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婕妤
2019年春节前夕,一则“广西百色实验小学教师公然歧视殡仪馆工作家长”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广网、《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各大媒体对此事件都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微博评论指出,“无师德,不配为师”。
现代殡葬业已旧貌换新颜
殡葬工作者要做好当下、坚定信心、热爱行业
“怎么在那么恐怖的地方工作”“你女儿身上会沾染阴气”“看到你女儿就怕”……广西百色市实验小学教师蒋玉芬在学生家长微信群聊天信息中,尽显其对学生家长所从事殡葬工作的歧视与偏见。
作为人民教师,蒋玉芬本有义务向学生普及科学常识,消除社会偏见,而她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歧视学生家长所从事的殡葬工作,还连带孤立无辜的孩子。
记得2015年,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二十年成就展上,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范瑜呼吁全社会尊重殡葬从业者,尊重殡葬行业,消除歧视与误解,对他们“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之所以有此呼吁,正是因为对殡葬工作的社会歧视和偏见不是偶然现象。
按理说,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各司其职。殡仪馆是人生最后一站,为每一个走到尽头的生命提供保障其尊严的服务,殡葬从业者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谁也没有资格歧视。
和涉事老师口中的殡仪馆阴森恐怖不同,现代殡葬业的发展已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我国殡葬服务机构的面貌与服务整体水平已有了很大提升,环境不再是阴森冰冷,而是朝着温馨优美、干净整洁、公园化、生态化、艺术化转变,服务正在朝着文明、有温度努力,越来越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在国家层面,为了推动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民政部等16个部门联合出台了《体球网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9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目前《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歧视事件”发酵后,浙江省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景莲谈了自己的看法:“社会文明快速发展到今天,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殡葬行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殡葬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愈加重视殡葬文化建设,注重弘扬生命文化,赋予了殡葬工作更多人文内涵。只要从业者用心去做,定会在平凡中彰显伟大。相信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公众对殡葬行业的认识会逐步改观。但这需要水到渠成的一个过程,殡葬从业者切莫着急,要做好当下、坚定信心、热爱行业,定会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理解和尊重!”
提升殡葬服务水平
树立从业者的尊严和自信
殡葬行业被大众媒体报道多以暴利、死不起、高价墓地、从业人员态度冰冷等为主,对此次歧视事件也有网友说,去殡仪馆办理丧事,感到工作人员态度冷淡、价格虚高,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就督促殡葬服务机构要加强服务监管,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殡葬从业者也要恪守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养。北京市大兴区殡仪馆职工卫艳茹说:“就像前不久酒店不接待殡葬单位办年会的新闻一样,一时想改变世俗观念对殡葬的忌讳很难。遗体、病菌、眼泪、失去家人,没有一个是令人舒服的。有人把害怕藏在心里,背地里评论,有人当面说出来。一小部分人将殡葬变成暴利行业,收红包、要小费、叼着烟和家属谈业务等,都是行业被瞧不起的原因。任何行业都有苦有委屈,我们还是从自身做起,让自己更专业、更廉洁,多传播正能量!”
近几年,全国有不少地方都开展了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活动,向公众揭开殡葬工作神秘面纱,在服务流程、收费项目、惠民政策等方面向公众进行了详细展示、介绍。开放日活动体现了殡葬行业的充分自信,他们相信自己的服务是过硬的,不怕公众来围观。
舆论对涉事老师予以了谴责,蒋玉芬也被调离教师队伍。当地民政部门也应及时关心事件中殡仪馆职工的身心健康,帮助职工树立尊严和自信,帮助维护其正当权益,为殡葬工作正言。
上好死亡教育这一课
传播生命文化理念
有殡仪馆职工分析,人一生中去殡仪馆办丧事的概率不过三四次,时间有限,办得也急,去殡仪馆参加追悼会也是蒙着头去、蒙着头出来,或许没有几个人会仔细打量殡仪馆是什么样子。对很多人而言,殡仪馆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所在,会产生“不吉利”的联想,尽管这毫无科学依据。由此看来,涉事老师的行为并非完全不能理解,但对殡葬服务场所的忌讳,不能成为其歧视殡葬职业、孤立殡葬职工子女的理由。
当代作家余华写过一篇文章讲自己童年时的故事。他的父母都是医生,那时候医院和家属楼在一起,他家对面就是医院太平间,见多了也就免疫了。到了夏天,他还经常光顾一下太平间,在炎热的午后,太平间是最凉快的“避暑胜地”,可以美美地躺在那里睡一个舒适的午觉。“我喜欢一个人待在太平间里,那用水泥砌成的床非常凉快。”他写道。
而中国人大多害怕谈论死亡,畏惧死亡,甚至假装死亡不存在。《西藏生死书》里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缺乏死亡教育。
殡葬行业已有了面向公众开展死亡教育的自觉。中国殡葬协会秘书长孙树仁提出,殡葬服务机构应多打造优秀殡葬文化的传承平台,建设生命文化教育基地,传播生命文化理念。
谈论死亡更多一点,人们慢慢就会免疫,就会更为理性地看待这一自然规律。如果经常去殡仪馆走走看看,也许畏惧的心理就得到治愈了。
◆链接
新闻事件始末
1月28日,广西百色市实验小学一名三年级家长与蒋老师的短信聊天截图在网络上流传,短信截图显示,该老师在得知学生家长在殡仪馆上班后说:“怎么在那么恐怖的地方工作啊!换一个不行吗?”蒋老师在短信中还告诉家长,看到她的孩子就会害怕,无法靠近和关心孩子,同时打算给孩子更换班级。这一无理要求被家长拒绝后,蒋老师借故要求全班同学不得与该学生说话,孤立学生。
1月29日,微博名为“我脑子进水了”的微博用户发帖进行实名举报,称蒋老师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多次歧视、侮辱、伤害学生;组织学生校外培训;到米斯特吃自助餐并现场收钱;私下向家长售卖红糖,并承诺只要家长购买红糖就可替孩子换一块“免罚金牌”;她还在家长群内公开辱骂威胁家长,“你骂我,我是大人,心理能承受得住。但我骂你小孩,就怕他是小孩,受不住。”
1月29日下午,百色市右江区新闻中心通过其官方微信发布百色市右江区教育局情况通报,通报称,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就此事成立工作组。经初步调查,家长所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但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核查。
1月31日,百色市右江区委、区政府做出进一步处理,蒋玉芬被调离教师队伍,并给予留党察看两年处分;同时,还对右江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张能铭给予通报批评;对百色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李存飞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等。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