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敢于担当 主动作为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时间:2018-05-3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党组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部署和安排。民政部门是党和政府保障民生的重要部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助力和兜底保障作用。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之年。广西民政要敢于担当,自我加压,主动作为,谱写民政在脱贫攻坚中的历史新篇章。

民政部门在脱贫攻坚中大有可为

近年来,广西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围绕中央和自治区体球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做到领导重视到位、政策指导到位、目标任务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绩效考评到位,切实推动落实民政兜底保障工作。

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有力。2016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脱贫攻坚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体球网加快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对于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按政策规定程序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对于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按政策规定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并根据致贫原因予以精准帮扶。

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广西民政部门充分利用扶贫部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成果,把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加强两项制度在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以及信息数据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得到有效救助。自2016年7月以来,已先后3次提高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水平。截至2017年底,全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41万人,占全区农村低保对象253.9万人的55.5%。目前,全区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3333元,全区111个县(区)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水平由2016年初的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90元。

农村特殊人群关爱机制逐步健全。积极履行部门职责,牵头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截至2017年底,共帮助2.4万多名无人监护或监护情况差的农村留守儿童有效落实监护责任,帮助1500名农村留守儿童返校复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机制,累计建成4100多个农村幸福院,解决农村留守老人日间生活照料、文娱活动、情感交流所需的场所,助推脱贫攻坚深入推进。

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格局初步形成。自治区民政厅印发《体球网进一步动员和鼓励全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号召动员各类社会组织迅速行动积极参与扶贫攻坚,进一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工作格局。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全区各类社会组织共开展或参与脱贫项目480余个,投入资金近1亿元,受扶对象5万余人次。

正视兜底脱贫面临的困难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克难攻坚、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同样,民政助力兜底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民政兜底保障水平与困难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广西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民政兜底保障资金相对较少,兜底保障整体水平还不够高,与困难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民政兜底保障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民政兜底保障困难群体,既需要发挥民政部门牵头主导作用,也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但当前民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协调部门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整合拓宽民政工作资源的措施还不多,民政助力脱贫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基层民政能力建设与兜底脱贫工作还不相适应。目前,全区平均每个乡镇只有不到3名民政工作人员,平均每个乡镇民政常年的服务对象5000人左右,基层民政人少事多、疲于奔命的问题十分突出。

切实履行助力兜底的使命担当

兜底保障是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必须举措。民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体球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部署新要求和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定位,增强使命担当,切实把助力兜底脱贫攻坚的任务落到实处。

深入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进一步健全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2018年实现全区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年人均3600元以上,所有县区的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同时,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

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慈善衔接机制,加大“先行救助”“分级审批”“转介服务”等规定的落实力度。简化临时救助申请审批程序,实现“应救尽救、兜底救助”。

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将指导各地通过公开招考、调剂编制、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确保每个乡镇(街道办)有3名以上民政工作人员,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同时,探索在村一级设立民政管理专干岗位,给予定额报酬,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在基层事有人管,经费有保障。

激活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动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通过引进扶贫项目、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重点参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会同财政部门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扶贫服务制度,努力为社会组织提供优惠政策服务。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8.5.30)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