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接地气增底气 动真情知实情
—安徽省民政重点工作督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大排查大调研活动纪实

时间:2018-05-11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苏天真

“上级民政部门下达工作任务越简洁越便于基层操作越好。比如,有的业务需要基层报数据,表格设计复杂数据繁多,其实有用的数据没几个,对这些表格基层没办法按照实际情况统计填报,结果只能编造数据应付了事。”这是宿松县民政局低保办主任朱正才,在安徽省民政重点工作督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大排查大调研中,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向督查组说的实话。

为推进“大排查大调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今年4月,安徽省民政厅启动民政重点工作督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大排查大调研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诚走访,认真听取,贯彻落实”是这次活动的要旨所在。

正如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于勇所说:“大走访不是一阵风,不是形式主义,而是眼睛向下,身子下沉,掌握基层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我们科学决策,少走弯路。”

通过党员干部带着问题走访,带着爱心走访,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让基层各项民政工作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朱正才反映的问题,在其他基层民政业务中也同样存在。“我们在制定文件、出台政策时,应充分调研,科学设计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案,让政策文件更接地气、更具可操作性。”安徽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

安徽省民政重点工作督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大排查大调研第一督查组在黄山、宣城、广德走访调研时发现,养老行业护理人员水平低、流动性大,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力量缺口大,医养结合受制于现行医保政策,难以持续深入开展的实际,建议在履行政府兜底保障责任的基础上,创造环境,引导企业参与,把政府管不了、管不好、适应市场承担的服务事项交给市场。

针对蚌埠、滁州、合肥,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跨部门数据共享问题,第二督查组提出涉及多部门合作事项,尽量将问题解决在省级层面,不把困难下移。

在安庆、池州、宿松调研中,第三督查组接到基层反映考核过多,重视对标考核指标,背离了实事求是。督查组立即反馈考核指标要切合实际,能够量化的尽可能量化,能够细化的尽可能细化。

第四督查组在铜陵、芜湖、马鞍山督导发现一些基层民政干部业务政策不熟悉、民政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多而散等六大类问题。调研后,省厅要求市县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组织全省范围民政干部政策大培训,省厅重点对新进市、县民政局局长的培训,切实提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并针对近年来民政业务发生的新变化,将组织开展专业培训,或开展巡回宣讲。

六安、阜阳、淮南的基层民政干部反映乡镇民政办与社会事务合署办公,无独立办公场所,乡镇民政人员变动频繁还身兼数职,承担秸秆禁烧、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到工作,缺人、缺钱问题较突出。第六督查组带队的副厅长高光权当即要求督查市县推行政府购买服务与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紧密结合,提升民政服务能力,推动基层民政工作持续发展。

以上率下立言立行

“只有身子沉下去,问题才能浮上来,作风才能硬起来,能力才能强起来。”这是安徽省民政厅机关干部通过“大排查大调研”活动取得的共识。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6位厅领导分别带领工作组,分赴16个市,采取不打招呼、明察暗访,随机抽查、上门走访、查阅台账、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全面督查。

于勇率先深入县乡村一线调研督导,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发挥了“头雁效应”。

416日,耿学梅副厅长率第一督查组深入黄山市祁门县祁山镇内河街社区,在社区人员的协作下,打开社会救助(城乡低保)系统,随机调出平里镇汪先芒的档案。汪先芒去年患脑动脉肿瘤在上海华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治疗费用近14万元,新农合报销了6.4万多元,2016年底二次救助获2000元。去年7月本人提出救助申请,县民政部门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再次给予定额医疗重点救助1万元。耿学梅当即电话询问了汪先芒的病情和政府兜底保障数额,与系统显示的金额基本吻合。黄山市民政局局长朱学军介绍:“目前,黄山市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3900元,已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实现了‘两线合一’。全市105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社会救助申请一门受理平台,有专人从事社会救助工作,建立起规范的服务标准,明确受理、分办、转办、反馈等工作流程。区县、乡镇(街道)、村(居)建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级网络’。”

第二督查组领队、副厅长陈超英要求,调研工作要摸清民政服务机构实际困难,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困难解决在一线。

这样踏踏实实的调研获得了基层的称赞和认同。“领导干部不打招呼,直奔民政服务机构,走进基层一线,我们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淮北市烈山区民政局副局长孔令和给省纪委驻民政厅纪检组组长郑斌点赞。

“市县只晓得我们16日至19日去督查调研,但搞不清去每个市县(区)的具体时间。我们第一站原定到宿州市福利院,看到救助管理站的牌子,就直接去了。见到我们几个生面孔,工作人员问我们从哪来?我们应付着,先看了食堂里的饭菜,再到救助对象的房间里翻翻被子,看一看安全设施和卫生情况,总体比较满意。第二天,我们计划首站到淮北市殡仪馆,经过烈山区婚姻登记中心时,我们就进去了。有七八对新人正在有序办理登记手续。三楼是社会救助审批后台,我们在查阅台账时,区民政局分管副局长才匆匆赶来,问我们是哪里的,这时才亮明身份。该局长又开车领我们查看相宜家养老服务中心。第三天到亳州,对谯城区光荣院、福利中心进行督查,老兵反映住在光荣院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光荣院仿照部队军事化管理模式,提高老兵们的光荣感和幸福感。福利中心消防和食品安全问题正在整改中。”省民政厅福慈处胡前义在“民情日记”中详细记载了一路的所见所闻。

补齐短板解决堵点

基层民政工作的“痛点”“难点”和政策的“堵点”是“补短板、破难题”的关键,此次活动将在摸清问题、征集意见建议,分类处理、反馈和跟进的基础上全力解决问题。

补短板,破难题,转作风,直通基层。

民政工作多达30余项,繁重的工作需要基层完成。单就农村低保一项工作而言,就需要基层民政干部挨家挨户去核查经济收入和家庭情况,从受理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到审查批准、按月发放到户,不难想象这是一个多么繁杂的工作。正如安庆市民政局叶林霞局长所说:“干得好,最能拉近党和群众的距离;干不好,容易影响党的威信和群众基础,万万马虎不得。”

而现实是,有的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平均不足2人,部分乡镇的民政干部不是专职。此外,频繁变动民政干部,也会导致基层民政工作薄弱。

如何解决基层民政力量薄弱、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补齐短板,解基层民政之忧。去年,根据中办、国办《体球网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安徽省民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印发《体球网配备村级民政专干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通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各市也纷纷使出了自己的招数,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问题。

目前,安徽89%的乡镇(街道)单独设立了民政所(办),村级民政专干覆盖面达到85.3%

“接地气才能增底气,动真情才能知实情,我们既要听得进基层民政的‘顺耳话’,也要听得进他们的‘逆耳言’,这样才能获得在机关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收获。”于勇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8.5.11)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