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让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够生活得更加美好”
——上海市长宁区社会救助工作发展纪实

时间:2019-01-18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张 俊

近年来,上海市长宁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我们要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长宁的老百姓,让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够生活得更加美好。”长宁区区委书记王为人强调。在民生保障方面,长宁提出“优质+均衡”的工作要求,“我们不能再低水平满足一些基本需求,必须在原来基础上体现发展的成果。”

2018年,民政部确定长宁区为上海市唯一的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区。借此东风,长宁区加速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坚守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打造多层次综合救助格局,帮助困难特殊群体共享长宁国际精品城区建设的成果,率先在超大城市中实现了“弱有所扶”改革的新突破。

构筑多维度“菜单式”精准救助

长宁救助一盘棋,公共财政向救助领域适度倾斜,2010年至2018年区财政实际用于民政社会救助资金累计12.82亿元。

“我们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针对性细化落实社会救助‘9+1’政策框架、体制机制和工作网络,确保弱有所扶,帮助困难特殊群体共享长宁国际精品城区建设的成果。”副区长徐静认为精准救助十分重要,如何精准识别困难百姓需求、如何精准发力应保尽保,都是她特别关心的内容。

截至2018年12月,长宁区共有民政救助对象约6100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1.05%。“为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公平公正,全区建立了困难家庭‘一户一档一策’机制,加强动态跟踪管理,逐户掌握救助需求;依托居民经济核对系统,结合邻里访问、入户调查等方式,提升救助准确度;统筹政策措施,深化分层分类施保,形成特殊救济对象、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梯度政策体系,逐步构建可区分不同困难对象、多种致贫原因等多维度‘菜单式’救助模式。”区民政局局长章维介绍。

在长宁,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运作专业的大救助格局,大大加强了资源整合的力度,也推动了社会救助的转型升级,搭建覆盖全区的救助信息系统、打通横向民生保障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成为可能。

华阳路街道是长宁区精准帮扶的试点单位,也是20多年前基层党建的品牌工程——“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该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2018年建成了困难人群精准帮扶信息系统。这套系统在区级社区服务平台中嵌入社会救助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出“社会救助四圈”的数据库资源,工作人员定期分析数据库,并通过居委会平台的走访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发出社会救助预警,实现了社会救助的早干预。

为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长宁区民政、卫生、人社(医保)、财政率先打破政策壁垒,创新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政府医疗救助+社会组织医疗帮扶”的“四医联动”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变医疗费用“先垫付再报销”为当场直接减免,减免力度达到90%-100%,完成从传统事后救助向事中、事前救助的突破和延伸,形成救助、保险、慈善等不同领域之间的互联互动。

经测算,“四医联动”实施后,长宁区年均医疗救助费用2455万元,为原来的2.9倍,保障人次19.5万,达到原来的14.6倍,惠及面大大拓宽,有效解决困难群体不敢看病、看不起病的难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大大增加。该项目被评为首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上海改革开放40年标志性首创案例。

“现金救助+服务救助”

发挥救助合力效果显著

除了现金救助,长宁区还拓展服务救助。在全区九街一镇,完善“救助顾问”制度,建设了一支熟悉相关救助政策人员组成的“救助顾问”团队。顾问们在提供救助信息服务中,还进一步开展了为救助对象链接救助服务资源,主动推介适合不同对象特点的服务清单和服务指引,并定期或不定期到社区做巡回宣传介绍等。此外,他们还为每户困难群众与专业社会工作者或专业社会组织“结对子”,打造“陪伴式救助”模式。

当前,社会救助多集中在物质帮扶。长宁对此有所突破,探索了非物质帮扶模式,逐步向物质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合相结合的复合式救助转变。困难家庭青少儿“艺术护照”项目,就是由上海艺术品博物馆承接的区政府惠民项目。3-12岁、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青少儿经过报名,可以到这家博物馆参加活字印刷、手工创作等兴趣课程,还可以参观艺术场馆、观摩艺术演出、听主题讲座,让那些身处困境家庭的孩子接触到不一样的世界。活动自2018年7月开展以来,首期覆盖全区200名青少儿,为期一年,每周都举办,场场火爆。

日前,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一行到长宁区调研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时表示,长宁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工作思路清晰、推进有力,与长宁区委区政府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长宁社会救助工作以多维贫困为新标准,拓宽社会救助范围;建设社会救助大平台,打通内部信息孤岛;建立“救助顾问”,打造“陪伴式救助”服务模式;完善非物质类救助机制,提升服务内涵,进一步将社会救助保障网扎得更密更牢。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18)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