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为西吉困难群众托起值得期待的未来
—— 来自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的报告

时间:2020-07-17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周冉冉

  老赵常常看着家里的8头牛,盘算什么时候能出栏,一头能卖将近3万元,这可是衡量家庭经济的“硬通货”。过去,老赵家的日子过得辛苦,有患病的老母亲,有无劳动能力的妻子,还有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一家子的重担都压在老赵身上。民政部门给老赵家办了低保,还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他家的情况帮助发展肉牛养殖,日子变得有了盼头。老赵家的生活是西吉县发展的一个缩影,人民生活的变化正在这慢慢发生。

  宁夏西海固,苦瘠甲天下。“西海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山区几个贫困县的统称,其中的“西”便是西吉县。西吉,是仅剩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西吉,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最难啃的“硬骨头”;西吉,是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

  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西吉县正在通过产业扶贫、社会救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让15.5万贫困人口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民政部门的扶贫工作是推动变化的重要力量。

  观念变了,奔好日子的劲头足了

  “仅仅在四五年前,人们的‘等靠要’思想还非常严重,整天坐在家里,啥也不干,就等着吃救济。”西吉县扶贫办副主任陈晓宁回忆道,“历史上这里民风彪悍,村民一旦有啥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上访,乡干部被围堵是常事。”

  但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人们的观念在悄悄变化。

  白崖乡余套村老马一家五口,夫妻俩都正值壮年,两儿一女均已成年,这样的家庭“配置”,日子想来应该过得红火。“可老马两口子就是在家不动弹,也不让孩子出去打工,非常顽固。”西吉县民政局驻余套村第一书记王成说起这个“钉子户”就直挠头。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王成始终坚定改变村民观念的决心,他相信“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在王成持续不断的劝说、动员下,村里一多半人外出务工,留在家乡的也积极发展养殖、种植。尤其是村里有几户人家靠辛勤劳作,生活条件实实在在好起来,对其他人形成了榜样带动作用。即便是那些肢体残疾的、身患疾病的村民,在享受了民政部门的兜底保障政策之后,也积极响应产业扶贫政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求发展。

  在王成无数次上门动员之后,老马家的大儿子终于外出务工了,一走就是大半年。今年春节前,老马家大儿子汇了6000块钱回家。老马看着那“一大笔”钱,久久没说话。

  过去的余套村,曾有贫困户118户、50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7%。到了2018年,只剩7户12人尚未脱贫。余套村的情况可以说是整个西吉县的缩影。截至2019年,西吉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16元,比2014年增加4194元,年均增长10.8%。

  现在,老马家的小儿子也在计划外出务工,小女儿则在家乡忙着放羊。这个让王成一直挂心的家庭,终于动了起来、活泛起来。

  “现在我们村里集中搞环境整治,过去没有保洁员,现在配了27个‘黄马甲’,都是公益性岗位。”王成说,接下来还要评比卫生先进户,用积分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将来等村里建起超市,就可以用积分兑换商品,那样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会更加高涨。“屋里亮堂了,人心也就亮了。”

  临时救助,纾解疫情带来的燃眉之急

  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就在困境中发展的西吉县更为艰难,村民外出务工受到影响。

  小刘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丈夫外出打工。疫情迫使他滞留家中,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

  小刘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村里申请了临时救助,没想到非常快就通过了审批,获得了4600元的过渡性临时救助金,解了燃眉之急。

  “在新冠肺炎疫情封闭期间,我们购买了米、面、油等物品,对老、弱、病、残等生活出现困难的家庭采取送生活物资上门方式进行保障。对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务工,生活出现困难的家庭,及时发放临时救助资金,保障困难群体生活不发生问题。”西吉县民政局局长谢志东介绍,今年以来共发放临时救助金1690万元,发放实物折合现金24.6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8万人。

  为了给困难群众一个更稳妥的保障,西吉县继续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有关政策规定,在脱贫摘帽期间,西吉县临时救助标准上浮20%;支持西吉县实施城乡低保审批权下放乡镇改革;疫情期间,对家庭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可在疫情结束后延长6个月渐退期,进一步促进低保家庭就业创业。

  分类施保,最艰难的家庭也没有生活之忧

  沙沟乡叶沟村的黄勇一家,有三名残疾人和一名90岁以上的老人,家庭成员均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极为艰难。他们被纳入保障力度最高的A类“全家保”,民政局还将他们加入重点关注名单,逢年过节、天气变化等特殊时间,额外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援。

  “我们在确保户籍、收入和财产三项基本指标完全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困难家庭刚性支出和劳动力的缺失程度划分ABC三级,分类施保。”谢志东说。

  对家庭成员三分之二以上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收入的家庭全部纳入A类兜底保障范围施保,每人每月380元;对家庭主要成员丧失劳动能力或患重特大疾病的家庭,包括无劳动能力的特殊人员、未成年人员或成年在校学生家庭成员按B类施保,每人每月310元;对家庭其他成员因病、因残以及两个以上高中学生、农村事实单亲家庭等,实施C类保障,每人每月240元;对收入下降的低保家庭,及时调整低保补差金额,提高保障水平。

  截至今年6月底,农村低保保障39287户56864人。

  26条措施,托底“难中之难、困中之困”

  “我们西吉县是全区最后一个脱贫县,贫困面大,兜底保障任务繁重。经过多年努力,现在还剩4340名未脱贫的建档立卡人员。”谢志东说,针对这些难中之难、困中之困,今年5月自治区民政厅制定出台了《支持西吉县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二十六条措施》,全力以赴帮助西吉县如期脱贫。

  该文件针对4340名未脱贫建档立卡人员,将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帮扶措施脱贫的,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针对已脱贫但存在返贫风险的1884人,适度提升救助水平或延长渐退期。针对存在致贫风险的3427名贫困边缘人员,符合按户纳入条件的整户纳入,符合支出型贫困纳入条件的,核减刚性支出后纳入低保保障范围。

  该文件通过加大项目资金倾斜,对留守老人、病残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施关爱帮扶。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强西吉县民政干部职工、社会工作人才、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等方式,夯实脱贫攻坚基础,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随着民政厅《支持西吉县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二十六条措施》的陆续实施,民政兜底保障西吉县脱贫攻坚的力度正在加大,保障效果将持续显现。

  在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西吉,在作为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的西吉,民政力量正在积极参与、全力以赴,为困难群众托起值得期待的未来。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7.17)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