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福云
编者按:近日,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七部门印发《体球网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通知》,旨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助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为推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互促共进,本报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在社区”专栏,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件进行解读,讲述高校毕业生在社区的成长实例,为各地做好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近日,中央组织部、人保部、民政部等印发《体球网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通知》,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推动社区创造就业机会吸纳高校毕业生;同时要求做好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创业的观念引导、职业培训及其组织领导及工作推进机制等,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进一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就业是“六稳”“六保”中共同强调的重点工作,是民生工程的根基,是社会稳定的保障。作为每年新增待业群体,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大、就业意愿强、关注度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学生及其家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可以说是民生的底线。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874万,其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靠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为其提供就业岗位远远不够。在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影响下,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推迟,国企招聘压缩,而民营及中小微企业的就业岗位在缩减,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注重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到基层工作,推动高校毕业生去西部到农村“三支一扶”、到基层创新创业。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城镇化过程中社区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社区治理暴露出的短板需要补足。我国60多万居(村)委会的社区治理、社会服务对高校毕业生有着庞大需求,其就业“容量”巨大。城乡社区直接面对民众,涵盖居民生产生活多层次、多样化的现实需求,可使不同专业、不同志趣的高校毕业生用之其所学、发挥其所长。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可使其直面日常社会生活,零距离掌握社情民意,既能培养其实际管理服务能力,又能弥补社区工作知识技能短板,优化城乡基层社区治理及社会服务。
优化社区服务?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
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是优化社区服务、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伴随小康社会建设,居民群众追求高质量生活,人们的美好生活越来越向高级化、差异化发展,这就需要社区服务的提升及其专业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社区服务提出新的挑战,暴露出社区在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弱势群体服务、心理服务等问题。高校毕业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可到社区从事教育、医疗、家政、养老、助残等专业服务,可补足高素质人员缺失,社区服务短板。高校毕业生到社区还可基于居民需求,发现社区服务的难点痛点,寻求创业机遇,创建社会服务机构,以弥补服务空缺短板,提升整体社区服务质量,推动城乡社区服务的专业化。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基层社区治理,重视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基层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校毕业生具备现代管理服务理念,养成良好学习能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巧,是各领域专业人才的基石。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吸纳高校毕业生充实社区工作队伍,加大从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中选拔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街乡镇干部力度,不仅可补足社区专业人员短板,还能有效提升基层社区干部和者素质。另外,通过强化高校毕业生使用激励,使其在社区岗位发挥专业所长,既可助其成长成才,还能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助推社区治理现代化。尤其是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推动高校毕业生到社区社会组织及社工服务机构就业创业,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开展邻里互助、民主协商等活动,不仅可优化社区治理,还可发挥“三社联动”优势,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形成,推进城乡社区的“善治”。
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创业需要多方协同
当然,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创业、实现高校毕业生与社区服务双赢需要多方协同。
首先,以高校始,做好毕业生社区就业培养。强化毕业生社区就业观念引导,激发毕业生社区创业热情,建立社区就业联系对接机制,强化社区就业技能培训,增强服务群众工作本领。其次,以党政为要,健全组织领导及推进工作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创业补助补贴政策,改进基层社区机构、服务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政策,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向上流动等,以发展机遇提升社区就业创业吸引力。再次,以社区终,做好高校毕业生关爱服务。要及时了解掌握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思想动态,引导其及时调整就业预期,鼓励其把握社区治理机遇,勇于接受挑战,在社区管理服务中找到其合适的岗位,在社区治理中磨炼意志、磨砺人格,强化为民服务能力,实现人生价值与追求。【本文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育部社会建设教研室主任、教授】
(来源:中国社区报20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