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海军
2月28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出《体球网进一步做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民政服务机构的疫情防控提出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应对危机,思想重视与行动落实并重。疫情防控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确保民政服务机构入住人员身体健康,免于感染,把风险降到最低是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目标。民政服务机构包括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含托养机构)和殡葬服务机构等。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孤残儿童、流浪救助儿童、特困家庭精神病患者等,他们中间很多人失去家庭、失去亲人,是社会弱势群体,是国家和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群体,对这类群体的供养和服务照料,体现了政府的责任和制度的保障。这些机构人员密集、环境封闭、对象特殊、管理难度大、发生聚集性疫情风险较大。目前民政领域疫情总体可控,但存在的风险隐患不可小视。各级民政部门和服务机构要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出发,发挥系统优势,根据服务机构的不同类型和特点,抓好民政服务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既要落实好民政部、省民政厅、市(区)民政局、县民政局、民政服务机构“五级联防联控”要求,也要落实好地方党委政府、民政主管机关、社会服务机构的相关责任,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
经历“大考”,应急防控与常态管理并重。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攻坚战,也是一场总体战和协同战,防控做得好就会事半功倍。民政服务机构需要做好三项工作:首先要做好“防控”。重点是对“人”的保护,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实行不同的防御措施,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其次是“应急”管理。既要管人又要管事,还要筹备应急物资,实施应急方案,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再次是构建管理者与服务者的“命运共同体”。要整合资源,形成由上级民政主管机关、地方管理者、机构领导者、专业人员、护理人员、后勤人员、服务对象和家属等共同参与的合力,全力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打赢这场“总体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中,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疫情防控的成效,取决于科学防治的力度,也得益于大家参与的广度。
压实责任,履职担当与追责问责并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民政部门及其服务机构具有悠久的“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传统。做好机构疫情防控工作,首先要服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民政部和地方党委政府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落实《体球网进一步做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各项要求;其次责任要“实”。主要领导要承担责任,下沉一线,主动履职、靠前指挥,当好民政系统的“焦裕禄”。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责任,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必须勇于担责,勇于决策,不能等、靠、要,不能等待、拖延,做到守土有责不动摇、守土担责不含糊、守土尽责不懈怠,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再次工作要“细”。从实处着手、在细处用功,突出重点难点,有勇有谋有方法,落实好疫情监测防控、重点人群排查管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宣传舆论、安全管控、应急值班等工作。着力解决好防控工作中的短板问题和薄弱环节,不在任何一个地方留死角、不让任何一个环节出纰漏,以实在的工作作风、细致的工作举措,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同时,建议各地民政管理机关向民政服务机构派出督导组进驻机构,签订责任状,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开展督导,推动落实属地责任、履职忠职。一旦出现疫情防控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严肃追责问责,坚决阻断疫情在特殊场所内的蔓延。
化“危”为“机”,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并重。通过这次疫情防控“大考”,对民政服务机构进行一次梳理和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进新时代社会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高,提升民政服务机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首先是补齐管理制度上的短板。建立健全民政服务机构紧急状态下应对危机的制度和体系,完善制度、规则和规范。补齐应对紧急状态薄弱环节的“短板”,提升民政服务机构应对紧急状态和各种危机的能力;其次是促进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政务微信移动平台、手机视频、微信群、“发热工具箱”等第一手人群监控数据,加深服务者与服务对象和家属的情感,贴近服务距离,落实以人为本和对人的服务。同时提升服务能力,打造一流机构。实现服务的精细化,精准到具体的服务对象,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丰富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加速民政服务机构人员专业化进程,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作者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理论研究所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