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贯彻落实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讲好民政故事,本版连续选登“庆祝改革开放40年·我所经历的民政改革”专栏文章。回顾过去,我们将通过基层民政工作者的所见所闻,见证这40年来民政发展的历程和伟大成就;展望未来,民政事业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民政部门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正以稳健的步伐再出发。
本期目录
40年,上饶市敬老院的沧桑巨变
从地名之变看改革发展成效
心系百姓勤为民 做好改革排头兵
越来越专业的孤残儿童护理员
东阳市推行殡葬改革这些年
40年,上饶市敬老院的沧桑巨变
揭秀林
敬老院(含光荣院、社会福利院、社会福利中心)从“寥寥无几”到全面普及,建设规模空前扩大,五保老人供养率和供养标准大幅度提高,各敬老院设施齐全上档次,规范管理上水平。入院五保老人生活上有了保障,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改革开放给敬老院带来的巨变
上世纪80年代初,上饶市只有26所敬老院,其中万年县最多,有5所,其余县(区)只有1-2所。到2017年底,全市敬老院已有201所,拥有床位2.4万张。实现了各个乡镇(含街道)都有一所敬老院。
敬老院建设规模空前扩大。改革开放初期的敬老院,大多数是乡村集体用房,如知青居住点、旧学校、祠堂、农场等,面积狭小,房屋破旧,设施不全,每个敬老院只能居住十余人,有的只能居住五六人。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在敬老院占地面积除少数在20亩左右,绝大多数在30亩以上,其中约30%的敬老院面积超过50亩。敬老院用房更是彻底改观,全部进行过新建、改建、扩建,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以低层楼房为主。平均每所敬老院建筑面积都超过4000平方米,床位数都超过100张。部分敬老院建筑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以上。所有敬老院的老人住房都配有卫生间、洗漱间、客厅等。敬老院医务室、健身房、图书室、会议室、厨房、餐厅、储藏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敬老院集中供养人数成几何级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全市敬老院集中供养人数不足300人,农村五保对象以分散供养为主。到2018年底,全市敬老院集中供养人数超过1.68万人,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超过50%。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实现全覆盖。此外,大多数敬老院向社会开放,收养了部分自费供养的社会老年人。
敬老院供养标准大幅度提高。上世纪90年代前,农村五保户由乡镇、村集体供养,一般年供养标准是“三个六”,即600斤谷、6斤油和60元钱,勉强维持老人温饱。1990年以后,五保户供养实现以县统筹,供养标准逐年提高。进入新世纪,五保户供养实行国家和地方相结合,以国家供养为主。到2017年底,农村五保户年集中供养标准达到5460元。
变化得益于40年来的深化改革
投资多元化促进敬老院发展。敬老院的发展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被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里。各地走好“社会福利社会化”之路,形成了国家、地方、社会和民间投资建设敬老院的格局。福利彩票公益金、转移支付资金、扶贫资金、国家公益事业项目资金大力支持着敬老院建设发展。
提高集中供养率促进敬老院规模的扩大。实现每个乡镇建有一所以上敬老院,每个县建有一所以上社会福利院。各地无偿给敬老院划拨建设和生产用地,确保每所敬老院都有足够的规划面积。各地投入巨额资金对敬老院住房等基础设施进行新建、改建或扩建,硬件设施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为老人创造了安全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确保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需求。
实行免费医疗保障。每所敬老院都设有医务室,配备医护人员和常用急用药品和医疗器材。同时,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安排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对五保对象新农合个人统筹部分由医疗救助资金支付,医疗费除合作医疗报销外,落实大病医疗救助,全额解决五保老人的住院费用。
改善生活质量提升老人幸福感。新建的敬老院起点高,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各地精心打造生态花园式敬老院,全面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条件大大改观,促进了老人身心健康。各敬老院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增加了收入,老人们的伙食得到了改善。各敬老院集疗养、康复、休闲、娱乐、餐饮等现代化建设于一体,老人生活舒适惬意,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加强管理促进规范化。各敬老院因院制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各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各级民政部门定期开展敬老院星级评选活动,推动敬老院管理上档次、上水平。同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按敬老院岗位需要和老人比例选配工作人员,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能力。有的敬老院实行公办民营,吸收社会资源办院,为敬老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民政局)
从地名之变看改革发展成效
宋功文
华蓥和全国一样,于1982年、2014年分别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地名普查。我有幸具体组织了华蓥市的第二次地名普查。对比两次普查地名的变化,感慨改革开放的显著成就。
地名总量变大,改革成效明显。据《华云工农区(华蓥市)地名录》记载:1982年,华蓥市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有行政区地名、自然村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大型人工建筑名称、重要企事业单位名称等五大类,地名851条。2014年第二次地名普查的成果显示,全市有各类地名6000余条,增量达5000余条,是1982年的近7倍。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发展使地名总量变大。其中:农村居民点地名大增,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新建院落增多,住房条件深刻变化。城市、城镇的街道路巷、居民小区地名大增,大量人口进城入镇,城镇化率提高。1982年华蓥市的城镇化率为22%左右,2014年达到56%。1982年,华蓥市国民生产总值约1.7亿元,2014年达126亿元,增幅达70倍,在人口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人均收入显著提高。交通设施名大增,1982年华蓥市道路地名16条,2014年达100余条,境内不仅通高速、高铁,还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一村一路,一路一名。
部分类别地名变少,改革重点突出。党政机构名变少。1982年,全市实有党政机构名70余条,2014年仅50条,通过改革,机构个数减少,职能更优,效率更高。乡镇、村居自治组织名变少。按照民政部要求,适时优化区划调整,从1982年到2014年,乡镇区划名从18条减少到13条,减少30%;村居自治组织名从182条减少到135条,减少26%。行政区划更合理,村居自治组织设置更切合实际,群众负担减轻。村级小学校名变少,从1982年到2014年,全市村级小学名由150条减少到30条,减少80%。农村常住人口巨减,子女随父母进城就读人数增多。
地名含义变广,改革领域宽泛。从第一次地名普查成果资料看,以数字前缀的生产大队,生产队、职工住宿区(楼)等,含义较为单一的地名较多。而第二次普查成果反映出地名所涉及行业领域及含义的内容更为广泛。既有传承的历史地名,又有顺应形势,特别是科学技术及私营经济、社会组织发展的含义丰实的新增地名。如“新华大道”,既纪念位于华蓥市境内为《新华日报》生产用纸的新华日报纸厂,又寓意人民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引导人民传承“红岩”精神;“江南里”,既反映了居民对小区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向往,又客观地反映了现有居民优质的生活质量。地名的命名以人为本,尊重民愿,新增地名规范标准,含义深邃。
地名管理变优。为适应发展要求,民政部先后出台《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MZ/T033-2012)》等法规文件,为基层民政干部谋事干事提供指南。使区划和地名管理、保护工作有规、有章可循。基层机构健全,人员编制到岗到位,区划和地名管理工作不断优化规范。华蓥市依规两次更名,两次对乡镇区划、村居设置进行调整,区划出了生产力,促进了华蓥发展。公民的地名意识得到增强,申报地名成为各级法人及公民的自觉意识。近年来,标准化处理地名165条,公布了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地名标志设置率达90%。
地名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华蓥市的地名之变,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量变与质变。从华蓥市这个小窗口,可以窥见全国地名的变化,国家经济、社会事业的变化。
(作者单位:四川省华蓥市民政局)
心系百姓勤为民 做好改革排头兵
左金阳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民政人感受着人间冷暖,体会了真情大爱,让救助成为有尊严的救助,这就是民政人不变的初心,让发展成为有温度的发展,这就是民政人牢记的使命。在湘江之滨、伟人故里,有一群人把成长的根驻扎在弱势人群中,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期盼为动力,团结拼搏、改革创新,以丰厚的民生账本、生动的民生答卷,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
40年来,每一点微小的改变都折射着民生发展大趋势。城乡低保救助从无到有到适度普惠给困难家庭带来欢声笑语,“8+1”社会救助体系的全面建立让特困供养对象无后顾之忧地看病就医,开展养老三项国家试点给53万老年人送去福音,城乡社区治理提档升级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农村特困户建房让成千上万困难群众居有其屋,合力监护、相伴成长计划的实施为万名留守儿童撑起爱的天空,还有抗击洪水、战胜冰灾……
40年来,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按照城乡统筹、侧重农村的思路逐年提高民政民生保障水平。助力脱贫攻坚,建立兜底保障自然增长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全市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6%。实现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补贴全覆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居全省第二位,保障标准的提升织密兜牢了民生底线。
40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过去5年间,湘潭市民政局投入十亿多元,提质改造了一批福利、养老、殡葬、军休、优抚等民政服务设施。建成了中南地区体量最大的部省共建项目——湘潭市养老康复中心;现代化、便捷化、人性化的市殡仪馆给办丧群众带来了实惠;焕然一新的市福利院给孤残儿童及特困老人一个温暖的家;93个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及6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对所有村(居)综合服务用房开展“五统一”改造,面积均达到600平方米以上……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了民政各个窗口和战线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40年来,改革创新试点成果丰硕。制定“以率先推进民政事业城乡一体发展为总揽,加快推进民生保障公平化、公共服务标准化、惠民实事项目化、工作格局社会化”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探索民政服务设施、平台、机制“三位一体”在全省率先城乡统筹。开展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医养结合、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救急难”、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城乡社区社会治理创新等6个国家级试点工作,制定出台试点政策文件150余件,突破解决了一系列制约民政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
40年来,民政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在推行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民办机构“零租金”入驻、农村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社会救助申请“最多跑一次”、收入型与支出型相结合的社会救助制度等方面,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系列措施。在地名公共服务、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区建设、婚姻登记等方面引入第三方探索开展标准化建设。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新建全市统一的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系统、养老信息系统、智慧地名地址数库平台,切实提升了服务效能。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市统一的乡镇(街道)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平台,为湘潭群众提供就近、实时、便捷、温馨的急难服务。
40年来,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民生与资金投入息息相关,但绝不止于资金投入。湘潭市民政局从细微处着手,建立“高龄补贴+购买服务+意外保险”福利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亲子房、亲情陪伴、适老化改造、短期日照等养老服务制度。采取“家庭履责消化一批、亲友寄养代管一批、社会帮扶照料一批、民政兜底保障一批”的办法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逐一建档立卡,开展精准帮扶。解决全市农村敬老院夏季空调、冬季取暖、流浪乞讨人员后续安置与服务等问题,开展农村特困户建房、惠民光明行等惠民行动,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民政局)
越来越专业的孤残儿童护理员
王 宾
自我2008年初到新筹建的郑州市儿童福利院,至今已十余年。十年扎根一线服务,我切身感受到民政系统儿童福利工作的巨大变化,其中寄养收养、特殊教育、医疗康复、社工服务等也由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现今的燎原之势。回望这十年,护理员发展的各个阶段历历在目。
开园之初,150余名儿童嗷嗷待哺,急需一批有养育经验的为人母者提供病残婴幼儿的日常生活照料。当初的我,初碰残疾婴儿,双手打哆嗦,心中忐忑,看到豁嘴(唇裂)、大头(脑积水)、残肢、畸形四肢(脑瘫)、青紫的脸(先天性心脏病)、自我伤害(孤独症)的他们,不敢直视。但仅仅两天,我就能完全接受这些残缺的小生命了。照料越久,感情愈深,职工和孩子之间再不是单纯的工作关系,而是辅以深厚的感情。此时院内大力提倡奉献精神,通过树立工作典型、道德模范,激发职工们的爱心和工作热情,把细心、耐心、恒心用到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上。
2011年,孩子数量增至630余名,在数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福利院的特教、康复工作相继开展,对儿童养护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日常照料,养护员被要求参加心理知识、特殊教育、康复技能、常见病预防、特殊护理等培训,配奶和辅食岗要求营养师持证上岗,照料的同时要积极协助医疗、康复、特教等部门开展服务工作。养护员要学习特殊教育和医疗康复,把教育理念和康复行为、病症护理融入到日常照料中。除此之外,院里通过完善制度、细化流程、严格考核、积极培训等措施,推行亲情化抚育、回应式抚育,日常用语、服务态度都有了规范要求,以期做到照料亲情化、康教日常化、养育模式多元化,牢固养育工作的基础地位。
同年,我国孤残儿童护理员开始推进职业化,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成为民政部孤残儿童护理员培训基地,5名业务骨干获得培训教师资格,在院里开展了多轮培训,全面推进儿童养育专业化、规范化进程,养护员也正式更名为“孤残儿童护理员”。截至2018年,福利院先后承办16期中级、初级护理员培训,培育人才上千人。职业培训使员工受益匪浅,学以致用,显著提高了护理水平。在开展职业鉴定培训的同时,福利院启动“彩虹桥”培训,以作为职业鉴定的补充和延伸,下到河南省各地市福利机构,针对因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原因无法参加培训鉴定的保育员开展岗位培训,实现全员参训、全员持证上岗。
2012年,福利院成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沙盘游戏室、音乐治疗室、重症监护病房,大批护理员接受心理知识和重症照料培训,多人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考试,10名职工通过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同时拓展社工工作,初推社工介入。19名职工考取了社会工作师证,大家将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优势视角理论、技巧渗透应用到工作中去。
2014年,福利院自主研发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正式使用,针对院内930余名遗弃儿童的脑瘫、智障、先心、癫痫等病症,实时链接手术救治、康复训练、特殊教育、家庭寄养,及时制定实施配套服务。每个孩子入院资料、体检状况、康复特教等服务进展、社工评估、疫苗和成长报告、寄养和收养信息等一目了然、同步更新,实现了全院各科室、部门儿童信息共享和服务公开,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其中各部门护理员承担着儿童生活信息、成长记录、服务变更等第一手资料。
2015年,福利院正式建立社工为主导的儿童入院综合评估机制,社工模式贯彻到儿童从入院到结束服务的每个环节,每个护理部门配备了专业社工,社工师考试也是全员参与,2018年30余名职工参加社工考试,12人获得社工证书,职工社工率逐步提升。
2016年初,福利院官方微信“童梦圆”正式开通,讲述身边成长故事、感人瞬间,宣传民生政策、传递育儿知识、发布行业新闻、招募志愿者、链接爱心捐赠,极大提升了信息化建设。护理员们也学会了微信投稿,时不时拍下身边的笑脸,编辑一段文字,抒发几句诗情,记录一段成长。
2017年,福利院承接了河南省民政厅任务,编写《河南省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规范》,以期完善儿童福利机构的各项基础养育设施和安全设施,完善儿童福利院各项手续、程序,规范家庭寄养管理,加强儿童福利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018年,正式推进标准化建设,专家深入福利院护理一线调研,构建组织架构图,编写标准明细,清晰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通过重点对服务管理内容与要求、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等领域规范提升,着力解决日益多元化的儿童服务需求与儿童福利服务管理手段单一之间的矛盾,推动定制化、差异化儿童服务大提升。标准化之下,护理员势必迎接新的挑战。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儿童福利院)
东阳市推行殡葬改革这些年
周志伟
1997年,我从部队转业到殡仪馆上班,后来又调到殡葬管理所、局机关工作,见证了东阳市推行殡葬改革20年的发展历程。实践证明,人们的殡葬观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现在经常有市民前来咨询海葬相关事宜,生态安葬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接受和认可,移风易俗、文明殡葬的丧葬新风逐渐深入人心。
1997年,《东阳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发布施行,为全面实施殡葬改革,东阳市政府把推行殡葬改革工作列为全市重点工作之一,投资近千万元建成东阳市殡仪馆,7月11日起,全市共产党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含离退休干部职工)、吴宁镇和横店镇辖区内所有死亡人员首批实行火化;12月30日起,全市范围(除经市政府批准暂缓推行火化的147个行政村及自然村外)全面实行火化。此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实施,市政府先后4次发文扩大火化区范围,2003年12月31日零时起,市域全境推行火化。殡葬改革之初,受传统丧葬观念影响,部分群众对火葬一时难以接受、怀有恐惧心理,改革阻力重重,工作中经常受到丧户及亲属的围攻、辱骂,火化后装棺土葬、乱埋滥葬等现象仍有发生,改革之路任重道远。
推进殡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直以来,东阳市殡仪馆十分重视殡仪服务创新。目前,投资300多万元的火化炉后尘处理工程已经投入使用。早在2006年,在原有4台普通火化炉的基础上,殡仪馆投资140多万元,购置了3台高档次智能化拣灰炉,以满足丧户不同的服务需求;2008年投资8万余元,添置了殡仪礼炮设施,既满足丧户庄重仪式送别亲人需求,又使现场无污染、无烟火,清洁环保安全;2012年建立殡仪服务大厅,实现业务联系、车辆联系、礼厅服务、骨灰寄存、丧品销售、业务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力求服务规范化、环境环保化、殡葬生态化。
除此之外,公墓建设也是殡葬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市建有市级骨灰公墓1处,以镇为单位建成生态墓地6处,以行政村或自然村建设和管理的乡村公益性生态墓地516处,全面改善殡葬基础设施,累计发放建设补助资金2350万元。1997年4月,市政府要求各镇(乡)以村为单位,选择荒山瘠地建造公益性墓地或骨灰存放处、存放塔。2011年起,全面推进生态墓地建设,以满足今后20年内新死亡人员的安葬需求为要求,全市建成乡村公益性生态墓地516处。十年过去了,如今东阳市对乡村生态墓地实行星级化管理,提升了乡村公益性生态墓地管理水平,全市生态墓地基本达到规范化、生态化建设和管理要求。
推进出台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东阳市坚持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相结合,实施“阳光殡葬”“惠民殡葬”,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从2005年对全市部分人员遗体火化费、接尸费给予减免,到2013年出台办法实现全市范围内城乡居民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4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等,全面实现基本殡葬服务费政府埋单,殡葬惠民走向了普惠,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
推进生态殡葬健康有序发展。为抓实生态葬法,自2005年起,全市对骨灰安放实行跟踪管理,准确掌握骨灰去向,从源头杜绝乱葬滥埋。推行绿色、生态安葬。2016年3月,东阳市出台奖补办法,对采用海葬、花葬等生态葬法的居民,免去骨灰撒葬、撒海等费用,给予3000元到6000元不等的奖励,逐步实现由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的“二次变革”。
(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市民政局)
刊载于《中国社会报》2018年12月10日2版