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佳
一个区的社区治理创新大会能开成什么样?起到什么作用?
4月20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一场精心准备、别开生面的社区治理创新活动隆重举行。
这是一场公开课
“成立互助会要从我在南京买房开始说起,那时候我买了一套当时比较高档的房子,因为自己爱玩网球,发现小区很多人也爱玩,就成立了一个网球俱乐部,没想到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发展到了300多人,每年还有很多人还参加全国比赛……后来,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小区有了很多俱乐部,注册登记了社会组织,我也辞了职专心干社区服务。”吴楠老师曾经是美国UID建筑设计事务所首席代表,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南京分院设计总监,自从干了社区服务,居然辞了“金领”的工作,成立了南京互助社区发展中心。他用自己亲身经历讲述他如何培育社区组织助力社区治理的经验,引起了现场阵阵掌声。
滨湖区社区治理创新大会,分上午社区治理创新论坛和下午社区治理创新成果发布两大板块,吴楠是论坛实践型嘉宾之一,水秀社区党委书记顾弘分享了他在滨湖区社区搞党建的实践经验。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的教授,他们从文件解读、理论支撑等角度分享了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功能、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困境和对策等。
下午的成果发布,12项议程,不管是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成果展示视频,最美社工、社区融合式发展项目、协商民主示范项目的颁奖,还是领导讲话、致辞、介绍都让每个参与者激情澎湃。
当视频播放到老上访户在社工的帮助下最终敞开了心怀:“我想通了,再也不上访了,这些孩子常来看我,还给我带东西,对我这么好,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再也不上访了。”全场很多人会心一笑。
“刚才的几个短片看了以后感觉非常振奋、非常温暖,我想,这既是社区治理的成效所在,也是各级工作的价值所在。”滨湖区委书记许峰说。
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刘亚军、无锡市民政局副书记严健媛,无锡市民政局副局长马剑,滨湖区委、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区委组织部、文明办、妇联、团委、残联等部门相关领导,辖区内所有社区书记、部分社工,一起见证了滨湖区社区治理创新的新成绩。
太湖街道的刘奶奶,当记者问起怎么看待这种会议时说:“希望他们好好学学别人的经验,有什么马上能开展的活动,赶紧学起来、用起来。多给孩子们颁颁奖,他们都挺不容易的。”
这是一场新变革
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好的内容做基石。滨湖区在社会工作、公益服务、社区协商民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常常被居民津津乐道。这其中一项重头戏就是社区协商民主。
2017年,滨湖区紧紧围绕法治、自治、共治、善治为核心的“四治联动”社区治理创新思路,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目标,以20个社区协商民主示范项目为抓手,不断加大社区协商民主建设。聚焦民需,综合运用上门征集、开展居民提案大赛、网络平台征集等多种方式,累计征集各类居民需求622条,经过各类协商议事会平台评议,产生有效议题124个,涉及环境卫生、停车位、防盗门改造、公共文体设施等方面,实现了服务内容与居民群众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多元,最大程度调动包括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辖区单位等各方参与社区协商的积极性,建立社区协商民主议事平台33个,遴选出协商民主议事代表1016名,召开协商议事会181次。一年来,解决各类问题97个,惠及居民7万余人。
水秀社区的“百姓议员”协商共治项目,正是2017年度滨湖区社区协商民主示范项目的特等奖。
这个荣获过全国基层先进党组织的社区党委,始终坚持居民主体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根,在根上发芽,把协商民主纳入决策程序、融入社区治理和社会矛盾化解中,创新和扩宽“提、议、定、做、督”五步三公开协商民主的方法路径,实现党领导下的社区服务、社区调解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使老典型有了新变革。
就拿一张椅子来说,居民孙元柏、唐爱珍发现社区没有老年人方便座椅,于是联合居民20人提案为老年人增设便民椅。为了把这个提案落实下来,水秀社区党委、居委、居民理事会开展了便民休闲椅预算投票活动。一些居民志愿者还在社区里向其他居民介绍此提案的重要性。大家不仅投票,还有113位居民为提案捐款2657.5元,直接解决了一半的预算。而且从提案到安装完成仅不到1个月。
顾弘说:“只有协助、促进本社区居民了解社区的需求,共同面对要解决的问题,透过鼓励他们参与问题的解决、改善社区生活指数,增加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凝聚资源力量,才能让社区真正‘动’起来。”
为了更好地协商民主,滨湖区出台社区议事会指导规程,标准化的协商流程为居民参与社区议事、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有序的通道和明确的方向。社区协商民主已成为关注民情、体现民意、发挥民智、调动民力、凝聚民心的重要手段。
这是一个新起点
“我相信,这次论坛既是一次生动的学术交流,也是一次有益的思想碰撞、观点的争鸣、心灵的沟通,必将推动我区社区治理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滨湖区民政局局长邹雪芬的开场白似乎也道出大会的目标。
即便是一个区的社区治理创新大会依然吸引了众多“大咖”,他们来的原因都是因为这里有供社区治理创新的沃土。正如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刘亚军所言:“近年来,滨湖区在社区治理的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形成了一批适合滨湖实际、值得全省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初步建立了具有滨湖特色的社区治理创新模式。”
滨湖区每年区级财政投入各类社区经费有2000多万元,将社区治理纳入了对各镇、开发区、街道的单项考核,极大调动了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坚持理念先行,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大对基层社区干部、一线社工的培训力度,多次组织社区干部赴深圳、成都、北京、上海等地学习,邀请国内一流的实务专家来滨湖授课,累计开展各类培训39次,培训社工达4000余人次。坚持规则保障,采取参与式培训方式,滨湖在基层社区工作干部中全面推广开放空间、罗伯特规则等会议技术,全面推广社区社会组织“七个有”“五步七规”协商工作法等标准化规范,为基层社区实践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将社会工作发展融入全区社会治理大格局中,对获得助理、中级、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的社区社工,分别给予每月500元、800元和1000元的职资补贴,补贴标准全省最高,2013年至2017年,共发放职资补贴600多万元。
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滨湖在8个社区设立了专业社工实训基地,持续提升社工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初、中级社会工作师从42人猛增至615人。注重机构建设,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专业社会工作者协会,行知社工工作室等16家社工机构迅猛发展,其中金邻居社工事务所获得民政部李嘉诚基金会大爱之行小额创新项目,入围民政部首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是无锡市唯一入围机构。
推进品牌打造,依托新滨湖“滨湖社区”专刊,举办“我看社区新变化”“社区里的故事”等主题征文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力,一批优秀社工、优秀项目和优秀社区脱颖而出。五年来累计投入社区公益创投项目资金1120多万元,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仅2017年就投入297万元,比2013年增长2.5倍,同时,项目数量也从2013年的22个,增加到2017年度的53个。
成绩值得欣喜,但挑战更不容忽视。许峰在勉励在座的各位社区书记、工作人员时说:“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把社区治理创新的各项工作抓细抓小抓实,滨湖的社区治理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效;只要我们始终和居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社区就一定会成为群众的幸福家园。”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