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把初心使命写在抗“疫”一线
——北京社会事务领域阻击疫情纪实

时间:2020-03-12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姚昌德

  北京社会事务领域民政机构服务对象多、分布广、人员杂,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面对疫情,北京市社会事务领域广大工作者在防控一线服务窗口和关键岗位上,恪尽职守,坚守一线,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硬核”与温情并举,确保服务对象和广大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主动夯实婚登防控职责

  为确保安全,该市取消了“20200202”婚姻登记服务,制订《北京疫情期间婚姻登记高峰日工作方案》《北京疫情期间婚姻登记高峰日应急预案》等,完善防范措施和流程,实施预约登记、测量体温、分时叫号、前置审核和定时消毒、亲人不陪伴和取消拓展服务等应急举措。对业务量较大的区及时预警,调整办理流程,细化防控措施,做到科学有序防控、依法施策办理。

  主动扛起责任,运用网站公告、微信公众号、短信通知和电话等方式,通过设置临时等候区、电话叫号、提前办公、分批分时分段、增设办理窗口等方式受理业务。

  2月3日复工后,工作日只受理网上预约业务,暂停婚姻家庭辅导、结婚宣誓和新婚讲堂等选择性服务,降低滞留时间,减少人员聚集。每天定期对场所及室内物品、设施设备等进行消毒。协调公安、城管、社区和属地街道等力量,共同维护现场秩序,减少交叉感染,做到排查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严格执行日报告制度,每天统计婚姻登记机构在岗及返京隔离人员、开放窗口和业务办理数量,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作风实。

  机关干部全部深入基层,指导做好疫情期间婚姻登记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先后发放消毒酒精20桶、口罩4000只、红外线体温枪33把,确保督导人员到岗、防控责任到位、防疫物资充分。

  落实落细殡葬防控措施

  “我们工作做得再细致一点,想得周到一点,家属的心会好受一些。”疫情当前,只要接到丧属、医院等电话通知,北京市的殡葬服务人员根据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准确做好处置,主动与家属确认进度,用周到细致的服务,展现殡葬行业的责任担当。

  在疫情阻击战中,该市全面布防、严阵以待,制订完善防控工作预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守制度,落实“日常情况一日一报、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制度。控制治丧人数,派人员在门口检查、测温,严把出入关口。进馆后,宣讲疫情防控知识,规定行走路线、活动区域、保持距离。在服务上,第一时间暂停遗体守灵、告别、安葬、祭扫等活动,有序开展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殡仪服务。对正常火化的遗体,预约时告知业务指引,不举行守灵和悼念仪式,办理丧事从简从快。在工作中,组织人员打扫卫生、清除垃圾、开窗通风,公共场所定时喷洒消毒液。

  通过电话询问、随机暗访、现场巡查等方式,对各殡仪馆每日消毒、安全巡查、设备检查等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上岗人数、夜间值守等情况,建立日报告和突发事件报告机制,做到殡葬防控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将各区殡葬机构纳入管理范围,优先保障所需防控物资供应,发放消毒酒精15桶、配发口罩 4万余只。规范殡葬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做到明码实价、诚信经营。

  流浪救助传递温暖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北京,一个个救助管理机构以对救助对象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坚守流浪乞讨救助管理这块阵地,用责任和爱心给求助人员搭建一片安全避风港。

  “您是哪里人,在这冷不冷,需要救助吗?给您量个体温吧。”…… 针对战“疫”期间来京务工不着、无法返乡等问题,北京市加强街面救助和政策宣传,引导流浪人员进站接受救助,坚决遏制疫情通过人流传播扩散。

  进入2月下旬,北京地区降雪和寒潮频发,依托集中救助工作机构,该市加强与公安、城管、卫健和属地政府部门联动,开展防控巡查,及时发现和救助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各救助管理站深入偏僻街巷、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重点区域和地段,集中巡视救助。各级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城6区参与一线拉网式救助和督导检查,确保应救尽救。

  各救助管理机构、托养机构及合作医疗机构,对于受助人发热、咳嗽等症状,实行快速筛查、分类处置,对入站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重点信息问询记录,采取分区隔离、防护宣传、分类管理等流程,保障受助人员和机构安全。自1月下旬至3月初,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910人次,累计隔离观察328人次,街面劝导377人,发放防控物品955件。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3.12)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