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彦川
石海明在河南省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张阁镇敬老院工作20多年了。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她多次当选商丘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去年又新当选河南省人大代表。提到这所敬老院,提到石海明,当地民政干部的一致评价是,她在管理上很有办法,所以这里的老人精神状态非常好,甚至喜欢比利索干净。
院民的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石海明和她的同事是怎么做到的呢?近日,记者特意去看了个究竟。
入院早的老人以榜样示范带动了后入院的老人
镜头拉到10月18日下午的张阁镇敬老院,只见有的老人在晒太阳,有的在活动室看电视,每个人看上去都精神饱满。患唐氏综合征的朱爱华看到有外人来,高兴地站起来鼓掌欢迎。刚进来的时候,他的智商也就是两三岁小孩子的水平,现在石海明过生日,他还知道去给献花。
在院民朱阿姨宿舍的柜子里,光秋装就有好几套,颜色鲜艳,换季的衣服叠得方方正正,有的还用包装袋装了起来,煞是整齐。“虽然是在敬老院,但这里的老人经常比谁精气神足、比谁的衣服和房间干净。”石海明说。
该院的30多名老人,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也已经64岁了。老人们都知道是因为党和政府的关怀,他们才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他们都心怀感激。
二十年来,敬老院有几十位老人先后离世,也有新的五保户陆续住进来。这些老人中有清高的、倔强的,也有懒惰的、颓废的。有的老人刚来的时候有个头疼脑热,就一天天等着工作人员给送饭,有的不愿打扫房间,不愿洗衣服。但就像作风优良的部队一样,入院早的老人办板报、种蔬菜、搞卫生,发挥榜样作用,带动了后来人。
把泥饭碗当成铁饭碗
在张阁镇敬老院,老人们每天7点半起床,之后先听着音乐做早操,再吃饭。“节奏欢快的音乐,很有助于提振老人的精神。”石海明比划着说。
每天晚上到次日凌晨,工作人员要查三次房:第一次在前半夜,看人齐不齐,老人入睡了没有;第二次在半夜,看有没有人晚上忘了拔充电器插头;第三次在凌晨,看有没有起夜后摔倒的老人。
老人的亲戚来院探望,工作人员总是给予他们表扬——“哎哟,您又来看老人了”“您对老人真是太体贴了”,从不说他们看望不够勤。
除了石海明,敬老院还有两对夫妇。这两对夫妇都是按公益岗招聘的,今年涨完工资每月也才1450块钱,但两对夫妇在院里已工作了18年。这四个人年纪都不大,如果院长不实行人性化管理,如果他们没有爱心,就算让他们每天在敬老院坐着,是不是也没人愿意待?
而以石海明做出的贡献和成绩,想找个更好的岗位应该不难,但她却说自己就喜欢在敬老院跟老人们在一起,俨然把这个再普通不过的“泥饭碗”当成了“铁饭碗”。
院里有钱,也很舍得花,但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敬老院伙食标准不低,而且每天吃什么,由院民组成的管委会决定,很多蔬菜在院里就能种,不用花钱买。石海明直言老人吃肉多了不容易消化,所以倡导多吃素。他们用大米、小米和玉米磨成混合面,经常给老人做三面粥,买豆制品“素肉”做菜,营养又实惠。
每到冬春换季的时候,换被套、洗棉衣、烘干,工作人员都会忙碌好几天,一年四季老人都穿得干净、舒适。虽然院里经费不多,但老人一直都吃得好,并且穿得暖。
老人从家里刚来到敬老院,有一个月的适应期。其间如果感觉不好,可以回家生活。但这些年来,只要老人来到张阁镇敬老院,没有一个想回去的。
在张阁镇敬老院,半失能的老人和生病较重的老人会得到更好的照护。心里没有后顾之忧了,更有利于健康。
这些老人的身体状况,从医药费报销的数额可见一斑——采访当天正好赶上敬老院要报销医疗费,今年全院的老人加起来,大病救助只报销了362元。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