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明
17年前,北京“非典”肆虐,很多在北京打工的农民工束手无策。当时还是媒体记者的李真接到众多农民工的求助电话,之后便和同事一起宣传“非典”防疫知识,发放口罩、消毒水等物资。这次经历,促使她辞职并和李涛一起创办了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协作者)这一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服务的社会组织。
17年来,北京协作者一路发展壮大,其创新的助人自助的农民工服务模式荣获中国社会创新奖,并被推广到北京、南京、青岛、珠海和江西等地,李真已经成为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督导、北京市社会工作专业领军人才、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17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李真再次站了出来,和同事们一起到抗“疫”一线,为农民工及其子女开展线上防疫活动、提供心理服务,以及线下防疫物资发放等。
寻 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要问最紧缺的防疫物资是什么,李真的回答是口罩。
李真和同事们发现,部分困境农民工家庭缺口罩的问题日益突出。有的家庭没有口罩,有的家庭一个一次性普通口罩从春节戴到现在,有的戴着已经被洗薄了的棉纱口罩。“外出打工的人往往是家庭的顶梁柱,一旦感染,对这个家来说,天就塌了。”李真说。
然而,让李真和同事们没想到的是,“口罩比健康的空气还稀缺”。北京协作者工作人员多方查询信息,各电商平台预约抢单,恨不得自己成为研究口罩的专家、生产口罩的厂商、批发口罩的商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努力,北京协作者终于筹集到一批口罩。民政部一位工作人员向北京协作者捐赠了100只N95口罩、20桶消毒湿纸巾。青岛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想尽办法争取了500只成本价的KN95口罩。虽然不多,但也可以为部分农民工及其子女缓解口罩急缺的问题。
准 备
李真认为,尽管口罩数量距离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但哪怕一个家庭早一天得到一只口罩,就会减少一分风险。北京协作者工作人员按照家庭困境紧迫程度,统计出第一批发放名单和数量。
李真和同事们咨询了医学顾问,了解到医生也实行了防护物资管控,感染科的医生1只N95口罩要用3天,因为结合日常生活环境以及物资匮乏的现实,按照1只N95口罩支撑1周,假设疫情还需要至少3周才能解除的维持量来发放口罩等物资。
北京协作者的活动室里,平时用于放学后孩子们托管学习、做手工的长条桌上,工作人员王立宏分装好的物资袋一排排摆放整齐,每个袋子里,按困境家庭现在在京农民工与孩子的人数,分装口罩等物资。平均每个成人三只N95口罩,一家一盒消毒湿巾,外加一本农民工自助手册、年历,还有两只儿童口罩。
李真告诉记者,儿童口罩一直没有渠道购买。第一批发放和邮寄的43只儿童口罩,是王立宏在疫情发生之初为自己两岁的女儿准备的。她却捐给了协作者,说先给最需要口罩的孩子们用。
联 络
一切准备就绪,李真带上三年级的儿子和李涛一同出发,去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的协作者小院里取防护物资,准备为急需防护物资的困境农民工家庭发放口罩。
带上儿子,对李真来说是无奈之举。把儿子放在家里,没人照料,自己也不放心。在讨论物资发放的时候,上三年级的儿子提出请求:“带我去吧,我不添乱,说不定还可以帮点忙。”自忖有防疫专家的指导,做好防护工作就没问题,李真最终还是决定带上儿子。
李真还记得,17年前,为农民工及其子女发放防护物资的时候,只能依靠电话联系。一些没有手机的农民工朋友,联系他们还需要通过有公用电话的单位传达室或附近的小卖部去叫人接电话,约定见面地点。想起当年联系的费时费力,李真直摇头。
17年后,让李真感到最大的不同,是联络可以依靠手机进行,尤其通过微信,几行字、几段语音就可以了。有些年轻的农民工还可以发定位,导航下很快就能规划好路线。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同事雷廷制作了一份专属电子地图,标明了所有待发放物资的困境家庭所在位置。只需根据导航,就可以直接前往目的地。
不过,由于疫情,不少社区的路口封闭,加之很多农民工家庭居住在高楼掩映之下,哪怕地图上的标记点近在咫尺,开车也需要绕好几个圈才能找到。
发 放
李真发放物资的第一站,是北京协作者开展困境助学活动三年多的小楠(化名)家。
小楠刚出生不久,父亲因意外入狱,母亲改嫁,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现在年近70的爷爷奶奶都有慢性病,靠收废品支撑一家人的衣食住行。
上三年级的小楠越来越懂事了。李真还记得,2017年第一次见到小楠时,孩子怯怯地躲在奶奶身边,基本不与陌生人说话。随着协作者服务的开展,小楠开始参加各种活动,如夏令营、郊游等。在协作者2020年的新年联谊会上,小楠早已不复当年怯怯的模样,而是落落大方,赢得阵阵掌声。
见到小楠奶奶和小楠,两人都戴着长时间使用、已经变形的一次性口罩。简单的寒暄之后,李真递给小楠早已分装好的物资袋,叮嘱她们注意防护。这是李真自从2017年认识她们以来,最短的一次见面了。
在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东沙各庄村,小雪(化名)妈妈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需要长年服药,每月需要4000元。小雪的爸爸有电工证,为了支付药费,他只能找当天干活当天可以结钱,甚至可以提前预支工资的短工。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打工成为小雪家最大的困难。收到物资,这位50多岁的河南汉子告诉李真:“还好还好,这个月没收入,就靠一起打工的朋友周转(借钱),也还能过。”
天渐渐暗了下来,李真驱车前往顺义区李遂镇,寻找当天发放物资的最后一个家庭。2003年“非典”时,老魏是北京协作者的救助对象之一。那时的老魏,在朝阳区张万坟村种菜为生,三个孩子就在菜棚里学习、成长。17年来,老魏一次次外迁,现在依然租种当地人的菜地种菜、卖菜。三个孩子,两个已在协作者资助下考入大学,最小的今年高三,正在家里准备高考。
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尽力承担起自己为家人、为工作、为社会的责任,也正是有了这份为责任的努力,生活才能继续,未来才有希望。说起为老魏他们发放防疫物资这样的工作时,李真颇有一番感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像老魏他们那样,用坚韧、坚守,挺直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脊梁,为早一天控制住疫情而尽自己的责任。”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