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立足民政抓重点转作风 兜底脱贫聚合力抓落实

时间:2018-12-05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济宁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任广德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立足民政职能,聚焦兜底脱贫,狠抓政策落实监管,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充分履行了民政攻坚脱贫“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职责。

持续完善兜底脱贫政策

台账式帮扶 精准式救助

围绕“难有所助”,济宁市农村低保标准实现“十三连增”,达到每人每月390元-420元;农村特困人员实行生活和护理分类供养。发放救助资金6.79亿元,保障低保对象18.1万名、特困人员1.9万名,实施医疗救助1.7万人、临时救助7405人、教育救助3180人,累计为1.23万名困难家庭精神病人进行了免费药物救助和住院救助,连续两年代表山东省接受民政部、财政部救助绩效核查。对1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实行台账式帮扶,全力靠上、定期督查,打造了山东脱贫样本。

围绕“需有所应”,济宁市争取“温比亚”台风灾害救灾资金5200万元,保障了9.2万名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使10.7万人受益。通过大数据识别,帮助156名流浪乞讨人员回家,为95名长期滞留人员解决了户籍和医保。279名符合条件的孤残儿童得到“明天计划”救治。殡葬惠民政策提标扩面,为城乡居民减免基本丧葬服务费用1500多万元。

围绕“老有所养”,全力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建设,争取省级以上资金1.1亿元,建成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0处、城乡养老服务点133处,全市养老床位总数达5.9万张。建成重点为低保、失能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务的社区老年人食堂95家。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并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农村困难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试点市,兖州、汶上、金乡2500名农村困难失能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符合集中供养条件,按照自愿原则,首批54人已入住敬老院,济宁走出了精准扶贫兜底养老新路径。

持续激发兜底脱贫动力

同心聚力 协作攻坚

发挥慈善力量聚合作用。实施情暖万家、朝阳助学、康复助医、爱心助残、夕阳扶老、节日送暖“六大慈善救助工程”,累计接收慈善捐赠2.51亿元,发放慈善款物1.7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1.04万人,其中,“朝阳助学”工程投入4277.5万元,救助家庭困难大中小学生9550人,有效斩断了贫穷的代际传递。2018年,济宁市再次进入“中国城市公益慈善百强榜”前20强,并在中国善城大会上推广了“慈心一日捐”慈善扶贫的做法。

发挥社会组织引领作用。以公益创投活动为抓手,引导泗水微公益协会、济宁惠民中心等100多家社会组织、700多名社会工作师参与精准扶贫、社会治理项目。比如,市“彩虹计划”灾后重建项目获得民政部重点资助;中国慈善联合会捐赠了价值200万元的20所爱心图书室;融合社会资源1600多万元,保障了1.3万名留守和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实现了政府与社会的优势互补。

发挥金融机构支持作用。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为契机,联合省农信社、军分区设立“拥军贷”项目,为创业置业路上的军人军属添砖加瓦。目前,已向238户发放贷款5123万元,帮助困难军人军属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努力打造解兵忧、暖兵心的民生工程。

持续严格兜底脱贫管理

公平精准 廉洁高效

坚持党建统领。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持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督查、促落实”活动,市县民政部门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扶贫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市对县、县对乡、乡对村下沉包保制度,对低保对象、扶贫对象、困境儿童等“七必访”,对重要事项、服务设施等“五必查”,1202处民政机构全年安全运行,56.5万名困难群众全部保障到位。

坚持制度保障。树牢标准化、信息化思维,济宁市政府召开全市精准救助机制建设推进会,推广金乡县低保申请评估救助机制,将家庭困难情况数字化,与低保金额直接挂钩,实现了一户一策、分类施保。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领域扩大到11个部门、19项数据,开发建设了低保五保死亡人员自动比对预警系统,开展核对282次、51万人次。农村敬老院通过APP应用实现市级一键监控,服务质量、安全运行得到有效监管。

坚持正风肃纪。结合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联合市纪委派驻纪检组,开展民政领域“微腐败”、农村低保、社会组织、殡葬突出问题、扫黑除恶等专项治理行动,对“四风”、违法违纪进行集中检查治理,56个问题线索通报到县(市、区),实行销号管理,对1个局属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约谈5人,6人因违规违纪受到处理。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8.12.5)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