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俊
春和景明四月天,记者采访了刚刚载誉归来的民政部 “孺子牛奖”获得者、上海市龙华殡仪馆王刚。身高1米78、体魄健壮的王刚平时话不多,但一提到他的专业——遗体整容修复,便滔滔不绝,双眼闪烁着孩童样的亮光。22年来,他坚守岗位,精益求精,推动遗体修复技术向数字化迈进,赋予传统“手工活”新的生命。
业精于勤成就工匠
2018年6月,王刚在民政部举办的“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主题宣讲活动中脱颖而出,更多的人通过他重新认识了殡葬行业。
“自己是个平凡的殡葬职工,却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可见360行都可作贡献,殡葬行业也不例外。”宣讲会让王刚深受触动,他说,“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从小的美术功底,引发我钻研遗体修复的兴趣,但最重要的是专业技能的突破和执着追求。”
现代遗体整容修复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人体结构、解剖、病理、防腐等多门学科,非医学专业背景的王刚,办公室里放满了人体结构图、人体模型、头骨模型、医学书籍等,他抓住一切机会钻研。“早在2008年,我就注意到当时刚兴起的三维扫描技术,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将受损的遗体部位三维扫描,通过电脑恢复数据,获得逝者的面部轮廓虚拟模型,然后用三维雕刻机将模型雕刻出来,后期再用手工进行面部细节上的操作,最后制作成模型,移植到遗体上。”在上级部门支持下,2010年“王刚遗体修复工作室”挂牌成立。2016年,王刚工作室又与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3D打印技术遗体修复攻关项目组合作,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遗体修复技术相结合,研发出符合中国人特征的专用3D打印软件,利用创面扫描、电脑三维建模、3D打印、植入毛发、妆面修饰技术再现逝者仪容,遗体修复时间缩短至2天,修复相似度达95%以上,成为全国殡葬业遗体修复的核心技术。
技术的推进仍在继续,并在不断探索边界的突破。“目前我们3D打印建模的速度比之前更快,缩短至6小时就能完成,比去年提高了两倍。在技术升级基础上,3D打印建模的精度也更高了,这意味着整个团队可以负担更大的工作强度。”王刚说着,看起来坚定得像一个战士。
带教团队新人竞出
技术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激发了大量的社会需求。目前,中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20万,还有因各种疾病离世者容颜都与生前有了很大变化。家属在面对逝去时不完整的面容,所承受的心理冲击特别强烈,由此产生的心理创伤,也会直接影响到家属后期的心理修复。
“所有生命都值得画出最美、最庄重的休止符。”这是王刚的愿望。他很清楚,这需要更多的“灵魂画家”。他一直在为之努力。王刚和上海殡葬应急救援团队曾先后参与全国各地30余次善后援助工作,行程近4万公里。在一次次的紧急援助工作中,王刚也愈发意识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他说:“在大型救援工作中,遗体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所有环节都有能手,就能节约宝贵时间,大大提升修复效率。”
“现在我除了对自己要求更高外,对团队其他成员的要求也更高了。”近一年来, “王刚先进事迹宣讲团”在上海民政系统单位巡回演讲,在榜样的感召下,工作室成员涌现出常燕蓉、张斌斌、陈钰等一批技术尖兵。他们中有人考上了遗体整容高级工、技师,有人荣获了“全国殡葬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还有人在全国性赛事上摘得桂冠。
去年,上海组织了殡仪服务员和遗体化妆师操作比赛,王刚当裁判长。他说:“我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选出真正代表上海殡葬行业水平的优秀人才,让他们代表上海参加民政部组织的‘国赛’——全国殡葬行业遗体整容师操作大赛。”在为期一个半月的培训中,他担任这4名“尖子生”的总教官,全程跟踪辅导。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连续工作12-16个小时,比赛要求2小时内完成,我们自我加压,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从速度、精度上不懈提升。”王刚记得,自己的徒弟陈钰也入选此次“国赛”,她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比赛机会,也为了不给师傅丢脸,一个80后的女孩子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工作室不断练习,临近比赛发高烧了还“不下火线”,“严师”王刚只好“勒令”徒弟回去休息,养足精神去比赛。
王刚也负责礼厅服务组工作,他经常和同事们说:“要考虑家属的需求是什么,殡仪服务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来呈现客户的需求。”他总是系统化、专业性地思考问题。和王刚认识十多年、龙华殡仪馆业务科副科长乔征介绍:“目前,我们正在筹划礼厅服务标准化改造。王刚希望能够打破既有格局,将礼厅服务各模块逐个专业培训,通过成熟的行业技术借鉴,促进服务能级提升,最终提升家属满意度。”王刚的工匠精神已在龙华生根发芽,“没有标准化,服务就没法真正体现”成为龙华人的共识。
王刚认为:“殡葬不是冷冰冰的,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行业。当你真正沉浸到这个行业之中,才能体会到这是一个温暖的行业。”王刚工作室有一个殡葬教学实习基地,每年都迎来一批批殡葬专业大学生实习。王刚亲自拟订实习方案,为他们 “量身定制”带教方案,并让他们参与最核心的3D打印,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他们。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