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标洪 通讯员 邹玉梅
6月6日,重庆市民政局召开视频会议,动员号召全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和特殊作用,通过设立慈善信托、实施扶贫项目、结对帮扶、捐赠款物、消费扶贫、资助贫困地区公益慈善组织等方式,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积极贡献力量。重庆市现有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18个深度贫困乡镇,必须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脱贫目标,目前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重庆市现有社会组织1.7万个,在定点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捐助扶贫、志愿扶贫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重庆市慈善总会筹集资金1500万元,在云阳、石柱、酉阳3地各设立1000万元大病救助基金,开展贫困群众疾病救助,共救助扶贫对象1.48万人次;争取市属国有企业捐赠扶贫款近5000万元,先后救助贫困眼病患者、严重烧伤儿童等近500名,资助贫困高职学生、中小学生近2000名;新设立慈善基金11个,新引进捐赠企业50多家。重庆市扶贫开发协会将42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纳入慈善主体培育范围,创建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达1200万亩,综合产值1040亿元,其中,贫困区县占70%以上,覆盖带动贫困群众64.98万人。2017年度,全市慈善组织参加脱贫攻坚活动934次,受益群众13.4万人次;扶贫支出3.87亿元,其中,8家慈善组织设立扶贫基金18个。连续3年为18个贫困区县培训乡镇、村(居)干部1076人次;深化村级协商,培育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109个,培育民办社工服务机构43家。
云阳县泥溪镇是重庆市民政局决战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泥溪镇是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位于长江南岸七曜山生态自然保护区内,贫困发生率高、贫困村占比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基础设施落后、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弱,共有7个贫困村,占全镇行政村总数的70%。2017年,重庆市民政局定点帮扶泥溪镇,在临时救助、低保兜底、基层社区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倾斜,还选派市救助管理站干部杨剑到泥溪镇泥溪社区担任“第一书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泥溪镇“黑色食品、绿色食品、养生养心”产业初现雏形。
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根据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禀赋条件,重点从专项扶贫、定点扶贫、智力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捐助扶贫、志愿扶贫七方面着手,切实把“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从方案变为现实。
专项扶贫方面,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蔬菜、中药材、林果、乡村旅游等扶贫特色产业,加大对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定点扶贫方面,鼓励支持社会组织选择一个或几个贫困村、贫困户为联系点,手拉手、一对一实施结对帮扶,将帮扶重心聚焦贫困村、贫困户,切实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智力扶贫方面,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尤其是科技类、学术类社会组织,号召高校院所科技人才、青年大学生、高层次人才、商界精英等在贫困地区创新创业。同时,以传授培训实用技术为重点,把贫困地区的科技工作者、技术能人和能工巧匠组织起来,向贫困户提供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
教育扶贫方面,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加大对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帮助其完成学业和实现就业;有序组织协会会员单位、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支教活动,培训贫困地区教育教学、技术、技能型人才。
医疗扶贫方面,号召医疗卫生类社会组织到贫困地区开展义诊、免费体检等扶贫公益活动,对贫困地区医疗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同时,鼓励各类救助基金会重点对贫困地区点对点医疗救助行动,把24.4万名农村低保兜底扶贫对象、10万名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对扶贫对象医保目录外的自付费用实施救助,对支出型贫困家庭实施救助,根据情况分别纳入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和低保保障;对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予以重点帮扶。
捐助扶贫方面,鼓励支持社会组织通过捐款捐物、慈善消费和慈善义演、义拍、义展、义卖、义诊、义赛等方式为特殊贫困群众开展定点定向爱心捐赠,帮助解决贫困群众生活生产问题。
志愿扶贫方面,鼓励支持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才、退休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积极参与贫困识别、扶贫调研、助教支医、文化下乡、科技推广、创业引领等扶贫活动。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