场运营机制。
“针对科右中旗绣工分散的现状,协会在各苏木镇设立了51个刺绣实训基地,将当地的绣工进行整合,采用订单模式,由协会发展客户、建立销售渠道,根据订单需求组织刺绣生产。”白晶莹说,通过这种产业模式,农牧民绣工在家中就可以接收订单。此外,协会还联合科右中旗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开展12个苏木镇对接服务工作,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参加各地展销会,进行产品推介。
在产品研发上,白晶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推动蒙绣与中国四大名绣加强交流合作,研发出500多种独具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时尚旅游产品和家居产品。同时,借助美术家、书法家等艺术家团队,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样图创作。
经过几年的摸索,白晶莹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通过统一培训管理、统一材料发放、统一成品回收、统一收入结算的运作方式,为2.6万名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的农牧民提供服务和保障,成为蒙古族妇女“居家就业、巧手致富”的优秀范例。
“这个小片服饰花纹,绣3天能挣100多元,一个月下来赚2000元没问题。”代钦塔拉苏木道兰毛都嘎查60岁的绣娘王秀莲说,以前,她只能靠低保补助维持生计,如今,刺绣让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刺绣产业唱好乡村振兴“重头戏”
“现在开始培训,请各位绣娘拿起针线,摆好绣花撑子,开始今天的刺绣技能培训课程……”从北京载誉归来的白晶莹一边忙碌着一边说。
“这是我的家,希望家乡一天比一天美好,希望这种传统文化能被更多人了解,也希望家乡的父老因这悠久的文化而变得更加自信。”白晶莹说,蒙古族刺绣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致富路径,要以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为契机,让蒙古族刺绣焕发出更大的价值,带领更多的农牧民“绣”出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如今,科右中旗被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命名为“中国手工刺绣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蒙古族刺绣与现代设计创新创意实践基地”,培养了一批刺绣技艺传承人,切实传承保护了蒙古族刺绣。
“只要我们勤于劳动、善于创造,发展好蒙古族刺绣产业,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白晶莹感慨道。
而今,草原绣娘们用自己的双手在针线之间绣制美好生活的创业故事还在继续。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