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亮 张 昕
在湖北省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每年有1.3万到1.6万名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入站接受救助。在这些人中,有一部分因精神错乱、智力障碍,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不知道而成为长期滞留人员。找不到家的方向,剪断了亲友的联系,遗失了曾经的记忆,这些“无名氏”在茫茫人海中迷了路。
而该站男服务区工作人员、33岁的李升,成为了他们迷途归家的引路人。工作11年,他凭着缜密细致的思考、干事创业的劲头、爱岗敬业的精神,帮助100余名“无名氏”重新找回身份,牵引他们踏上与亲人团聚的路。
将心比心,真情打动受助对象
“救助对象也是人,是他们母亲身上掉下的肉。所以,你在工作中要将心比心,善待他们。”2006年,带着母亲的嘱咐,李升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的主要工作是在男服务区管理照顾长期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
平时木讷少言的李升,在与受助人员打交道时判若两人。“他每天一上班,就跟服务区的受助人员打一遍招呼,再聊上两句。平时没事儿了,也多是陪他们。收入不高,但他经常自掏腰包买水果和零食给受助人员;对行动不便的受助人员,他帮忙洗澡、洗漱,从没一句怨言。”男服务管理区科长韩山鹰说,“受助人员的喜好、习惯,李升通常是站里最快掌握的人。”
付出换来信任,受助人员渐渐对李升卸掉防备,甚至开始主动倾诉。就在这些凌乱而随机的倾诉中,李升用心捕捉到了帮助“无名氏”找回身份的关键信息。
武昌区吹笛派出所曾送来一名衣衫褴褛、口齿不清的流浪人员,除了自称“杨建平”(音)、老家贵州外,其他信息一概不知。在男服务区生活期间,李升经常找他聊天,发现他喜欢吃橘子,便自掏腰包买来给他吃。十几天相处下来,“杨建平”竟然主动与李升聊天,虽然道不明白,但每当谈及家乡时,“杨建平”总会泪流满面。
“看见他流泪,我眼眶也红了,心里着急,如果能帮助他找到家就好了。”李升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天,李升像往常一样查房,和“杨建平”多聊了几句,对方突然说出“清镇”两个字。李升当即联系服务管理科专职负责寻人的工作人员杨坤,告知这一线索。两人利用网络查到贵州省确实有个叫清镇市的地方,并通过贵州当地的一个寻人群,发布了“杨建平”的相关信息。第二天,救助管理站便接到“杨建平”妹妹的电话。原来,“杨建平”叫杨思明,今年42岁。16岁时,因父亲去世打击过大,选择离家出走。26年来,家里人一直没有中断过寻找。杨思明返程前,李升又自掏腰包给他买了一条新皮带和一大袋橘子。
阔别26年回到家乡的杨思明,在李升等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陪伴下走出贵阳火车站时,被焦急等候的一大家子男女老少团团围住。
苦心钻研,自创“寻人三大法宝”
“受助人员入站后的20-30天,是二次收集线索的黄金时期。”李升说,“因此,男服务区的工作也是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重要一环。”他将为“无名氏”找家的过程比作破案。为了成功破案,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长期滞留受助人员身上。
李升每天围着受助人员转,从家乡风物聊到兴趣爱好,从社会关系聊到记忆往事,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神态、动作习惯,记录他们的只言片语甚至疯言疯语。终于等到对方开口说出关键词,李升便与好搭档杨坤一遍遍找地图、比信息、打电话。“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只要能查清一人的身份,就是巨大的收获。”李升说。
在这一过程中,李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寻人三大法宝”:一本查询日志、一份疑难人员登记簿和一个装满寻人启事的盒子。
200多张寻人启事,是李升从报纸、网络及寻人亲属手中收集的。每一名被确定为“无名氏”的受助人员,李升都要和寻人启事上的照片细细比对。方法简单且有些笨拙,却十分有效。2017年3月,一名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被救助进站,工作人员百般问询毫无结果,没想到李升在翻阅自己的寻人启事“数据库”时,发现2016年的一份寻人启事照片与该受助人员有些相像。救助管理站打去电话一问,果然正是寻人启事上的人。
疑难人员登记簿记载着所有接受过救助的离站受助人员情况,不仅包括姓名、年龄、籍贯等基础信息,就连男性受助人员身上的伤疤、胎记,也被李升细心地记录拍摄下来。这些信息,在解决重复流浪时发挥了巨大作用,节省了救助寻人不少精力。
每天与滞留受助人员的聊天内容、查询进程、心得和总结,被李升一笔一划地写进查询日志里。不管记者随便问起哪个案例,他都能快速准确地在日志中找到查询经过的记录。
点滴积累,量变引发质变。如今的李升,不但每月都能帮助几名站内滞留人员找回身份,还通过自己组建或加入的寻人群,互通有无,帮助外地救助管理站甚至寻人亲属找人,被寻人群里的网友亲切地唤作“李神探”。“今日头条”还授予李升“寻人之星”称号。
大爱担当,榜样力量形成涟漪效应
随着越来越多“无名氏”找回身份、回到亲人身边,群众的感谢信和锦旗、领导的批示和党政机关的证书、社会的赞誉和肯定像雪花一般飞来。而李升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还要更加努力”。面对工作,李升就是有一股谁也拗不过的倔劲儿。
为增加知识储备,他自学了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为更快发现线索,他钻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特征、风俗习惯和方言俚语等;他在连续值班48小时后,仍然会利用紧接的两天休息时间,寻访武汉大街小巷、近郊农村,不放过一丝线索;为应对突发状况,他养成了在值班时和衣而睡的习惯,一有情况马上行动;他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受助人员的照片,每每看到电视、听到广播里播放寻人启事,他会立刻掏出手机比对,拍照或录音。
李升家住黄陂区李家集街道,地处偏远,离救助管理站更远。他当班时会在早上4点半出发,7点到单位。一次,遇上大雪交通不便,他在当班前一天的中午11点就出发,步行23公里到黄陂县坐大巴进城,晚上5点到救助管理站,夜宿站内。“这样才不会耽误第二天上班。”李升说,他不想浪费、错过和受助人员交流的每一点时间、每一次机会和每一丝线索。
李升尽心尽责耕好“责任田”的作风影响带动了救助管理站全体干部职工。“这也是武汉市救助管理站学许帅精神的成果和成效。我们在身边找榜样,努力成为讲政治、有信仰,尽职责、有作为,善创新、敢担当,有大爱、甘奉献的民政人,传承和发扬许帅精神。”武汉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林小群说。
谈到未来,李升想的还是让更多“无名氏”回家。“我工资虽然不高,但不抽烟、不喝酒,生活简单。妻子在小学教书,孩子由母亲照看,家里没什么负担。我更要全身心好好工作喽,帮助更多受助人员回家!”李升说完后突然想起了什么,拍拍脑袋,憨笑道,“我在县城买了房,离单位近了,以后上班更方便了。”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8.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